一勺言|與老闆達成一個關鍵共識

一勺言|與老闆達成一個關鍵共識

51歲的陳凱轉會新力前,他與44歲的新力老闆張園林,必定達成了一個關鍵的共識:規模。

又一章公司佳話,開始上路。

但是,通向規模之路,仍舊是被高度測試有效的戰術:高週轉。

過去幾年,高週轉被一群不明真相的群眾迅速汙名化。

然而,從萬科到龍湖,從保利到旭輝,大家的身體很誠實:無一例外,高週轉。

要想做到高週轉,你需要同時具備很多條件。其中,也許是最關鍵的條件是,你必須手裡有很多可以高週轉起來的土地資源。

一般來說,從政府手裡買地,比從同行手裡買的地, 大概率更容易做到高週轉。

此時,就產生了一個有趣的觀察指標。

從拿地風格的比重與時間切換上,我們可以判斷出,一家房企的內心對於增長的真實態度。

這個真實態度,不是外交辭令,而是血液深處的信號。

匠樸研究所從新力控股(2103.HK)的2019年報裡,找到了這組很有態度的數據。

它傳遞出來的核心信息就是:

「新力對於規模的慾望,從2017年就已經醞釀,陳凱的到來,將進一步放大這個趨勢。」

一勺言|与老板达成一个关键共识

匠樸研究所點評:

1

作為目前最年輕的上市房企,新力控股(2103.HK)對土地的獲取方式,折射出它對增長與規模無法掩飾的偏好。

考慮到新力控股僅僅成立十年,它仍處於精力旺盛的青春期階段,它選擇更主動去公開市場獲得淨地,從而提升週轉運營效率。這不僅對它的管理層士氣是很好的動員,也會極大鼓舞它的投資人。中國樓市的投資人,儘管口味難調,但是都喜歡增長故事。2019年11月IPO至今,新力的股價上漲4%。

2

2018年以前,新力控股的土地獲取方式以收併購為主。2016年的14個地塊中有13個是通過收併購獲得,2017年的29個地塊中有22個。從2018年開始,新力控股開始調整拿地策略,在公開市場通過招拍掛與其他房企展開肉搏戰。2018年的19個地塊中有11個是通過招拍掛獲得,2019年的36個地塊中有25個。

3

併購有毒,併購有坑。對比新力控股通過收併購和招拍掛方式獲得的土地,我們不難發現,通過後者獲得的土地,質量更高,並且更容易實現新力的高週轉策略,這將成為新力控股規模化擴張的強烈催化劑。

當然,公開市場拿地,會全方位倒逼公司的能力提升,從負債率到產品線。對招拍掛買地的擁抱,既是一次心理層面的挑戰,也是一次次實戰演習。不敢拍地的開發商不會有真正的未來。

4

截止去年底,新力控股目前的權益土地儲備,高達1509萬平米。絕對數額看似及格,但是,結構上存在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來自江西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地佔比高達65.6%,其中,僅南昌和惠州兩城佔了絕對的大頭。過度集中的市場,有助於深耕與品牌塑造,但同時也可能導致抗風險能力不足的問題,一旦區域市場出現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

土地換倉與加倉,構成了以陳凱為主要管理層的核心挑戰。新力的全國化擴張,故事很多,懸念很大。

5

陳凱轉會前夜,新力控股的土地策略,已經成型。陳凱加入後,大概率會繼續強化這一風格。作為行業內的明星職業經理人,陳凱為新力注入了巨大的X因素。

此前,無論是陽光城還是中南置地,均是由陳凱一手製定拿地戰略,並且都是通過高週轉的策略來實現規模化擴張。從某種層面來看,新力的高週轉風格和陳凱吻合,兩者相得益彰。

未來很有意思的一個看點是,新力會如何選擇自己的業務主戰場。在很多同行全國化擴張時,都曾經面臨同一個問題:「路線選擇」——這是擺在「陳凱內閣」面前的一道必選題。

一勺言|与老板达成一个关键共识

歡迎添加微信 ice010913,請務必註明姓名,公司與職務。感謝支持一勺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