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專插本藝術概論複習題(九)參考答案


2020年專插本藝術概論複習題(九)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答案]C

【解析】斯賓塞是遊戲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2.[答案]B

【解析】孔子以“禮樂相濟”的思想,創立了我國古代最早的教育體系。

3. [答案]B

【解析】契訶夫的《三姐妹》、老舍的《茶館》、曹禺的《日出》等均屬於很有影響的正劇作品。

4.[答案]C

【解析】在世界上,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被稱為三種古老的戲劇藝術。

5.[答案]B

【解析】此書法作品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著名的行書法帖。

6.[答案]B

【解析】孔雀舞是我國傣族的舞蹈。

7.[答案]B

【解析】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由奧地利音樂家莫特作曲。

8.[答案]D

【解析】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思潮的萌芽始於19世紀中葉,標誌是法國象徵主義詩人波德萊爾的詩集《惡之花》的問世。

9.[答案]C

【解析】此圖是《秋菊圖》,是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吳昌碩的作品。

10.[答案]B

【解析】《臥虎藏龍》獲得第七十三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四個獎項。

11.[答案]B

【解析】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范仲淹的散文《岳陽樓記》。

12.[答案]B

【解析】“詩情畫意”是中國園林設計的主導思想。

13.[答案]D

【解析】《二泉映月》是中國民間二胡音樂家華彥鈞的代表作,是一首絃樂。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4.[答案]真 形式美

15.[答案]藝術家

16.[答案]生活 藝術

17.[答案]劇本 觀眾

18.[答案]一江春水向東流

19.[答案]故宮

20.[答案]馬爾克斯

三、辨析題(先判斷正誤,再作簡要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21.【答案要點】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音樂形象的不確定性、非語義性、多義性和朦朧性,既是它的侷限,又是它的長處,它為聽眾的聯想、想象和情感體驗留下了更加廣闊的自由空間,從而可以獲得更加豐富雋永的審美感受。第一,由於音樂形象具有多義性、模糊性和朦朧性的特點,常常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不同的人欣賞同一首樂曲,由於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文化修養和審美趣味,經常會有不同的審美感受。正因為如此,音樂藝術才有百聽不厭的特點。第二,由於音樂形象具有抽象性、象徵性和複雜性的特點,使得音樂最具有形而上學的意義,正因為如此,許多思想家和哲學家都格外看重音樂。

22.【答案要點】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宗教文化包含著形形色色的宗教藝術。這種宗教藝術幾乎遍及世界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涉及包括建築、雕塑、繪畫、音樂、文學、戲劇在內的各個藝術門類。例如,奧地利音樂家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內容即取材於聖經故事;以佛經故事“目連救母”為題材形成的《目連戲》在中國宋代更是盛行一時。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3.【答案要點】形象思維是運用一定的形象來感知、把握和認識事物,也就是通過具體、感性 的形象來達到對事物本質規律認識的一種思維形式。

形象思維的基本特點:第一,形象思維過程始終不能離開感性形象。如同抽象思維始終離不開概念一樣,形象思維的特點是自始至終離不開具體可感的形象,總是運用形象來進行思維。第二,形象思維過程不依靠邏輯推理,而是始終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種心理功能。尤其是想象和聯想成為形象思維的主要活動方式,情感對形象思維也具有特殊的作用。第三,形象思維具有整體性的特點。如果說抽象思維側重於分析,那麼形象思維更側重於綜合。形象思維更加強調從整體上去把握事物,通過事物的整體形象來把握其內在的本質和規律。形象思維是藝術創作基本的和主要的思維方式。

24.【答案要點】①造型性與直觀性;②瞬間性與永固性;③再現性與表現性。

25.【答案要點】審美直覺的特點是直觀性和直接性。這種直觀性,就是我們欣賞藝術作品必須親身去感受,聽音樂必須親自去聽,看電影必須親自去看,讀小說必須親自去閱讀,在感性直觀的藝術鑑賞活動中,才能得到藝術的享受和審美的愉悅。審美直覺另一個重要特點便是直接性。這種直接性常常表現為一種不假思索地直接把握或領悟,這種把握或領悟又常常是在一瞬間完成的,無須通過邏輯判斷或理性思維。

26.【答案要點】作為藝術鑑賞活動的最高境界,審美昇華是指鑑賞主體在審美直覺和審美體驗的基礎上達到一種精神的自由境界,通過藝術鑑賞的審美再創造活動,在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中直觀自身,實現本質力量的對象化。藝術鑑賞的審美昇華,實際上就是鑑賞主體通過審美再創造活動,在鑑賞對象(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中直觀自身,實現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4分,共28分)

27.【答案要點】藝術作品的第一個層面是藝術語言層。藝術語言是指任何一門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和手段,運用獨特的物質媒介來進行藝術創作,從而使得這門藝術具有自己獨具的美學特性和藝術特徵。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或表現手段,就叫作藝術語言。繪畫語言包括線條、色彩、構圖等。我們在欣賞《靑蛙塘》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是它與眾不同的線條、色彩和構圖。在這幅作品中,莫奈特意使用了富有節奏感的筆觸來表現水面上的光的波紋。這種筆觸所表現出 來的光的波動,突出地給人以波光閃耀的感覺。此外,這幅作品在構圖上也很有特點,畫家把水中的遊艇精心設計成一種放射的形狀,加上一座小橋向畫面外延伸的線條,使人感覺到畫面雖小,但這個水上游樂園的面積似乎很寬廣。正是這種獨特的線條、色彩和構圖,正是這種精心構思、具有獨創性的藝術語言,使這幅作品成為世界名畫之一。

28.【答案要點】藝術意境與藝術典型二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一般認為,意境重表現、重抒情,以創造景物意象為主;典型則是重再現、重寫實,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然而,意境在景物中也有人物,意境的產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結果。它一方面以自然景物的意象描述為主,另一方面也必然熔鑄進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學情趣。簡言之,如果說典型是在主客體統 一中側重於客體,那麼意境卻是在主客體統一中側重於主體;前者側重於塑造人物形象,後者側重於抒發藝術家自己的情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典型與意境二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但二者至少在一點上是共同的或一致的,即它們都是在有限的藝術形象中,體現出無限的藝術意蘊。藝術典型是在個別的有限藝術形象中,體現出無限的藝術意蘊。藝術典型是在個別的人物形象身上體現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質必然性;藝術意境則是在情彔交融的境界中讓人們領悟 出無窮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乃至於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深層意蘊。或許,從有限中把握無限,正是藝術的極致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