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4日起 北三縣規劃、編制等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協同管理

一、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在城市副中心規劃範圍及拓展區約812平方公里區域行使17項市級管轄權

日前北京市政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下放了17項市級管理權限。此次賦權是副中心行政體制的一次重要改革,是繼設立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之後的又一實質性體制機制創新,真正實現了“副中心的事副中心辦”。賦權就是賦能,這30項職權將發揮加速器和試驗田的作用,助力副中心管委會更好地發揮統籌協調、高位決策的作用,為高水平規劃和建設副中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2020年4月14日起 北三縣規劃、編制等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協同管理

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員會,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城市副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下設的委員會,作為北京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與通州區委區政府合署辦公。2019年1月12日,正式揭牌成立,隋振江任主任,級別相當於雄安新區管委會,是一個獨立的“市級”運行單位。

二、2020年4月14日起,北三縣地區的規劃、編制等由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管委會統一協同管理。

本次市級賦權涉及三個方面,其中:國土空間規劃管理類賦權4項,包括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及非跨區域性市政交通規劃編制、審查,重點地區城市設計編制、審查,規劃綜合實施方案編制、審查,與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開展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政策、統一管控等。

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廊坊北三縣地區的表述,這也就意味著從2020年4月14日期,北三縣地區的規劃、編制、審查等事項將直接歸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統一協調管理。


2020年4月14日起 北三縣規劃、編制等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協同管理

北三縣地區已被編制進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


國家發改委發佈的《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的原則,編制《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

規劃範圍包括北京市通州區和河北省廊坊市所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行政轄區範圍,國土總面積2164平方公里。規劃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

三、30項內容當中80%與項目落地直接相關 通過市級賦權 可以大大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加速城市副中心建設

通過市級賦權,副中心不僅可以直接面向企業和社會,提高審批服務效率,而且可以減少政府部門間協調程序,簡化中間環節,有效打通市區兩個循環。對壓減辦事流程,縮短辦事時限具有明顯的效果。例如今後副中心管委會可以對土地一級開發項目直接授權,這將大大加快目前在途的30個一級開發項目進程;另外,“項目建議書審批”、“項目規劃實施方案”、“徵收拆遷補償方案”、“水影響評價”、“林木移植採伐”等一系列權限的下放,都將為加速土地上市和項目落地注入強大動能。

本次賦權聚焦重點領域,突出集中完整原則。30項內容當中80%與項目落地直接相關,從規劃綜合實施方案審批,到土地一級開發、土地拆遷徵收,以及土地供應,再到項目建議書審批、投資項目核准,可以說打通了項目落地的一系列關鍵環節,實現了一類權限的整體性下放,有利於審批從單件事向整件事集成,對於健全副中心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大廳2021年投入運行 切實滿足城市副中心和北京東部地區的政務服務需求

作為設立在北京東部地區的市級綜合性政務大廳,副中心政務服務大廳將既承擔市級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同時也承擔通州區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以此切實滿足城市副中心和北京東部地區的政務服務需求,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還值得一提的是,副中心政務服務大廳建設將主動順應政務服務雲端、移動、智能、可信化的發展新趨勢,充分運用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最新科技,在預約服務、現場導引、諮詢輔導、材料提交、審批反饋、三地協同等環節,提供全流程無感聯接的智能服務,力爭實現網上辦事“零跑動”、線下辦事“零等待”、辦事服務“零延時”、辦事材料“零提供”、審批服務“零時限”、事項辦理“零差異”的“六零六智”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