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皇后富察氏的两个儿子永琏和永琮的夭折,导致皇后富察氏伤心欲绝,不久也离开了人世,富察皇后的死使得乾隆皇帝一改往日温和的性格,变得猜疑心极重,他因为皇长子和皇三子不够伤心而废除了他们继承人的资格,最终两位皇子因为惊悸而过世,现在前四个皇子已经离世了(皇四子早已过继给乾隆皇帝的十二叔胤裪为孙子了,胤裪您可能不熟,那是因为他没有参与康熙年间的夺嫡大战当中,所以不太出名,但是也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才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一位,活了78岁),按照长幼顺序自然轮到了皇五子永琪。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相信很多看过《还珠格格》的人对永琪非常了解,他的生母是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在《还珠格格》里他多次救过小燕子的命,可谓是德才兼备,不幸的是乾隆皇帝刚刚立他做太子他就去世了,死时还不到三十岁。 乾隆皇帝就纳闷了,我怎么立谁当太子谁就死啊,算了,我不立太子了,反正我的身体还康健,还轮不到立太子的时候,这一年乾隆皇帝55岁。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乾隆皇帝戎马图

那就再等上几年吧,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之前就流失了,转眼到了乾隆四十三(1778年)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南下江南,路过苏州,有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拦住了乾隆的龙轿,向乾隆皇帝递交了一本奏折,奏折的内容是质问乾隆皇帝为什么还不册立太子,难道是大清地位不正吗?(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

一个秀才敢议论储君之位,这毕竟是国之大计,在皇帝一言堂的大乾隆王朝必然乾隆皇帝很生气,而且还公然质疑大清的合法性,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看完奏折的乾隆皇帝顿时气得眼冒金星,浑身颤抖,说道:我大清的天下的合法程度,不是汉唐宋明可以比拟的。(我朝得天下之正,实非汉唐宋明所可比),话音未落,便命令手下将金秀才杀死。

但是,虽然乾隆皇帝将金秀才杀死了,但是他清楚的明白天下士绅官吏都迫切想知道乾隆立没立太子,并盼望乾隆皇帝早些册立太子,但是也只有金秀才敢说出来。

不过,既然有人提出来了,乾隆皇帝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他说:你们不要再偷偷议论了,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秋季朕就想好储君之位了,只是世宗(指雍正皇帝)立下了秘密立储制度,朕不敢违背世宗的旨意罢了。

乾隆皇帝这么一说,只是不想让天下臣民议论储君人选,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这就像一道有奖问答一样,让老百姓自己琢磨储君人选。

让我们回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秋季,想想乾隆皇帝为什么在这一年秘密立储。

这一年乾隆皇帝已经是一名年过花甲的老人了,他开始思考储君人选,而这个时候他的十五个皇子已经有九人先他而去了,剩下的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早已过继(永瑢过继给了康熙的二十一子允禧为孙子,没错允禧就是《甄嬛传》里甄嬛的情夫)。

也就是只有四人有竞选太子的资格,他们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估计这个字是为了这个名而特意造的吧,读作xīng)、皇十五子永琰(读作 yǎn ,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皇十七子永璘,我们逐一介绍乾隆仅存的四个儿子,看看他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乾隆皇帝

这四个皇子都是庶出,所以乾隆皇帝不必纠结于立嫡长子的问题了,那就选择吧,我逐一介绍每个儿子。

八阿哥永璇,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永璇诗写得好,字写得也不错,他可以画一幅比较漂亮的山水画,这一方面得源于清朝皇帝对皇子的耐心培养,另外还有永璇的勤学苦练,但是他是一个公子哥形象,清代皇子有兼管六部的责任,永璇是监管吏部的一位堂官,按理说古代虽然不像现代一样上班办公有打卡机,但是也不能太过随性啊,永璇就是一位特别随性的公子哥,想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想几点下班就几点下班,而且在永璇十五岁骑马时不慎跌落马下,腿摔伤了,走路有些蹩脚,如此残疾怎么能成为一国之君?所以刚开始时乾隆对他律加训斥,但是永璇依旧我行我素,乾隆皇帝到后来也就懒得管他了。

