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書法家/鍾正午

書畫因緣,一個書法家、一件曠世作品的誕生,都是因緣而起。又比如:書法依賴著毛筆來表達書家的能力、胸懷和情思,每支筆必然是獨立的生命體,書家對筆性的瞭解和充分運用,是書寫揮灑自如的前提。而書家將原本具足的筆性發揮出來,因勢利導,物我相應,通過墨的濡染,把不同紙的潛在性格在紙上充分地宣洩表達出來,使得新的筆墨語言,新的境界氣象從中國書法的傳統格致中橫空而出,書與人的魅力便恆久產生了。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讀株洲中年書家鍾正午先生的書法,感覺在他的作品裡一直忽略某種約定成俗的“書法技術”定勢,當然,這裡不是在否定書法技術的重要性。而是他在大開大闔、縱橫馳騁的書寫過程中,努力地去強調一個成熟的書法家必須在技術層面用靈魂來灌溉書寫。其實書法傳統古典中最有價值的書法觀念,就是把文化契刻到自己的書寫中,去關注更高遠的人世、更永恆的情感和精神,這樣無疑對中國書法精神傳統是一脈相承的承繼。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在鍾正午先生的書法中,可以窺見他對書法藝術持之以恆追求的脈絡。從他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總是在依不同筆的筆性、不同紙的紙性、水法和墨法的並施,再加上書家稟性作為“氣場”,將書法藝術語言的多樣性、意趣性源源不斷地進行表達,幾達張揚之境。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我欣喜地看到,鍾正午先生在創作中,始終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正確地表達自我,進而將自己舒緩、清雅的精神準確而充分地表達出來,從而使筆致之間的情緒差別得到閃現,也讓其書法表達方式的技術共性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書法作為文化、作為藝術之所以引人入勝,就是書寫的後面立著一個生動的自我。同樣,在鍾正午先生書法的形態下,他的後面一定是立著一個人的,那個人就是自己:他有廣大的心,有精神反思與超越,他深知這是書法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廢棄的價值取向。學古是為了讓自己更有傳統的厚度,而不能將學古作為書法最終的彼岸。因為不論何種書體,最終都要表達出自己,一個人的性情是寬廣、慈悲、傷痛、酣暢、內向、外向等等,都要在自己的書寫中呈現出來,東坡的書寫有東坡的氣質,那是提按有致,行行走走的文雅。黃庭堅有黃庭堅的風度,開張、搖盪、輕狂。書歸何處,書歸吾心。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現在很多的書法家,在用筆、結字、章法上都流暢得不得了,可他就是寫不出高雅的作品,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自己。其實,書法的背後,終歸是書法家自我的真實釋放與呈現。

同樣,書法筆墨像人的聲音一樣,他們有各自的特性而互不相同,中國書法的點、線、空間就像受過訓練的聲音,都有特別的表達方式,每個書家都有自己特別的用筆方式和線條特質,那就是“書為心畫”。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作為正午兄多年的朋友,我知道他尊師道、揚傳統,卻從不為“法規”所累。作為有著多年書法臨習和創造的中年書家,鍾正午先生在研習書道上博採眾長,特別是能在風格迥異、矛盾對立的書法意趣間尋得調和之法。在從事文化傳媒藝術之餘,佐以全部光陰習臨古帖,到現今遍訪各路名師,在風格相互交融和衝突中,剝其表象,去偽存真,求得筆法正偏、圓方、虛實、順逆的書寫表達本質,歷練書寫技巧,強化形式美感。因而作品呈現雅、拙兼容,秀、奇奔躍的現代審美情趣。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從他的創作中不難發現他揮毫時情懷和風姿筆落春風,瞬間即變,隨機生髮,變化縱橫,滿紙雲煙。其作品給人以受用至樂的審美愉悅,而真性情的宣洩卻溢於紙上。

在鍾正午先生看來:書法家之所以有高雅與流俗之分,就是不同的書法有其特殊的情懷與精神並表現出特殊的情趣和意境。每一個書家書寫的筆畫是精到的,可假若一種書寫裡,看不到一個人的情懷和逸趣,這樣的書法,便淪為工匠活。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傳世的書法作品背後肯定都有著動人的情懷,如八大寫出清寂的世界,董其昌卻寫出了清遠的情懷。惟其如此,鍾正午在多年的臨習和創作過程中,十分注重書寫和自我的關係,並將之看成是書法創作的出發點,亦即最終的落腳點。同時,他更加註重在書寫過程中揉進自我表達的意識,抑或說也是一個自我辨識的過程。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對於矢志於追傳統,遵法度的書家鍾正午先生來說,這當然殊為難得。這無疑也印鑑了書法家的胸襟氣度、文化品格。在他的一幀幀尺幅、丈長作品中不難發現,他總是在書寫中流瀉出某種生命意識、價值精神,最終抵達在技術與形式之外,閃現一種有人情暖意、有靈魂體溫的書寫。因為他知道:用筆之美,是對客觀現實形體美的反映。而“精美出於揮毫”,其書法的起筆、行筆和收筆徐疾遲緩中,旋即體現沉重有力的美、顯出瀟灑流暢的美、以及婉通、遒潤的自然之美。通過呈現粗細深淺的豐富變化和多式多樣的表情,傳達出中華傳統書法的精神和韻味。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書歸吾心,出神入化,這才是最高境界。鍾正午先生的書法在強調時代和精神價值的同時,又十分注意處理好技法與精神境界的關係問題。對於書法和一切藝術形式而言,這樣的境界必須依託他的學識、修為、感悟來踐約和體現。好的書家應該是有詩人的情懷,有生命的理性意識和宗教的救贖精神。執迷書法藝術是閱盡人情冷暖並深愛的這個世界,是不忍離去的流連,是徘徊無盡的藝術曼妙。


書歸吾心——鍾正午書藝與人文

這當然也是屬於書家鍾正午“正道”。由此,我在想,書法藝術一旦成為書家表達生命的方式,技術就是一種風格。這是一種內在的表達技巧,它與書寫的共性要求有了本質的劃分。假設鍾正午先生在長遠的書法藝術創造過程中,堅持遵循和把持這樣的創作形態,他當然是一個走向大成的書法家。

(作者馮峰系文藝評論家,株洲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北京正舉沈鵬書畫院

/□主編:田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