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觀察者網客戶端、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環球時報、感動中國、@新浪微博


近日,有一名所謂“中國留美學生”@許可馨Nova- 發佈大量涉疫情不當言論,網傳:“@許可馨Nova- 父母為蘇州市黨員幹部、公職人員”。


3月31日,蘇州市紀委監委官方微博@廉石聲音 回應稱對此高度關注,如有確實線索涉及到該市黨員幹部、公職人員存在違紀違法問題的,將依規依紀依法進行處理。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3月29日晚,網友爆料:@許可馨Nova- 在微博發表大量涉及新冠疫情的不當言論,引發公憤。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有網友爆料稱其系“中國藥科大學公派美國留學生”。29日深夜,@中國藥科大學 對部分網友投訴“@許可馨Nova- ”微博言論回應:


3月29日,我校接到部分網友通過我校官方微博等渠道,反映、投訴“藥科大公費留學生許可馨通過微博用戶‘許可馨Nova-’發表有關疫情的不當言論,嚴重傷害了廣大同胞的感情,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等。


學校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即展開核查。經查,我校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確有許可馨其人,其本科畢業後自費出國留學。針對網友投訴的微博“許可馨Nova-”有關疫情言論,許多觀點也是我們不能理解更不能認可的,個別觀點我們堅決反對。我校將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切實履行好學校有關責任。


同時,我校真誠感謝廣大網友為共同維護疫情防控良好局面,共同維護中國藥科大學海內外良好聲譽做出的努力。


中國藥科大學

2020年3月29日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據觀察者網記者報道,此前還有網友稱許可馨父親為“蘇州食藥監副局長許正龍”。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對此澄清稱,許正龍確係該局工作人員,但職務為調研員。在機構改革前,其系蘇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但市食藥監局已於2019年併入市市場監管局。


許正龍的確有一個女兒,但名字並不叫許可馨。其女兒1988年出生,2006年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畢業後就參加工作,沒有留學經歷,與許可馨的情況完全不符。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我們對此事件將持續關注。隨著境外疫情的蔓延,很多人將焦點聚焦在留學生身上,希望大家客觀看待留學生。此事被爆出後,很多網友說:“你不配做中國留學生。”那中國留學生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回望50年代,一批愛國知識分子掀起了歸國潮,向世界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朱亞光拒絕了優越的工作條件和優厚的物質生活待遇,拒絕了美國經濟合作總署(ECA)的救濟金,毅然告別女友取道香港回國。


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數以千計的海外學子開始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祖國懷抱。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52名中國留學生的簽名)


與朱光亞先後回國的錢學森,在他提出歸國要求後,立即遭到美國麥卡錫主義的迫害,但錢學森不改初衷,在失去自由五年之後,毅然踏上歸途;


老物理學家趙忠堯,冒著生命危險把國外購買的靜電加速器部件等珍貴器材帶回國,使我國得以在1955年就裝備了第一臺質子靜電加速器;


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及夫人何澤慧,歸國前還帶回了約里奧·居里贈送的寶貴的放射性元素,為祖國核工業的創建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為“兩彈”研製作出重大貢獻的鄧稼先,1950年歸國後的第一件事是到天安門廣場瞻仰五星紅旗。他一生為中國核武器研究作出重大貢獻,在1986年辭世前12天,專門又一次到天安門向五星紅旗行注目禮;


從英國愛丁堡大學畢業後回國的物理學家

程開甲,在西北核試驗基地隱姓埋名一干就是20年,當有人說他不回國成就會更大時,他說:我不回國或許成就更大,但決不會有現在這樣幸福,因為我現在做的一切都和我的祖國聯繫在一起……


留學生的決心,是扛在肩上的責任。


在2016年,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曾在畢業典禮上致辭。


他的《蜘蛛的叮咬》講述他在中國的農村,被毒蜘蛛咬傷,沒有高端的醫療手段來救治他,那時他媽媽只能用棉花裹住他的手來用火灼燒以治療。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講述當時的科技分配不平等,先進的科技知識能夠簡單又深遠的幫助其他人,他希望能學習知識回去幫助村莊的村民們。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在哈佛的經歷,教會他作為一個科學家,傳播所學的知識給家鄉,以及千千萬萬需要幫助的村莊。


還記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秦玥飛,從耶魯大學畢業以後,懷著改變中國農村的熱望,到湖南成了一名大學生村官。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秦玥飛在衡山縣賀家鄉任大學生村官,為當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統,硬化道路、安裝路燈,修建現代化敬老院,為鄉村師生配備平板電腦開展信息化教學……被評為央視“最美村官”,立個人一等功一次。服務期滿,秦玥飛認為“輸血”並非最可持續的鄉村發展模式,放棄提拔機會,轉至白雲村續任大學生村官,用“造血”建設鄉村。他帶領村民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山茶油產業,通過創業創新為當地創造可持續發展動力。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服務鄉村,秦玥飛與耶魯中國同學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支持優秀畢業生到國家級貧困縣從事精準扶貧和創業創新,得到當地政府與村民好評。


遠在海外的中國力量:百萬留學生千里共抗“疫”!


