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強行”重組後業績下滑:當初說好的光明前途何時能來?

TCL“強行”重組後業績下滑:當初說好的光明前途何時能來?

一份業績大增的年報和一份業績大降的年報,2020年3月31日同時由TCL對外披露——

前者是在香港上市的TCL電子(01070.HK)的年報:2019年累計銷售電視機3199.7萬臺,同比增長11.9%;公司營收實現469.91億港元(合約429.8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淨利潤實現22.79億港元(合約20.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8.9%。

另一份是在內地上市的TCL科技(000100.SZ)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收572.7億元,同比增長18.7%;淨利潤35.6億元,同比增長0.53%;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6.2億元,同比下降17.0%

優家電注意到,原本香港上市公司的業績是應該併入深圳上市公司的,但是就在一年多前,深圳上市的TCL集團(現TCL科技的前身)提出了資產置換的方案,擬以47.6億元價格將旗下家電資產賣給由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等成立的TCL控股。這一方案一經公佈就引發軒然大波,甚至被投資者指責為“賤賣資產”。此事甚至受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後者曾向TCL集團發出問詢函就這樁交易一口氣提出了31個問題。

對此,TCL集團當時給予的解釋基本是這樣的:整體來看,消費電子及家電等智能終端業務在過去兩年中虧損額較大、負債額及資產負債率較高;部分標的公司因歷史虧損,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業務板塊出現鉅額虧損,導致智能終端業務群整體出現較大虧損,因而形成負資產;儘管標的公司整體在 2018 年上半年取得了一定改善,但經營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同時,TCL集團認為旗下華星的面板業務則是大有潛力前途光明。雖然相當一部分投資者持有異議,但最終這樁交易還是毫無懸念的在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去年4月,重組正式實施。

不過,作為這次重組之後的首份年報,這樁交易為投資者帶來了什麼已經一清二楚——重組後的TCL科技以華星光電的面板生產為核心。根據財報,2019年華星光電雖然營業收入實現了22.9%的增長達到339.9億元,但淨利潤卻大幅下降58.5%降至9.64億元。

對於這一業績表現,TCL科技的管理層給出的解釋是“主業處於低谷期”。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坦言目前行業還未走出低谷。與此同時,他也給2020年的業績提前打了預防針:“今年一季度疫情影響,導致整個中國市場下降25%,整個面板上下游產業鏈也受到衝擊。第二季度儘管開始恢復,但海外市場需求受到影響,總體上半年彩電的需求是下滑的。但他預計,如果6月底前疫情得到控制,下半年會恢復性增長。”

按照TCL科技高層的解釋,目前面板行業正在處於“史上最長”的低谷期,自然影響了企業業績。但事實上,當初TCL集團醞釀資產重組時,投資者就表示出了這種擔心——面板行業有較強的價格週期性。固然,前幾年國際面板行情好的時候,華星面板曾為上市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不過隨著近來市場行情不佳,華星光電的效益也在大幅萎縮。這也正是具有投資額巨大、回報週期漫長,且受到市場環境影響大等特點的面板行業的風險所在。

換句話說,投資巨大的面板產業更是一種行業好的時候機遇巨大,壞的時候風險兇猛的行業,而不像賣電視那樣,雖然收益不那麼豐厚,但卻更加穩定。

如今,投資者已經無法選擇,TCL集團不僅主業有了根本性的大變化,就連公司名稱也改成了更時髦的“TCL科技”。如今,投資者手裡剩下的只是價格縮水的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