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到底在哪儿?

今天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前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提出优秀校友以及捐款大户子女可以破格录取大学》

恰好给老张提供了比较独特的角度来解释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

首先我们来讨论这个新闻论点的可行性。

其实目前一直存在所谓的高考暗门,只不过不能搬到台面上来说,这种方式也并非是中国独创,在西方屡见不鲜。

对于这种方式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把地下的东西搬到地上了,受益的反而是学校。

第二个,使资源优秀的人更加优秀了,增加高端人才的成功概率。

但是,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弊端也不小。

第一个,阶级固化问题,本来就存在阶级固化,这样一来更加固化了。

第二个,公器私用问题,这一部分收入算什么?毕竟都是公立大学,国家财政还是学校营收?

所以,在中国私立大学翻身之前,基本上不太可能搬到台面上。




那么老张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呢,是因为名校和普通学校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排名,不在于科研成果,不在于教育质量,在于钱。

当一个学校越有钱的时候,那么教育投入就会越大。教育投入越大那么师资力量就会越好,师资力量越好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学校更牛逼。如此循环。

我知道,没有数据不能说明问题,下面开始列数据。

数据很简单,比较每个学校的学生数量以及经费总额即可,我们用最绝对的方式来对比,就可以简单的知道某一个学校每年平均投入到每个一个学生身上的教育资源费用了。


首先是中国:

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到底在哪儿?

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依然有非常多不足的地方,但不可否认随着国家和地方最近几年的大力投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曾经能够确保一流大学教职的SCI/SSCI论文,现在几乎成了国内高校博士生甚至是硕士生的毕业标配。当然,学术数据上的进步自然有目共睹,但如果有朝一日能在学生服务和硬件条件上有更多作为,相信那时候我们就真的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远了。

由上表可以看到,国内的大学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至少在经费上已经有了保障。期待中国大学接下来20年的发展。

光说中国没有说服力,我们继续来看英国:

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到底在哪儿?

可以看出,除了性质特殊的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G5大学在经费总额上相比其他学校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在G5之外,爱丁堡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大学这三所暂时超出一个身位,领先于其他的罗素集团大学。

虽然经费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校的总体水平和就读体验,但不可否认一定会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至于和中国大学比较的时候,请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人数问题。虽然经费总体量上已经赶超,但是人均的差距还是不小。

最后就是大户美国了。

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到底在哪儿?

美国的高等教育堪称当今世界的楷模,在各方面都可谓遥遥领先。而且其独树一帜的公立、私立大学体系也形成了相辅相成和良性循环的局面。

美国留学圈里流传过这样一句话:美国Top100左右的大学都是好学校,排名的前后只能反映数据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其整体教育质量和评估体系。从经费上来看,除了最顶尖的几所大学经费之充足堪称有毒,剩下的大学并没有完全拉开差距,且经费的多少也没能完全反映一个大学所谓的“综合水平”。

但是,不得不吐槽一句:美国的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是真的有钱啊!

请各位看官自行计算斯坦福的每年单人教育投入!!!

知道你们不愿意计算,我来帮你们算,近70万美金/人/年。


这可能就是老张能想到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别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