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西豐:唱響復工復產紅色“三部曲”

遼寧省西豐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通過唱響紅色“三部曲”,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燃起“紅色引擎”添動力。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議,傳達中央及省、市委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相關會議精神,專題研究復工復產工作。制定《西豐縣企業復工復產“1+1+1”幫扶工作方案》,強化縣級領導和幫扶部門(鄉鎮)幫扶責任。落實《工業技術改造備案政策》《遼西北專項補貼政策》《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稅收補貼政策》《惠企便民信貸優惠政策》和“項目管家”制度,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政策支持和精準服務。建立疫情期間經濟運行調度機制,統籌全年目標任務進度,加強對重點行業、企業和項目的跟蹤監測和疫情影響研判應對。建立企業信息日報制度,全面掌握復工時間、企業人員、防疫情況、主營收入等情況,用數據為企業復工復產精準“畫像”。目前,除19家季節性生產工業企業外,應復工復產75家,現已復工74家,復工率98.7%,達到同期水平。其中,14家規上企業已全部復工。同時,組織各級黨員幹部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通過網上對接、電話聯繫、郵件傳輸等方式與有意向域外企業進行深入溝通,成功“雲簽約”項目15個,簽約額11億元。

遼寧西豐:唱響復工復產紅色“三部曲”

打造“紅色先鋒”增活力。從發改、工信等部門抽調黨員骨幹力量組建若干工作組,深入企業摸底調研,指導落實復工復產“十到位”“十必須”措施。為全縣94戶企業配齊包保聯絡員和防疫專員,保障生產一線疫情防控。開展“戰‘疫’一線黨旗飄”專項行動,成立黨員突擊隊178個,組建黨員服務隊186個,設立黨員先鋒崗201個,劃分黨員責任區744個,“點對點”幫扶農村、社區和企業。充分發揮省市縣三級選派幹部和鎮村“第一書記”的作用,助力農村按時春耕備耕。目前,各級黨組織、黨員幹部認真落實一線工作法、問題導向工作法、目標工作法、項目工作法和重點工作推進法等“五個工作法”,先後幫助農戶銷售滯銷農副產品1407噸,摺合人民幣230餘萬元;協調種子、化肥、農藥等各類農資860噸;走訪鄉村企業52家,幫助企業協調復工復產所需防疫物資65件。同時,制定出臺《西豐縣推進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措施(試行)》,不斷強化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集聚各類人才助力縣域經濟發展。

建好“紅色平臺”凝合力。挖掘放大西豐“脫貧路上黨旗飄”微信平臺內涵和作用,改版升級為“抗擊疫情”平臺,週一至週五晚分別開設“疫情關注”“非工委助力企業、農業復工”“疫情先鋒”“農業產業在線”“復工復產平臺”等5個專題論壇,組織縣鄉村三級幹部、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產業帶頭人學習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知識,交流經驗做法。目前,宣傳疫情防控知識100餘條,推廣經驗做法30餘篇,發佈“抗擊疫情在一線”綜合報道23期,縣鄉村三級微信號、公眾號、微信群聯動轉發農產品供求及求職招工信息30餘件次。統籌黨、政、銀、企相關部門建立西豐“振興工業”微信平臺,發佈復工復產工作動態和惠企政策信息,開展網上專家座談會,集智集力、答疑釋惑,並通過“線上+線下”的問題接收交辦機制,先後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59件次。同時,全力打造西豐縣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通過精準數據統計,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實時監測、分析和預警,將全縣 23萬常住農業人口數據錄入平臺,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