面對疫情,雖然遠在異國他鄉的百萬留學生因種種原因不能歸國,但他們時刻心繫祖國,籌資捐獻醫療用品的腳步片刻不停!


在韓國的留學生


韓國國民大學、首爾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們,積極籌備了很多祖國抗擊疫情所急需的物資,以此來支援中國、支援武漢。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文在寅2月3日表示,“中國是與韓國人員交流規模最大的國家,也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他強調,作為友好鄰邦,韓國將不遺餘力地提供支援和配合,與中國攜手抗擊疫情。


韓國政府捐贈的緊急援助物品也於2月5日運抵重慶,包括口罩、醫用手套、防護鏡、防護服、洗手液等。


在美國的留學生


“我們是一群來自國內外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年輕人,為武漢行動起來,團結力量,募集善款和物資,支援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 2020年1月23日,由在美國讀高中的施煜程等幾位中國留學生髮起併成立的“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志願者團隊加入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隊伍之中。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該志願者團隊的發起人、19歲的施煜程說:“非典時,我還是個幼兒,當時很多人守護著我們這一代人。如今,我們長大了,換我們來守護大家。”


讓施煜程沒想到的是,最初只有6人響應,兩個小時之後,第一個微信群就滿員了。48小時後,“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志願者團隊已擁有上千名志願者。

從1月23日成立到現在,該志願者團隊共募集善款90餘萬元人民幣,開發運輸線路29條,將消毒液、護目鏡、N95口罩、醫用手套等醫療防護物資送到了武漢。


在募集善款及運送物資期間,這群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年輕人承受著巨大壓力。“會有人因我們年紀小而對我們能否撐起這個團隊有所質疑,也會遇到組內小夥伴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接到惡意騷擾電話的情況,還會遇到辛苦對接到一半的訂單突然沒有了,會面臨學業和工作之間的平衡壓力……有時候幾件事趕在一塊,雖然會情緒低落,但還是堅持做下去。每個人都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對自身的使命和努力的意義更加明瞭。”李文傑說。

在馬不停蹄的高強度工作中,在來自各方的多重壓力下,“武漢加油 · 北美留學生組”志願者們遇到過挫折,也感受過溫暖。


志願者車隊一直是物資運送至醫院的一個重要環節,因多日奔波勞累以及防護物資缺乏,志願者司機變得稀缺。“當我們接到一單協運1000件隔離衣從仙桃到荊州時,像往常一樣詢問了一圈志願者,兩三個小時都沒得到回應。”李文傑說,“就在我猶豫是否要放棄這一單時,一位熟絡的車隊調度朋友告訴我們找到一位‘90後’志願者。這位‘90後’女孩喜歡可愛的動物,喜歡聽周杰倫的歌,喜歡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可愛的日常。為了保證志願者的安全,我們協商決定從隔離衣中分出一小部分給志願者使用。可這位志願者姐姐堅持隔離衣應該留給最需要的人,她拒絕了我們提供的隔離衣,披著一次性桌布駛向了荊州,那一刻她好像閃著光。”


正是這些溫暖的瞬間堅定著年輕的志願者們走下去的信念,也讓他們明白了肩負的使命。


在加拿大的留學生


“希望疫情早些過去,能看到空蕩的武漢街道變得人擠人,我很想念那個待了十幾年的地方。”正在加拿大留學的易文博的家鄉是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取消了回國的機票。面對疫情,他決定行動起來,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1月24日,由加拿大湖北同鄉會、武漢大學加拿大校友會等共同發起的“加油武漢-加拿大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成立的第一天,易文博接受了好友也是志願活動組織人之一常旭東的邀請投入到志願物資的收集統計工作中。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志願者搬運物資


