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四大名將"之一賀若弼:用兵善於虛張聲勢,曾被誹謗罪誅

隋"四大名將"之一賀若弼:用兵善於虛張聲勢,曾被誹謗罪誅

隋朝在中國歷史上,名將輩出的時期,在楊廣順利冊封為太子後,由於捲入政治鬥爭,殺死了一位老將,在他15歲隨父親進入戰場,28歲就馬上被任命為開府儀同三司,時間一久受領導謀反的影響,進入敦煌,吃黃沙,鎮守邊疆,這位老將的名字叫史萬歲。戰後史萬歲戴罪立功,重返中央,參與了平定陳國戰役。

隋

更是長途跋涉千里,大小戰役700多場,鎮壓江南大規模武裝起義,另外雲南羌族的叛亂,也有史萬歲的身影,因為作戰勇猛,戰功彪炳,被隋文帝任命為上柱國大將軍。臨死,賀若敦非常後悔,告訴他的兒子賀若弼:身在官場,千萬別亂說話,特別是說老闆的壞話,講完就去世了。

隋

賀若敦死的時候,賀若弼21歲,長的和他爹差不多,虎頭虎腦,尤其擅長騎馬射箭,更難能可貴的是,賀若弼腦子特別好使,書讀的好,記性也好,是遠近聞名的青年才俊。賀若敦在臨死時,把兒子賀若弼叫到跟前,囑咐他說:"我因為口舌而有殺身之禍,我兒今後說話,一定要多加考慮,不能隨便說話。"

隋

說罷,就用錐子把他的舌頭刺出血來,以此來告誡賀若弼,要慎重說話。由於父親早死,作為烈士遺孤,他繼承了父親的爵位,自己也繼承父親的衣缽,在軍旅中發展。年輕時,賀若弼還能記住他父親的教訓和臨終的囑咐,經常以"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這樣的做人原則來約束自己,事前三緘其口,向來不敢輕易說話。可是時過境遷,自己給隋朝立功無數,居功自傲,早就無所顧忌了。

隋

賀若弼又自視文武才略朝中無人可比,便有了當宰相的心思。賀若弼少年時期好讀能學,頗顯才具,很有些文韜武略。和父親一樣,弓馬嫻熟,胸懷大志,為人慷慨尚氣節,同時,又博覽群書,在當時就有很高的名望。由於賀若弼軍隊來勢洶洶,南陳派出了魯達。

隋

周智安加上蕭摩訶等大將前來抵禦。在與這些人作戰的時候他針對敵人的不同分別採取不同的方法舉個例子來講:面對急躁自負的魯達,他知進退,誘導敵深入,將其引入埋伏圈之後使出伏兵大敗魯達。而對陣蕭摩訶之時他就嚴陣以待,如此一來:艱難的戰鬥才取得了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