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兒每晚都要抱著一塊破布,是不是戀物癖?

九九從小就和我們分床睡,一直有一個特別依賴的小毯子,不管去哪裡都必須帶上它。有一次我嫌棄那塊毯子太髒了,想拿去洗洗,當晚九九就鬧得不行,怎麼都不睡,直到拿出那塊溼噠噠的布,才罷休。

孩子過度依賴某樣物品是病態嗎?


‘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兒每晚都要抱著一塊破布,是不是戀物癖?

小孩會有戀物的跡象,表現在對母親的衣物、頭髮有特別的依戀!比如,曾有一個兩三歲的小孩,必須手抓著母親的頭髮才能入睡!這個就是戀物的一種。但並不是戀物癖。這種是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後,時常會表現出對某種物品的依賴行為,而這種行為也是孩子慢慢走向獨立的一個重要過程,我們把它稱之為“戀物情結”。

不過,孩子的“戀物情結”往往是階段性的,很少見到有孩子對某種物品的依賴,到了“扔了就拼命”的地步。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位小姑娘,迷戀的僅僅是她小時候的一件衣服,而且已經破爛不堪、碎成渣了。

傅園慧離不開“摸摸”,女兒離不開“破布”是為什麼?


‘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兒每晚都要抱著一塊破布,是不是戀物癖?

微博上有個寶媽吐槽自己的女兒,說女兒睡覺時有個特殊的習慣,就是必須拿著自己的一件舊衣服放在鼻子上聞著才能入睡,而這件衣服已經陪了女兒七年,如今更是破爛不堪,看不出原來的樣子。這位寶媽幾次想要扔掉,結果女兒總是大哭大鬧,沒有辦法,只能給她留著了。

近來網絡上熱播明星真人秀綜藝引起了網友們的大範圍討論,其中傅園慧的表現更是非常有個性。她的生活習慣也一度引發了人們的熱議,比如說傅園慧經常在身上佩戴著一條紅繩子,並且這條紅繩子還有個名字叫“摸摸”。據傅園慧的爸爸介紹,孩子在小的時候會喜歡摸一條小方巾,長大了之後就逐漸改成一根繩子了。觀眾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很多的場合下都能夠看到“摸摸”的身影。

‘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兒每晚都要抱著一塊破布,是不是戀物癖?


事實上很多孩子都會有戀物情節,在心理學家看來,這是寶寶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完全依戀”到“完全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

就是說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自然過渡的一種行為。對物品的依賴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多的陪伴,如果父母強行地進行干預,很容易壓抑孩子的這種情感訴求,使孩子的情緒受到負面影響。

‘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兒每晚都要抱著一塊破布,是不是戀物癖?


孩子為什麼會產生“戀物情結”?

孩子會產生“戀物情結”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過程,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換而言之,孩子的“戀物情結”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孩子由依戀轉變成獨立所產生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父母都不用太過於去擔心。


‘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兒每晚都要抱著一塊破布,是不是戀物癖?

其實,孩子會對某件物品產生依戀,也是由於這件物品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孩子從記憶之初,或許這件物品是陪伴他時間最長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其產生依賴感。

不過,孩子對某物品的依戀行為因人而異,有的孩子沒有這種行為,但他們習慣於依賴父母,比如:孩子喜歡抱著媽媽的胳膊或依偎在媽媽懷裡,聞著媽媽的氣味入睡;有的孩子會對某件物品特別迷戀,比如:孩子用過的奶嘴、玩過的木偶、蓋過的被子等。

一般而言,孩子對某件物品的依戀是有持續時間的,有的孩子持續一段時間就會消失,而有的孩子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兒每晚都要抱著一塊破布,是不是戀物癖?


戀物情結”帶來的不良影響父母如何緩解呢?

1)要把對孩子“戀物”的煩惱轉化為生活的樂趣

戀物”本身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消極影響,而是“戀物”的源頭——安全感的缺失才是父母必須時刻關注的。父母可以選擇類似的物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對某件玩偶特別迷戀,父母可以拿一些類似的玩偶放在孩子經常玩的地方,讓孩子在這些玩偶的“包圍”下逐漸轉移對特定玩偶的注意力,從而使孩子的“戀物情結”慢慢得到緩解。父母可以選擇類似的物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對某件玩偶特別迷戀,父母可以拿一些類似的玩偶放在孩子經常玩的地方,讓孩子在這些玩偶的“包圍”下逐漸轉移對特定玩偶的注意力,從而使孩子的“戀物情結”慢慢得到緩解。

‘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兒每晚都要抱著一塊破布,是不是戀物癖?


2)親近了解孩子習性


安全感的缺失必定需要安全感的補償。回到媽媽身邊,重新建立母女之間的依戀關係,是補償安全感的最好辦法;另外,進入幼兒園以後,尤其是真正融入到多彩的集體生活之中,“戀物”會有積極的轉移只有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孩子才能將寄託在某件物品上的注意力轉移到父母身上,孩子才能慢慢戒掉“戀物情結”。

‘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兒每晚都要抱著一塊破布,是不是戀物癖?


3)重新審視自己和孩子的關係,建立安全感。

幫助孩子戒掉“戀物情結”需要父母循序漸進地引導。如果父母強行把孩子依戀的物品收起來或者扔掉,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情緒上的恐懼和心理上的不安,甚至孩子會變得失控、大哭大鬧乃至於失眠等反應,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所以父母要注意方式方法,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戒掉“戀物情結”。

‘它是我的好朋友’女兒每晚都要抱著一塊破布,是不是戀物癖?


事實上,很多孩子的戀物情節會隨著逐漸長大而消失,孩子對外界的刺激接收的越發豐富,孩子的承受能力逐漸提升,對安撫物的依賴也會逐漸減輕。當然即使沒有消失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和特殊癖好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關注九九媽

好運帶回家

更多育兒知識分享歡迎大家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