“我的父親和叔叔都在公安部門工作,目前在武漢疾控中心參與抗疫。”易文博每天都在擔心家人和朋友,希望能和時間賽跑,為家鄉做些什麼。


在防護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易文博和志願者們在加拿大收集物資遇到了種種困難。“現在國外的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也很難買到了,我們通過直接聯繫醫療物資生產供應商、接受個人捐贈等途徑來收集物資。”易文博說,“個人捐贈物資在過海關、定點捐贈方面也遇到了困難,但如果志願者們共享運輸渠道,運輸和物流方面壓力就會輕鬆很多。”


在口罩收集過程中,為了確保捐贈的醫療物資符合規格和標準,常旭東和志願者們通過加拿大湖北同鄉會找到了曾在武漢協和醫院工作、目前正就職於加拿大一所醫院的朋友來把關每一份捐獻物資的質量。


為了確保募捐公開透明,聯盟會給每一位愛心人士的捐款提供慈善捐款收據,同時整個募捐過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2月13日,22箱捐贈物資從北京配送到武漢,主要包括普通外科口罩、N95口罩和護目鏡。


“很多教授得知我是武漢人之後主動關心我家人的情況。”易文博目前除了上課,其餘時間都用在整理物資、統計募捐數據上。常旭東和易文博說:“只要家鄉醫護人員還在抗疫一線奮戰,聯盟就會一直支持。相信中華兒女可以以愛之名,共克時艱。”


在澳洲的留學生


有這樣一句話:“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澳洲的留學生深諳這樣的道理,澳洲中國留學生俱樂部ACISC發起了倡議書,

號召所有澳洲中國留學生團體、各大高校中國學聯參與抗擊疫情的活動,開啟以澳洲中國留學生為主體的募捐活動及募捐通道。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圖片來源於澳洲中國留學生俱樂部ACISC微博)


澳洲中國留學生俱樂部ACISC官方微信發文,經過澳洲中國留學生支援疫情工作組委會全體14個學聯和社團的不懈努力,他們共收到捐款23302.64元(950澳幣已按照實時匯率換匯),用來購買了符合澳洲標準、武漢醫院接受標準的醫用口罩85000個,由EWE墨爾本倉庫直接發往湖北慈善總會。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在英國的留學生


而在英國,全英學聯已經搭建完成了完整的資金募捐以及物資募捐平臺,順利對接了武漢市僑聯官方渠道,眾多學校的中國學聯也通過全英學聯進行物資捐款。


全英學聯於27日收到武漢市僑聯發來的物資援助請示函,在得到駐英使館教育處支持後,已迅速聯繫各學聯為此次疫情開展相關工作。


網傳:“留美中國學生許可馨發表涉疫情不當言論”,蘇州紀委發聲


國內疫情嚴重時,海外留學生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支持中國國內抗疫。隨著全球疫情不斷蔓延,歐洲、美國等疫情吃緊,海外同胞又積極自助、互助、助人,出錢、出力、出智慧……


這才是留學生該有的樣子!


團團有話說


留學生們奔赴他鄉求知,是為了收穫更多,學習更多。而在異地求學的經歷,也給了他們更多的歷練,更多的經歷。但即使身處他鄉,也應該時刻銘記自己的祖國,和自己所代表的的中國形象。


都說60後留學生的謙卑勤勉,70後留學生的埋頭奮進,80後留學生的積極前行。


對於90後、00後這代留學生,他們是什麼樣子的呢?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能夠看到,他們並不是我們曾經擔心的嬌生慣養的一代。


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會為保全自己而欺騙別人,他們中的大多數有自己略顯稚嫩但不動搖的信念,他們中的大多數對自己的國家有堅定的支持,他們中的大多數幾乎都計劃著畢業後回國就業;他們中的大多數會在國慶前夜把校園裡的吉祥物塗成國旗的顏色;讓校圖書館裡第一次有他國的國旗飄揚;在“港獨”學生到訪時穿著中式長衫在草坪上示威抗議。


這些年輕人是中國的未來。他們誠實、正直、有勇氣、有創意、且不會為五斗米折腰。


他們選擇留學就是選擇挑戰自我,實現夢想,孤獨前行,擁抱世界!他們不會為保全自己而欺騙別人,他們有自己略顯稚嫩但不動搖的信念,他們對自己的國家有堅定的支持。


一個能代表中國形象的中國留學生,是自信堅韌的、是勤奮求知的、更是滿懷愛國心的。


學子是祖國的未來。在祖國日趨成長之時,我們也應該能在他們身上看到,這就是今日自信之中國!


作者丨胡 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