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泪必是情深处,如何解读曹操的哭泣

解读曹操的哭泣可以看到他感情的真诚

1.他的哭泣是在得知那些勇将、谋士、忠臣、义士之死时内心受到触击情感发自肺腑,哭泣情感的真伪可以看出为真情实意其哭或哀伤或感动或感激都不是作秀表演他也没有必要做戏作秀。一般认为祭奠袁绍之哭和自述读乐毅、蒙恬书而哭系半真半假其中既有触景动情也有政治斗争需要的成分这说明曹操的哭泣主要是因内心被触击、受感动使他的热泪脱眶而出。

弹泪必是情深处,如何解读曹操的哭泣

2.曹操哭泣情感的真诚还表现在他并不是哭哭就完了而是把哀伤流泪的真情变成切实的行动延续下去,体现出来他在事后认真做一系列照顾死者家人的事而且做得持久、周到甚至完美让那些人的家室、子孙深切地感受到曹操的真情实意这从关于十四件哭泣事例后续记载中得到证实曹操曾说:"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唯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诚贤君殷勤于清良圣祖敦笃于明勋也"他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如痛哭、祭祀、安葬典韦后曹操让典韦的儿子典满任郎中史载他每次经过典韦的墓地"常祠以中牢太祖思韦拜(典)满为司马引自近"典韦的死让曹操悲伤流泪典韦的相救之恩让曹操铭记难忘这种无法割舍的情愫让曹操常常去祭祀典韦因思念典韦而任命他的儿子并留在身边又如曹操"泣而送"陈宫赴刑后默默地遵照陈宫的遗言而行史称曹操"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待其家皆厚于初"。

弹泪必是情深处,如何解读曹操的哭泣

他将陈宫的老母迎来供养到老将其女儿养大成人并许配了人家对陈宫家人的照料比当初陈宫自己在世时的照顾还要周全、优厚再如曹操在痛哭袁涣之后的赐谷行为亦令人敬服由于袁涣为官正直清廉死后家无积蓄于是曹操赐谷并写了两张手令:"赐谷二千斛:一教'以太仓谷千斛赐郎中令之家'一教'以垣下谷千斛与耀卿家'外不解其意教曰:'以太仓谷者官法也以垣下谷者亲旧也'"曹操分别以国家和自己家的谷物各千斛赏赐给袁涣家人分别以"郎中令之家"和"耀卿家"的称谓来区别公私关系,还特别下令明确说之所以用自己家的谷物赏赐袁涣家人因为和袁涣是老朋友的关系而且用袁涣的字来称呼以示亲切、尊重解决生活的谷物和暖人心窝的"亲旧"和"耀卿家"的称呼做得细心、亲切、周到其情真意切溢于言表

3.对于战死的一般将士曹操在哭祭,他们之后曾多次发布教令抚恤他们的家属供给战死将士子女口粮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关怀落到实处如建安七年(202)正月曹操驻军谯县发布«军谯令»说:"其举义兵以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知吾百年之后何恨哉!"教令要求死亡将士没有后代的找亲戚的来接替要分给田地由官府配给耕牛,要设立学校请老师来教课要修祠立庙让他们祭祀祖先等又如建安十四年(209)曹操再次颁布«存恤吏士家室令»说:"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弹泪必是情深处,如何解读曹操的哭泣

他要求对那些战死后没有家业、家人无能力自己养活的县府不能停止口粮供应还要经常去抚恤、看望他们如此具体而周到的教令传递出曹操的悲悯情怀和对战死将士的真情

曹操的哭泣是他驳杂思想和复杂人性的生动体现

一个人的喜怒哀愁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是受他的世界观、价值取向支配的是受他的性格、性情影响的曹操的这些哭泣揭示了他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什么样的世界观什么样的性格、性情呢?曹操的虚伪、奸诈、忌刻、无情无义等德性是著称于世的而这些哭泣时流露出的真诚和良善则与之形成强烈的反差为什么会这样呢?早在1959年关于评价曹操的大讨论时何兹全先生就指出:"曹操这个人物是充满矛盾的他是治世的能臣又是乱世的奸雄他最奸诈却又最大信他最能杀人却又最能不杀人曹操身上的矛盾我们还能举出很多"。

弹泪必是情深处,如何解读曹操的哭泣

此后学者们对曹操的为人处世、施政打仗、人品性格、哲学思想等纷纷撰文著书进行论述,大家都认为曹操的思想成分驳杂诸家杂揉他的世界观难,以确认他的价值取向也是不确定、变化的多元的可以因时因人而表现为抵触、矛盾曹操的性格、人品也是复杂的不确定、变化的可以因时因人的不同而表现为互为抵触、矛盾不过在认为曹操的思想成分驳杂的同时学术界又指出他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教育他的价值取向中有敬重儒学之士奉行忠孝仁义等儒家观念他的心中始终存在着。以儒家的忠孝仁义作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对那些仁义、忠贞、孝亲、有气节之士人真心向往之曹操身上善恶、好坏并存,所以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是他身上始终潜存的良善一遇机会往往会不自主地冒出来从他的哭泣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特质根深蒂固的存在和顽强的表现然而在当时群雄并起的社会里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催发、促进、增大了他心中的邪恶使他身上的良善受到打压。曹操身上的善恶、好坏各占比例多少此消彼长的情况如何这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时势造奸雄"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社会矛盾复杂尖锐作为这个时代产生的杰出人物如曹操、刘备他们的思想和作风都会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体现这个时代的特点。

弹泪必是情深处,如何解读曹操的哭泣

曹操的为人处世和思想作风上的矛盾就是与他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具体体现分析曹操的一生即可清楚看到,这一点曹操二十岁时初入仕途即锐意改革弊政然而却碰壁三十岁拜骑都尉仍坚持推行改革而又遇阻挠只得称病辞官回乡三十五岁为典军校尉因不愿与董卓一起做不当行为而逃归故里之后随天下英雄起兵加入讨董联盟诸侯们,又各怀私心各谋私利使他的担当和勇猛深深受挫讨董失败诸侯间相互攻伐并吞曹操大失所望至此他不再单纯和良善开始凭着自己的性情和想法在乱世中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很明显是严酷的现实让曹操深刻感受到要发展自己的势力由弱变强战胜对手而不被吞并消灭只有抑善扬恶时势的逼迫曹操天性中的善恶好坏比重发生着变化。他一步步走向弃善向恶时善时恶善恶并存的状态曹操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家庭影响虽是以良善为主而社会环境和他身处的地位又不容许他把良善增强放大将良善进行到底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他从一个侧面叙述了这一思想变化曹操是一个不拘小节、性格豁达开朗、甚至可以说是性格张扬的人很多时候他的喜怒哀愁都坦然表露出来除了因政治斗争的需要玩弄心机或做戏作秀外一般情况下他喜则欢笑怒则大骂悲则痛哭愁则长叹活得自在潇洒从曹操的嬉笑怒骂、悲伤愁苦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性情率直可爱的曹操一个内心情感丰富的曹操。

弹泪必是情深处,如何解读曹操的哭泣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三国演义》

《曹操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