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大良教師成為“網紅主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中小學開展線上教育。大良街道教師們積極思考探索,從容應對,不斷創新線上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這個特殊時期能快樂地學習知識。


暖心關懷,電單車載著“特別驚喜”


“孩子們是否能夠調整好心態應對線上教學?”“家長指導的情況如何?”“若孩子們沒有掌握好基礎知識該如何指導?”陳玉利是玉成小學一名年輕男教師,以上種種問題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最後他作了一個決定。


停課不停學!大良教師成為“網紅主播”


陳玉利家住外鎮,他利用自己唯一的交通工具電單車,到那些孩子學習基礎薄弱、家長晚上下班才能回家指導的這一類家庭進行輔導。當陳玉利和孩子們見面時,孩子們都歡呼雀躍。他迫不及待地讓孩子們對上學期所積累的兒歌、詩歌進行背誦,進行復習;考察孩子們對新課程生字詞的朗讀、書寫掌握情況,又一併聽取家長在操作線上教學指引所遇到的問題。


通過多次線上聯繫和現場觀察,發現家長們能夠越來越熟練操作學習指引,孩子們認真學習,但卻存在不能堅持,不成系統、間隔式學習等問題,這樣會導致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夠規範,知識呈碎片狀,知識掌握得不紮實,所學課程一半會一半不會的情況。陳玉利與家長耐心溝通,一定要能夠讓孩子養成堅持不懈的學習習慣,大人做好連續性陪同,重抓基礎知識,形成每天佈置、與檢查指導的學習方式。同時他不停為孩子們打氣鼓勵,激發學習信心,家長更為陳玉利的暖心關懷所感動。


高能高效,未雨綢繆與線上靈動


停課不停學!大良教師成為“網紅主播”


春節期間,梁開中學老師李雪芬就開始思考疫情下的教學方法,認真摸索了微信、騰訊會議、釘釘等軟件會議功能,並第一時間熟悉了所有功能和技巧,為網課開展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


李雪芬的網課靈活運用網絡與學生無礙交流,高效溝通。問題設計簡明扼要,學生一看便知,基本做到老師和學生的零距離互動,教學質量完全不受影響。對一些需要討論的題型,李雪芬採用“連麥”組織發言,適時點評鼓勵學生髮言,啟發帶動其它學生的思維,使得課堂輕鬆活躍;對重點知識,李雪芬會截圖保存到手機相冊,有利於學生課下複習。


停課不停學!大良教師成為“網紅主播”


李雪芬將釘釘平臺的在線編輯文檔的互動功能發揮到極致,如在文言文教學中,翻譯是一項耗時較多的教學內容,李雪芬在預習中將擬翻譯的原文(word格式)轉換成為兩列表格形式,左側列為原文,右側列為譯文(空白列)。文檔紙面設置為A4橫向,將表格調整至適應頁面大小,通過在線編輯功能進行格式微調使其適應在線文檔編輯器的格式,增加可編輯學生名單。學生接到通知後可以即時進行在線翻譯,也可以將已經翻譯好的譯文粘貼到相應位置,或者直接在線輸入;其他同學對提交的譯文有不同意見的,可以直接修改,修改完成後保存退出。在線文檔編輯器會將每次保存存貯為一個版本,以備後期比對、分析,每個學生都可以用不同版本的譯文對比自己的譯文,以發現自己的不足或錯誤。李雪芬在上課時再通過屏幕直播功能,對原文的理解進行講解,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使整個課堂高能高效。


梁開中學初三(14)班盧曉輝說:“李老師的語文網課課堂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三個字:沉浸式。儘管隔著屏幕,但聽她講課,整個人自然而然的就代入其中,連開小差都成了一件難事。”


小組管理,個性化指導有機結合


停課不停學!大良教師成為“網紅主播”


“如何在隔空的情況下,讓學生自覺地主動學習?讓老師和學生仍然可以達到共同探索、深度合作的效果?”閔樂旺是聚勝小學四年級1、4班的數學老師,她採用小組合作方式,精心設計,把全班同學分為“奮鬥小組”“新星小組”“繽紛小組”“智慧小組”等六個小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同學們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組長和副組長通過拍視頻或發語音的方式幫助其他同學們解答疑惑。閔樂旺及時表揚表現好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鼓勵,小組群內形成一個良性競爭、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學習氛圍。


