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虚度人物

数字游民

栗子

主播/ 夏萌 ,配乐/《Living Naturally》《Mr.Curiosity》

扔掉锅碗瓢盆,家电家具要么送人要么转手,把不穿的衣物卖掉,只留下还会穿的衣服鞋子,打包装在行李箱里,退掉房子,栗子离开北京,开始了她的旅居生活。那是去年十月。

第一站是泰国,普吉岛,那里有她和闺蜜合伙买的一套房子。平时交给管理公司用来做民宿,她和闺蜜闲暇时也可以去度假。这一次,辞了职,拥有悠长假期,她和先生来到了自己买的海岛别墅,住上两周。

别墅有三间卧室、一个客厅、一个厨房,还有一个泳池。当初买下这套房子时,栗子很中意这个泳池。蓝色的,躺在清凉的水面上晒太阳,别提有多惬意了。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清晨醒来,在泳池边瑜伽。

岛屿生活悠闲自在。早上,去附近咖啡馆买杯咖啡,来一顿西式早午餐。坐在咖啡馆里,海风穿过椰树林吹拂而来,四周绿植旺盛,空气新鲜,对刚刚离开大城市的他们极具疗愈效果。

然后回家,坐在泳池边上,打开电脑,喝着酒吹着风开始工作。夜晚去餐厅里吃顿海鲜大餐,回家后,躺在泳池边上看看夜空,喝点小酒,舒缓睡去。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在普吉岛的别墅里做饭、看电影和工作。

一切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好?不用挤早晚高峰,不用吸交通尾气,不用在玻璃幕墙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打字,还不用和领导同事打交道,在世界各地像度假一样工作,多自在。

但如果告诉你,这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好,背后的烦恼与劳累一样也不少,你是否才会觉得,世界真实而公平?

尤其是疫情之后,整个世界像是乱了套,打碎了一地幻象。原本美好的东西,也出现了裂口。就像此刻栗子正在承受的压力。

但你永远也说不清,危机到底会带来什么。栗子也是在旅居之后,打开了一个新的魔术盒,开始了一场奇妙的发现之旅。疫情让人们尝试了一回隔离生活、居家办公,栗子却发现,远程办公、自由生活早已是互联网世界里的一种工作与生活方式,数字游民已蔚然成规模。

她如今也以此为生。

01.

栗子拿着手机,犹豫了很久,都无法按下发送键,把消息发出去。这是一个“cold call”(陌生人通话),对方是国外一家互联网初创企业的职员。她在网上看到他们招聘程序员,想要发展为客户,帮他们介绍中国的程序员们。

但向陌生人发出请求,总是让人心里有障碍。万一人家不理我呢?那多难受。或者人家拒绝我呢?那也太尴尬了——这样的心理活动,栗子有过无数次。

此时栗子进入旅居生活的第二个月,从泰国走到了马来西亚,准备在吉隆坡生活两周。吉隆坡这个城市不错,物价低,品质还高。找的市中心的酒店式公寓,有无边泳池和健身房,一天的价格200块人民币不到。在她看来,这个价格别说北京了,就是物价相对便宜的曼谷也找不到。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在吉隆坡市中心住的酒店式公寓,带有无边泳池。

他们又开始在吉隆坡过起了日子。早起做一会儿瑜珈、看会儿书,做早饭。工作到下午四五点,走路去超市买菜,回来后健身游泳做饭,晚上再记录一下旅居生活,在网络上发布。

生活倒是惬意,可工作依然不乏烦恼,就像此刻要发送的消息。这份相当于“猎头”的工作,是栗子上路以后才发展的新业务。最初,是硅谷创业的华人朋友找到她,让她帮忙介绍中国的程序员,完成一个互联网项目。程序员不需要在美国,不需要到办公室,只要代码写得好,可以呆在任何他想呆的地方,从技术上实现他们的想法就行。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在咖啡馆里工作,学写代码。

在美国读书、毕业后先后在硅谷和北京创业的栗子,很快就帮朋友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朋友也很满意,事后发了一个大红包给她。

在那之后,她又帮朋友、朋友的朋友找过程序员。慢慢地,她发现这里有机会:总有国外的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初创企业或者小公司,想要在全球范围内找程序员。通常是三到六个月的项目,不需要全职,只要能写代码,在线上完成工作就行。那时她才发现,在国外的互联网领域,远程工作的文化已蔚然成风,甚至有那种七八个人的小公司,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地方。

这些公司因不同的原因在全球找程序员。有的北美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希望能在物价更低一些的国家和地区找人,算上汇率,每月成本比在本国招人要低;有的国家,比如英国和澳洲,自身的人才资源不丰富,更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招聘。

给出的薪水也不错。“比如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程序员,一个月有4到5万的收入很正常,二三线城市的话2到3万,国外公司招远程的程序员基本上都能与这个水平持平,有的会少一点,但也少不了太多。”栗子说。

她也上网搜索过,到底什么样的职业能够最好地实现自由工作,发现基本上只有“程序员”这一个工种,既可以拿着不错的薪水,又能自由自在地工作。工作都在线上,有确定的目标和时间规划,到时间交付就行。

了解这一切后,栗子决定,把对接双方的“猎头”工作当成一个专门的事儿来做,自己去找客户。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在胡志明市常去的两家咖啡“办公室”。

02.

