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江,項羽的水

臨江感懷

江水如鏡,照見人格。江水有眼,見證許多重大事件。

滔滔江水,既能讓人產生一種莫大的流逝感,又能給人一種勢不可擋的衝擊感。面對滾滾波濤,有的人會情不自禁地想到歲月如流,早生華髮卻事業未成,不禁潸然淚下,哀哉痛哉;而有的人卻想到時不我待,當以夢為馬,珍惜芳華;還有的人會感受到驚濤駭浪的磅礴氣勢,激盪心中不畏艱難險阻,踔厲奮發,勇往直前的鬥志。

人生在世,豈能永遠一帆風順?創業艱難,怎能不遇挫折?

失敗不等於失意,更不等於失去鬥志。懷著正常的心態面對江水,不僅無妨,而且會有更多的收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大河給夫子積極的人生啟迪,而不是悲觀失落的情緒。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遭受莫大屈辱的司馬遷由衷感言:仲尼厄而作《春秋》。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曹操一生叱吒風雲,經歷無數大風大浪,尤其赤壁巨敗,他大笑三聲——湯湯江水,不能沖垮其東山再起的鬥志;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激流顯英雄大無畏的本色!紅軍長征遇到重重困難,但是革命者即使遭到挫折和失敗,也不失意,更不氣餒,他們堅信困難是暫時的,成功與光榮就在前方!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心胸曠達的東坡豈能消沉到讓江水淹沒自己的痛苦與才情!豪放平衡了失意!

哀莫大於心死,失意且失志,是致命而可悲的。

汨羅的波濤,吞噬了屈子的苦痛與抱負。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他從都城出發走了那麼遠的路,沒自尋短見,偏偏在汨羅投江,明顯是流逝的江水加劇他的失落感!並不寬闊的烏江,捲走了霸王的鬥志——垓下被困,四面楚歌,揮淚別姬,肝腸寸斷,但他鼓足勇氣,突出重圍,一路狂奔——捲土重來的信念一直在燃燒,否則怎能馳騁到遙遠的烏江!流逝的水,放大失落情,面對滾滾流逝的陰柔冷清的江水,失意的霸王想到什麼——江東八千子弟灑落疆場的血液?遠去的氣吞萬里如虎的崢嶸歲月?觸景生情,徹底熄滅了他再同劉邦一決雌雄的鬥志!

失意莫臨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