不过永璇虽然身体方面不是很好,但是居然活到了89岁高龄,乾隆皇帝死后,他的弟弟嘉庆皇帝和侄子道光皇帝都对他不错,所以才使得他寿终正寝,这也许是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必然给你打开一扇窗户的原因吧。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十一阿哥永瑆,母亲是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如果说八阿哥永璇的形象是花花公子的形象,那么永瑆就是一名艺术家,而且是大艺术家,他与刘墉、铁保、翁方纲并称“乾隆四大家”,但是他也有一定的缺点,首先是抠门,抠门是一个含有贬义,但是如果换成是节俭,想必就是美德了吧,但是永瑆已经“节俭”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与他以后的侄子道光皇帝简直有一拼了,史书记载有一年永瑆府上死了一匹马(应该是老死的),永瑆伤心不已,倒不是因为和老马有了感情,而是因为马死了要花很多钱,于是下令全府上下不得做饭,全部吃马肉,小季觉得这算不上抠门,但是乾隆皇帝是一名好大喜功的君主,他非常讨厌自己的儿子居然吝啬到这样程度(幸亏不是道光皇帝,如果是道光皇帝必然会立永瑆为太子)。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而且永瑆是一个文艺青年,他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叫“马一角”和现代所有父母一样,乾隆皇帝就是瞧不起他这一点,好端端的起什么艺名(当时不叫艺名,叫笔名),而且起的这是什么艺名?“马一角”,马会长角吗?只有牛羊才张角,乾隆皇帝让永瑆去掉“马一角”的笔名,算是对永瑆的警告吧,但是永瑆似乎不吃这一套,他并没有领悟父亲的意思,过了几天他又给自己取了一个叫“镜泉”的网名(哦,不对是笔名),甚至给十五阿哥赠送的山水画扇面上题名也题兄镜泉,一日正好被乾隆看见,乾隆质问永琰说:“ 我并没有一个叫镜泉的儿子,你怎么会有一个叫镜泉的哥哥啊,是不是在外面胡乱认的啊,你这样做是否有污蔑皇族之嫌?从实招来!”乾隆说完此话,气的直打哆嗦!

永琰也吓得跪在了地上磕头如捣蒜,说道:镜泉其实就是十一哥永瑆。请父皇明鉴。乾隆皇帝一听此便让永琰站起身来,急忙命人将永瑆叫来,一番斥责,永瑆噤若寒蝉,表示下不为例,但是太子之位已经悄悄离开了十一阿哥永瑆。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永瑆书法

难道仅仅是因为一个艺名和一个“吃马肉”事件就让太子之位与永瑆失之交臂吗?小季觉得这样认为并不全面,因为历史人物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而忽略其深层原因,比如永瑆与太子失之交臂事件,乾隆皇帝熟读中国历史,自然十分了解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的“光辉事迹“他们都是艺术天才和政治白痴的复合体,乾隆皇帝肯定引以为戒,拒绝清朝出现这样一个喜欢吟诗作赋的政治白痴,真要这样选的话岂不是将清朝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永瑆的山水画

不过永瑆虽然无缘太子之位,但是后来也算是历经乾嘉道三朝的一位老臣,足足活了73岁,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镜泉”画的扇面

下面我们绕开十五阿哥永琰(毕竟以后的嘉庆皇帝),来说说十七阿哥永璘吧。

在这四位皇子中,十七阿哥永璘是乾隆皇帝最小的儿子,但是也是乾隆皇帝诸子中最不成器的一个,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秘立太子之时,永璘年仅八九岁,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顶多是一个低年级的小屁孩,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小”,永璘小的时候简直是个“活宝”,他不喜欢读书,他喜欢和宗室子弟玩耍,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皇位像雨点一样多,也不可能掉到我头上!这充分说明永璘缺少一定的进取心,你自己都要放弃自己,更不要想着有人会拯救你了!乾隆皇帝也就不把永璘放到皇位继承人中去了,但是永璘也有自己的一番理想,他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当上皇帝,他希望有哪个哥哥愿意登基做皇帝后,将和珅的府邸赏赐给他一半,他就知足了。

乾隆死后,嘉庆掌权,嘉庆设计除掉了和珅后,马上信守承诺,将其府邸的一半赏赐给了永璘,永璘也算过得不错,享年54岁,与其兄嘉庆死于一年。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下面我们再说十五阿哥永琰,永琰的唯一优点便是没有缺点,能力方面比较平庸。每天上书房读书他总是第一个先到,最后一个离开,而且非常尊敬老师,注重孝道,但是乾隆皇帝依旧不满足,他觉得那个儿子都差这样或那样一点。

乾隆皇帝为此异常痛苦,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的儿子是那样德才兼备,自己的儿子却如此地平凡呢?其实并不是自己的儿子都是笨蛋,原因在于自己对他们期望过高了,乾隆皇帝于是想立自己的女儿十公主(就是和珅的儿媳妇),但是无奈十公主是女儿身,女人在中国古代是无法继承皇位的(武则天不是按套路登基的),乾隆皇帝于是想要直接放弃子辈,直接立自己的孙子,此时自己的嫡长孙永璜的儿子绵德已经27岁了,还算是文武全才,但是乾隆皇帝一想到前明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造成靖难之役的手足相残,乾隆皇帝就不寒而栗,他觉得不能冒险立孙子为储君。

乾隆朝皇后富察氏儿子夭折,那诸君该立谁?

永琰

于是经历了惨烈的思想斗争后,乾隆皇帝决定将皇位传递给皇十五子永琰,按照世宗雍正皇帝的遗命,决定秘密立储,将秘旨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这一年是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63岁,而永琰只有15岁,乾隆皇帝还有大把时间去观察这个准太子,如果永琰没有通过考验,乾隆皇帝还将废除永琰的太子之位,另立别的皇子为太子。

好了,本期的内容就是这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