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易感”到“易感”,兒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爸媽要做好這些事

從兒童“不易感”到兒童“易感”,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截止2月4日晚24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累計確診病例24324例,死亡490例(不含港澳臺)!觸目驚心的數字,讓我們擔憂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要做好預防的決心。而作為父母,除了自己要做好預防工作,還要幫孩子做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工作。

从“不易感”到“易感”,儿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爸妈要做好这些事

2月2日,國家衛健委印發了《關於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確指出:兒童和孕產婦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看到這一消息時,很多家長都懵了,之前不是還有專家出來說“兒童不易感”嗎?怎麼現在兒童又變成“易感人群”了。從兒童“不易感”到兒童“易感”,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回顧:專家稱“新型冠狀病毒對於兒童等年紀小的人不易感染”

1月22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表示: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認知,新型冠狀病毒對於兒童等年紀小的人不易感染。這個消息出來後,不少媽媽都表示“這也算是好消息了”。

那麼“兒童不易感”的信息是怎麼得出來的?在“兒童不易感”的消息出來不久,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就曾表示:“兒童不易感染,這是根據目前感染的數據來分析的。”

當時,我們分析了“兒童不易感染”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這種病毒確實不太容易感染兒童,但目前並沒有這方面的數據數據支持;二是因為兒童接觸病院機會少,成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病原,特別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最早的源頭是在武漢的海鮮市場,而兒童平時並不太會去市場、出差、應酬等,因此減少了接觸的機會。

从“不易感”到“易感”,儿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爸妈要做好这些事

那麼是高福院士說錯了嗎?高福院士當時針對記者的提問是這樣表述的:對兒童和年齡比較小的人,就目前的流行病學(就目前的流行病學),就當前掌握的數據來說確實是不易感的。需要注意的是,高福院士但是強調了“就目前的流行病學”,且重複了兩次,而且在他的講話中,也提到了“目前對這個病毒尚處於一個認知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需要對它進一步研究”。

當時有人提出:高福院士的回覆是生物學者的典型表達方式,但公眾和媒體不能就此輕易推論,可以高枕無憂地帶著孩子隨意出行。

事實上,“不易感”是一個相對概念,說兒童不易感,實際上是當時所有患者統計數據中,兒童所佔的比例比較低而已。但實際上所有人群遇到病毒時,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性,這個結論是肯定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就曾表示:沒有感染過這種疾病的人都是易感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嚴峻,嬰幼兒感染的病例的逐漸出現。

1月26日,北京市衛健委通報,一名9個月大的女嬰確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1月28日的通報中,北京新增2例兒童感染病例。

1月27日,上海出現最小年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年齡7歲。

1月28日,廣東省衛健委的通報中,出現了11個月大嬰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例。

1月27日,山東省衛健委通報,一名2歲女童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1月25日,陝西省衛健委通報,一名9歲女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截至1月31日,浙江省確診8例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1月31日,德國確診第一例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

从“不易感”到“易感”,儿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爸妈要做好这些事

媒體報道中統計的兒童病例(圖源:網絡)

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相信嬰幼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數據會越來越大,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幫助我們的孩子做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工作。

兒童預防新冠肺炎,爸媽要做好這些事

1.給孩子科普

預防兒童預防新冠肺炎,需要孩子配合做一些事,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對於孩子來說,戴口罩很麻煩而且不舒服,要讓他們配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時候給孩子適當的科普(尤其是已經上學的孩子),讓他們自己認識到做這些事情的重要性,配合起來自然容易得多。

从“不易感”到“易感”,儿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爸妈要做好这些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漫畫(圖源:網絡)

給孩子做科普時,應當儘量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或者用漫畫的形式講述。現在已經有一些媒體或自媒體做了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漫畫,簡單易懂,圖片還很可愛,家長可以找來跟孩子一起看。

2.減少外出

家長儘量少帶孩子外出,尤其應避免去商場、超市、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場所。如果條件允許,可偶爾帶孩子到小區樓下、公園等相對人少開闊的地方走一走。但如果小區有隔離人員,還是建議儘量呆在家中。

3.外出戴口罩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必須要外出,一定要戴口罩。給孩子戴口罩,最好選擇適合孩子的兒童專用口罩,而不要用大人的口罩代替孩子的口罩。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內科主任殷勇表示,不建議3歲以下孩子戴口罩。因為太小的孩子戴口罩容易造成呼吸困難,對嬰兒來說甚至可能造成窒息,因此,年齡小的孩子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好方式就是呆在家中。

4.督促孩子勤洗手

从“不易感”到“易感”,儿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爸妈要做好这些事

孩子出門回來或者吃飯前一定要洗手,而且不是簡單的洗手,要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採取7步洗手法徹底洗手,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附7步洗手法:1.擠出洗手液在掌心,雙手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搓擦;2.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雙手交換進行;3.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搓擦;4.雙手相扣,互相搓擦;5.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6.將五個手指尖併攏,在另一隻手的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7.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進行。

5.注意物品消毒

家裡的地板、傢俱、生活物品等要定期消毒,孩子每天玩的玩具建議用75%酒精進行消毒,耐高溫的玻璃瓶等物品建議用消毒櫃消毒或者在鍋中煮30分鐘以上,孩子的衣物要單獨清洗。

6.家長外出務必戴口罩,進門前進行消毒、換衣

家長因工作或購物等原因必須外出時,一定要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出門後儘量減少很別人的接觸,辦完事情儘快回家。回家進門前將佩戴的手套和口罩放進垃圾袋,並噴消毒水消毒,避免二次汙染。外出穿的衣物要脫下放置在通風處,進門後認真洗手。完成上述流程再和孩子接觸。

7.作息規律,注意營養供給

从“不易感”到“易感”,儿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爸妈要做好这些事

提高抵抗力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在這個非常時期,家長更應該嚴格控制孩子的作息,並提供足夠的營養,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8.家庭分餐,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條件允許,家庭最好實行分餐制,尤其注意不要將大人吃過的東西給孩子吃,也不要直接用嘴吹涼孩子的食物,避免交叉感染。在準備食物時,注意食物要徹底煮熟,尤其是肉類和蛋類,生熟食物準備時要分開。

9.做好隔離

家長如果出現可能接觸過感染者的情況,或者出現發熱、乏力、乾咳,或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需儘快與孩子分居,自我隔離觀察,如果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儘快到醫院就診,期間不要和孩子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