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美豆春播拉开序幕 豆粕上冲仍需题材

1、美种植意向报告利空玉米,利多美豆,但是市场不认可。昨晚种植意向报告数据(百万英亩):玉米: 97.0(平均预期:94.33, 去年89.7,USDA 2月农展 94.00); 大豆:83.5 (平均预期:84.87, 去年76.1,USDA 2月农展: 85.0); 小麦: 44.7(平均预期:44.98, 去年45.16, USDA 2月农展:45.00); 棉花:13.7(平均预期:12.7, 去年13.74,USDA 2月农展:12.5)。

解读:首先,所有作物加总面积为238.9百万英亩,高于预期的236.88百万英亩及去年的224.7百万英亩,表明今年种植意愿是高的。其他,美玉米历史最高,美豆面积回到15-16年水平,市场对此并不认可,美玉米期价探底后回升,美豆没有突破900美分/蒲式耳关口。再者,结合库存报告看,玉米库存好于预期,大豆库存略高于预期,意向统计时间是2月,疫情原油等影响有限,意向报告数据只是当时的反映,目前市场变化较大,并不一定是最终的情况。最后,USDA心态上,略想高价买豆,或“屁股决定脑袋”。

对于后续来说,我们觉得美豆面积变化较大,减面因素是美豆当前价格低,和玉米的比价也不利,因中美贸易战大豆农户过去几年受伤了;增面因素是需求前景美豆远好于美玉米;无法估量的因素是美国农民的心态及前期准备状况。

2、市场传言中加达成电话协议,中国放开加菜籽的采购,基本证实。对于蛋白粕市场是好消息,虽然不能确定合适执行,至少从预期上有利于缓解蛋白粕尤其是菜粕紧张局面。对于盘面来说,菜籽高压榨利润要走低,主要通过菜粕菜油回落,主要压在菜油上,因菜粕需求好于菜油,菜粕与豆粕价差有望扩大。豆粕9月3000元/吨的关口更难过了。后续继续关注加菜籽的采购通过情况,正常情况下,我们一个月的菜籽进口至少6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