停課不停學!大良教師成為“網紅主播”


儘管如此,學生仍存在疑惑怎麼辦?閔樂旺每天在微信群上進行線上答疑活動,進行一對一個性化輔導。在閔樂旺的指導下,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方向,真正做到線下自主學習和線上導學互動、交流展示;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容易理解新知識,閔樂旺會發給孩子們學習指引,把學習難點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利用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提供的微課資源或自己製作針對性講解的微課視頻幫助孩子們查漏補缺,讓線上學習更高效!


快樂共讀,開啟詩意的線上故事之旅


停課不停學!大良教師成為“網紅主播”


3月13日晚,世紀小學三年級各個班級釘釘群的信息不斷更新:“開始了嗎?”“老師進來了嗎?”“很期待啊!”……8點整,8個班的班級群同時響起“釘釘釘”的直播邀請鈴,孩子們迫不及待地點擊進入課堂,楊榮林熱情地和孩子們打招呼:“同學們,晚上好!歡迎來到全級聯播《世紀寓言故事之旅》,在這美好的夜晚裡,我們將穿越時空、跨越中外,一起領略寓言的魅力。”


楊榮林娓娓道來,從猜圖畫、拆“寓言”,解“魔袋”之紅繩,把三年級的必讀書目《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帶到孩子們的面前;再識封面、讀目錄,攬寓言之全貌,教孩子學會閱讀的基本常識;再深入學方法,比妙文,通故事之精髓,深入領略寓言的魅力;聊作者溯遠祖之智慧。孩子們彷彿走進了萬千世界。孩子們在楊主任深入淺出的引領中,積極發起連麥互動,暢談自己的閱讀體會。


停課不停學!大良教師成為“網紅主播”


楊榮林是第六屆“順德閱讀之星”獲選者之一,紅豌豆兒童閱讀推廣協會的發起人。在這個特殊的學期裡,在線上教育的別樣課堂中,楊榮林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用閱讀之巧力,與孩子們快樂共讀,輕鬆戰“疫”。師生在詩意的線上教學中,享受“疫情”時期的獨特樂趣。據悉,世紀小學千人網絡讀書會已經持續開展了兩年,多個老師在楊榮林的影響下,成為深受孩子們熱捧的主播。


任務驅動,“互聯網+教育”顯成效


鄭華玲是環城小學二年級1、3班的數學老師兼二年級3班的班主任。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教師,她充滿朝氣與活力,敢闖敢幹,將自己的熱情與個性融入網絡課堂,勇擔教育教學的先行者。


作為班主任,在疫情期間,鄭華玲始終將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積極配合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按時督促家長進行健康打卡,並實時記錄、追蹤和反饋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


停課不停學!大良教師成為“網紅主播”


作為兩個班級的數學老師,鄭華玲在“停課不停學”期間,不斷挑戰自我,積極地探索教學改革與創新,嘗試多種“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提高線上學習成效。鄭華玲採用“任務驅動法”,給學生確定合理的學習任務,注重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用任務驅動學生完成線上學習,例如在進行《鉛筆有多長》線上教學時,鄭華玲給學生布置了測量課本厚度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紛紛拿起尺子進行測量,用一個測量的任務去驅動學生進行長度單位“毫米”的感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挑戰第一次》課堂上,鄭華玲設了“9秒疊杯子”的任務讓學生在不斷的探索和嘗試中,經過反覆的練習,不斷去挑戰自我,培養了學生的意志並讓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她還注重學習的雙向性和互動性。一方面,她鼓勵家長陪伴孩子的學習,通過照片、視頻與老師交流溝通。另一方面,她主動聯繫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學習情況,同時通過“班小二”微信小程序、建立班級學習小組,對學生作業進行批改並反饋於家長。這種家校合作的方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有效性,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和認可。


停課不停學!大良教師成為“網紅主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