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的實驗室檢查(一):尿液檢查

尿常規是醫學檢驗“三大常規”項目之一,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對於某些全身性病變以及身體其他臟器影響尿液改變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膽疾患、流行性出血熱等的診斷,也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腎臟病的實驗室檢查(一):尿液檢查

常規的尿液檢查包括三部分:一般性狀檢查,生化分析和尿沉渣有形成分顯微鏡檢查。

一、一般性狀檢查:主要指尿液的顏色、比重、滲透壓和pH。

1、顏色

新鮮尿液顏色為無色或澄清,淡黃色或琥珀色。尿的顏色受尿膽原、尿膽素與尿卟啉等影響。尿液的顏色也受飲食、藥物和尿量的影響。病理情況下尿液顏色會有明顯的變化。

(1)血尿:分為肉眼血尿和顯微鏡下血尿兩種。新鮮尿離心沉渣檢查每高倍視野紅細胞超過3個,稱為鏡下血尿。尿外觀呈現肉水樣、血樣、醬油樣或有血凝塊時,稱為肉眼血尿。當尿中出現血紅蛋白與肌紅蛋白時,尿液呈茶色或醬油色。

(2)血紅蛋白尿:當出現血管內溶血時,紅細胞被破壞釋放的大量血紅蛋白超過珠蛋白結合能力,被腎小球濾過,外觀呈濃茶色或醬油樣,鏡檢無紅細胞,但隱血試驗陽性,見於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溶血性貧血、蠶豆病、惡性瘧疾等。

(3)乳糜尿:由腸道吸收的乳糜液未能經正常的淋巴管流入血而逆流進入尿液所致,外觀呈白色牛奶樣,見於絲蟲病或由於結核、腫瘤、胸腹部創傷等所致腎周圍淋巴循環受阻。

(4)膽紅素尿:外觀呈深黃色,振盪後泡沫亦為黃色,系尿液含大量結合膽紅素所致,見於阻塞性黃疸或肝細胞性黃疸。

2、尿比重和尿滲透壓

尿滲透壓和尿比重均表示尿中溶質含量,但尿滲量不受蛋白、糖、造影劑等大分子物質的影響,能準確反映尿中排洩溶質含量,是測定腎小管功能濃縮稀釋功能的理想方法。尿比重正常值:晨尿1.018~1.020,尿滲透壓正常值:正常人禁飲水後尿滲透壓600~1000mOsm/(kg.H20),平均800m0sm/(kg.H20)。

3、尿pH

正常新鮮尿液呈弱酸性,pH為6.5,其波動範圍為5.0~7.0,尿液pH可受飲食、生理狀態、藥物和疾病等的影響。

腎臟病的實驗室檢查(一):尿液檢查

二、尿液的生化檢查

尿液的生化檢查包括尿液蛋白質、糖、氨基酸和酮體等,這裡主要討論蛋白尿。

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持續超過150mg或尿蛋白/肌酐>200mg/g稱為蛋白尿。24小時尿白蛋白排洩在30~300mg稱為微量白蛋白尿。產生蛋白尿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為四類。

(1)生理性蛋白尿:無器質性病變,常見於以下兩種情況:①功能性蛋白尿,見於劇烈運動、發熱、緊張等應激狀態所導致的一過性蛋白尿,多見於青少年,定性試驗尿蛋白多不超過(+);②體位性蛋白尿,常見於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於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勢時出現蛋白尿,臥位時尿蛋白消失,一般蛋白質排洩量<1g/d.

(2)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球濾過膜受損,通透性增高,血漿蛋白質濾出並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如病變較輕,尿中出現以白蛋白為主的中小分子量蛋白質,稱為選擇性蛋白尿;當病變加重,尿中除排洩中小分子量蛋白質外,還排洩大分子量蛋白質,如IgG等,稱為非選擇性蛋白尿。

(3)腎小管性蛋白尿:當腎小管結構或功能受損時,腎小管對正常濾過的小分子量蛋白質(如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重吸收障礙,導致蛋白質從尿中排出,稱之腎小管性蛋白尿。

(4)溢出性蛋白尿:血中小分子量蛋白質,如多發性骨髓瘤輕鏈蛋白、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等異常增多,從腎小球濾出,超過了腎小管重吸收閾值所致的蛋白尿。

腎臟病的實驗室檢查(一):尿液檢查

三、尿沉渣有形成分顯微鏡檢查

尿沉渣有形成分主要指細胞(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結晶、細菌和其他物質。

(1)白細胞尿、膿尿和細菌尿

新鮮尿離心沉渣檢查每個高倍鏡視野白細胞超過5個,稱為白細胞尿。因蛻變的白細胞稱為膿細胞,故白細胞尿亦稱為膿尿。清潔外陰後無菌技術下采集的中段尿標本,如塗片每個高倍鏡視野均可見細菌,或培養菌落計數超過105個/ml時,稱為細菌尿,是診斷尿路感染的重要證據。

(2)管型尿

尿中管型的出現表示蛋白質或細胞成分在腎小管內凝固、聚集,其形成與尿蛋白的性質和濃度、尿液酸鹼度以及尿量有密切關係,宜採集清晨尿標本做檢查。腎小球或腎小管性疾病可引起管型尿,但在發熱、運動後偶可見透明管型,此時不一定代表腎臟有病變。但若有細胞管型或較多的顆粒管型與蛋白尿同時出現,則臨床意義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