开始总是困难的,就连发一封邮件、一条消息,都要突破心理障碍。尤其是用英文去做销售,内心更紧张。那天,在犹豫了很久,做了十几分钟心理建设后,她终于按下了发送键,发出了第一声“Hi”。

后来呢?后来她发现,你总是会被拒绝的,拒绝得多了,你就不会再紧张了。“大概每发出50到60封邮件或消息,会有一个人理你吧。”她说,“就那种真正的理你,而不是敷衍地说,好我知道了,谢谢你,有空再说。”

她也越来越没所谓,脸皮薄、玻璃心可不管用,要挣钱就得脸皮厚。“你得把漏斗开得足够大,才能找到转化的客户。所以就多找人聊一聊,能约上电话,建立初步的信任和关系,他才会和你签合同。”栗子说。

她的业务慢慢有了进展,拒绝的人多,但“也总会有人理你”,最近甚至有客户主动找到她,“大概两三个吧”。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业务的另一端,栗子连接的是国内的程序员。

国内想要远程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少。有人想要告别一线大城市,回老家或更悠闲的中小城市去生活,但这些地方又没有互联网公司,那么就在网上接项目,还能保持不错的薪水;有人想辞去大公司繁忙的工作,告别996,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照顾孩子。

栗子认识好几个已经在这么做的程序员,还有更多的程序员准备走上这条道路。她建立微信群,聚集起了这些想做“数字游民”的程序员们。

障碍也不是没有,最大的问题就是英语。国外有的公司对英语要求不高,尤其是华人企业,用中文沟通也很顺畅;有的欧美公司要求也不高,只要能看懂邮件,有基础的沟通就行,反正代码是通用语言;但有很多公司需要足够的英语水平,此外他们也担心文化差异导致的不融和。

栗子只能从对英语要求不高的公司入手。她也在想办法,怎么帮程序员们提高英语水平。

这半年来,她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在告别北京,全球旅居以后,又开始像创业一样工作。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任何一间咖啡馆都可以成为栗子的办公室。

出发前,她和先生筹划过,身上的存款够两个人在各地旅居一年。先生还在和硅谷的朋友合伙做一个App,也是远程的,他负责技术,产品上线后开始有收入;栗子也帮朋友做一些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活儿,在社交媒体上写写旅居日记,拍拍视频,接些广告。

以前她在北京也创业,拿的是投资人的钱,做的是“高大上”的项目,她负责产品,有种“以为自己做出来就会有人用”的天真,从来没有做过销售,直接面对过市场。如今竟做起数字游民的创业来了,无人投资,要靠自己一笔笔地挣钱。她苦笑,“这都是生活所迫啊。”

03.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也让栗子承受了沉重的压力。如今她和先生住在澳门的家里,哪里也去不了。原计划春节后就去欧洲,在南欧、希腊、捷克等地旅居,也成了泡影。

更糟的是,她和朋友在北京开的酒吧,和闺蜜在普吉岛的民宿,都停业了。但房租、员工工资、管理费却一分不少。她很焦虑,在社交媒体上感慨道:

“最近每天睁开眼就是钱。酒吧这边,供应商来要钱了,房东来要钱了,营销公司也来要钱了。民宿那边,中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律师都来要钱了。有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全赶趟儿。副业这边,找甲方追款也是我的日常之一。国内国外情况都很差,一笔笔钱付出去,却看不到进来,每次都觉得做生意真的太难了,生活太难了。”

可生活又总会给在不经意的瞬间给人以糖,让她感觉到活着的美好。

“每晚睡觉前,躺进暖烘烘的被窝里,听窗外时不时的雨声,可以美美睡上一觉,又觉得自己是如此幸运,生活待我如此好。所以这就是人生吧。”她说。她只能寄希望于疫情会在五月好起来,夏天的时候酒吧和民宿能迎来一个小高峰。

这半年的旅居生活,有时会让她感到疲惫。常常在一座城市呆两周,刚安稳下来,熟悉了周边环境,就要准备离开。坐飞机,坐火车,找酒店,找房子,找方便工作的咖啡馆,好像总是奔波在路上,“好累哦”。可一旦稳定下来,却又想要上路。她喜欢旅行,这个计划好了给自己的间隔年是她期待已久的事情,总想趁着年轻,还有心气和体力,四处深入地走走看看。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旅途上住过的公寓,价格不高品质很好。

它也是一种探索。“开始旅居,就是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过过一种生活,你就不知道另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好处。包括创业,我们都想多尝试、多体验,知道哪种生活适合自己,比如去大公司打工就不适合我们。”她说,“完完全全的自由是不可能的,但在一定范围内,你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时间,可以更灵活、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很重要。”

“旅居的时候你可以想干嘛干嘛,也没人管你,但我们还是会去建立自己的日程和生活规律。稍微过得自律一点,这样好像更开心。有玩的时间,也有工作的时间。重要的是保持平衡。”

数字游民式的工作与生活,她还是会看到前景和希望,疫情或许还会加剧这一历程。人们隔离在家,都开始转向网络办公。谁也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又会怎样改变人们的观念与习惯、技术与社会的演变。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几十年来,互联网总是变革的先锋,提前呈现出社会将要变成的样子。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本文作者:祁十一,现居成都,一个晃晃悠悠的写作者,喜欢写作和体力活。

本文配图均由栗子提供。

你向往的自由生活是什么样的?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她在全球工作和自由旅居,人生有最理想的生活模式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