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作為新茶飲界“扛把子”的喜茶,開始向手機行業學習。


最近,喜茶低調推出了新品牌“喜小茶”,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都已經上線。


根據微信公眾號顯示,喜小茶飲料工廠為喜茶旗下全新子品牌,賬號主體為喜茶母公司: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也就是說,喜茶開始走雙品牌戰略路線,即一個定位於高端,一個定位於大眾消費市場!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喜茶低調推出子品牌“喜小茶”


關於喜茶和“喜小茶”的區別,官方是這樣介紹的:


“在喜茶,我們希望用最高標準做出最好的茶飲;但是再喜小茶,我們致力於提供合適、剛好的茶品,在合格的標準上儘可能實惠。”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通俗的說,喜茶是定位高端,而喜小茶則是走性價比路線!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品牌。


先說選址。


根據喜小茶小程序顯示,目前該品牌尚未開業,僅有的一家門店位於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廣場。


這就意味著,喜小茶拋棄了喜茶圍繞豪華商圈和高檔購物中心的選址邏輯!


不過,儘管華強電子世界不夠高大上,但是人流量上並不佔下風,而且還擁有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流。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再說門店。


與喜茶相比,喜小茶的門店面積更小,而且裝修風格更加的土味,既沒有黑金店的莊重大氣,也沒有粉色點的爛漫溫馨。


不過,卻給人十分接地氣的感覺!


接著說產品。


既然喜小茶冠以“飲料廠”的頭銜,那麼其產品種類勢必非常的豐富。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從小程序可以看到,喜小茶上線的產品分為鮮奶茶、水果茶、咖啡、雪糕和純茶五個系列。


比如鮮奶茶,茶底由阿薩姆奶茶與鮮奶調製,配以紅豆、芋圓、豆花和燒仙草;比如水果茶,主要選擇西柚、檸檬、百香果、葡萄等產品為搭配;再比如咖啡,除了拿鐵、美式等經典款之外,還有香草和特製冰咖。


由此能夠感覺到,與喜茶所堅持的“靈感之茶”相比,喜小茶走的則是一條大眾平民路線!


最後說定價。


喜小茶的主力產品價格集中在11元-16元,大致為喜茶價格的一半。其中,純茶的定價僅為6元!


也就是說,在價格上喜小茶與一點點、益禾堂、CoCo等品牌持平,甚至更低。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新品牌、新定位

“喜小茶”究竟有何與眾不同?


前不久,市場傳出喜茶完成新一輪融資 ,最新的市場估值為160億元。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如今回過頭再看,有兩個道理似乎已經不難理解:


第一、喜茶為什麼要融資?


因為喜茶品牌除了將門店數量翻一番需要大量資金之外,新推出的喜小茶也需要資金支持。


第二、喜茶為什麼值160億元?


因為除了喜茶的品牌價值之外,喜小茶的推出意味著在雙品牌運營下,擁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那麼,“喜小茶”究竟有何與眾不同呢?


在我看來,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新品牌、新定位!


首先,產品新定位,從“靈感之茶”到“飲料工廠”。


從前面的介紹我們就已經能夠看出,在“喜小茶”的產品菜單裡,幾乎看不到任何喜茶的影子。甚至於說,如果不是品牌名稱上的接近,很多人都會認為喜小茶只是喜茶的山寨貨,而不是親兄弟。


事實上,這極有可能是品牌想要的目的。


一方面,“喜小茶”需要喜茶的品牌背書,以便於消費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這個新品牌;另一方面,喜茶也不願意過多被“喜小茶”牽連,兩個品牌最好是平行的發展路徑。


也就是說,產品新定位的背後,是品牌的不同定位。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其次、價格新定位,滲透進主流消費價格帶。


為什麼喜茶要推出一個新品牌,進入更低端的茶飲市場?


因為,喜茶20-30元的傳統定價,無法覆蓋20元以內的主流消費人群。這就意味著,喜茶的門店只能開在繁華的購物中心。而且,即便是忠實粉絲,面對這樣的銷售價格,也很難說一天喝一杯甚至是一天喝幾杯!


正因為此,喜茶需要一個子品牌去搶佔大眾新茶飲市場 。


最後、用戶新定位,未來可能扛起下沉的大旗。


喜小茶的產品定價,實際上就已經決定了其目標用戶群體與喜茶不同。也就是說 ,未來喜茶將形成“購物中心+街邊門店”的雙組合搭配,儘可能的囊括更多用戶。


當然,與喜茶相比,喜小茶也將承擔起開拓下沉市場用戶的使命。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雙品牌”經營

用戶、市場、利潤,喜茶統統都要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喜茶是一門極其暴利的生意。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根據招商證券2019年新茶飲報告顯示,頭部茶飲品牌的淨利率為11%。也就是說,按照250萬的單店營收規模計算,喜茶的單店淨利潤大約在30萬左右。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喜茶想要進一步增加利潤,靠什麼?


無非靠單店營收規模和門店數量。


可問題在於,單店的營收規模增長緩慢,而喜茶門店的拓展,又受到客流量和周邊居民消費水平的限制,盲目提速意味著放大經營風險。


在這樣的背景下,“雙品牌”經營便提上了日程。


事實上,“雙品牌”經營並不是新鮮詞。奈雪就推出過子品牌臺蓋,將價格線下調了5-10元;瑞幸也推出過子品牌小鹿茶,以便更好的完成新茶飲市場的下沉目標。


在我看來,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其實非常值得解讀:


一方面,160億元的市場估值必然要求喜茶獲取更多的用戶和市場佔有率,以迎合資本的偏好。可現實是,在喜茶目標用戶之外,還有更多尚未覆蓋的用戶;


另一方面,儘管大眾新茶飲售價比較低,但毛利率卻不見得低。也就是說,新品牌既可以增加公司營收,也可以增加淨利潤。


總而言之,靠著雙品牌經營,喜茶既要收割新用戶、拓展新市場,也要增加公司的淨利潤!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雙品牌戰略”是否可行?

總 結


從戰略上說,“雙品牌”的高低搭配肯定沒問題。而且,這樣的品牌早在去年的時間就應該推出,而不是拖到了今年。


當然,現在推出也不算晚!


至於說,喜小茶能不能最終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能不能順利開拓進下沉市場,目前還尚不得而知。不過,至少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喜小茶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那就是,品牌的知名度!


[1] 小W《喜茶新品牌“喜小茶” 價格6-16元》,2020年3月30日,中國飲品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