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豬、禽如何實現生態立體聯養?資源整合,鼓足你的“錢袋子”

前言:

魚、禽、豬聯養是將魚和禽或魚和豬有機地結合的一種立體生態養殖模式。以養魚為主的魚、豬、禽三聯養共生互利,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物質資源的循環和能量的綜合利用,降低生產成本,促使魚、畜、禽增產增收,以達到最高的生產經濟效益。養魚場除了在魚池按常規養魚外,同時再進行豬、禽的配套生產,普遍利用豬、禽糞的肥水養魚。另外,用池塘的淤泥作基肥,在池塘的埂邊種植經濟作物或輪種、套種青飼料餵魚和畜禽。此外,雞糞還可以拌料餵豬,而豬糞則投池餵魚,在池塘中撈捕到的野雜魚則製成魚粉拌飼料餵雞。

魚、豬、禽如何實現生態立體聯養?資源整合,鼓足你的“錢袋子”

通過生產實踐證明,魚、禽、畜綜合聯養不但可以有效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能量的轉化率,節省了使用餌料的成本,而且還能有效地增加養魚、豬、禽的綜合產量。生豬每年可出欄2~3批,雞可養3~4批,鴨、鵝則養2批,生產成本比任何獨立的養魚或養豬都要低,可以顯著提高養殖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一、池塘的選擇

養魚的池塘應選擇在無地質災害、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既能保水,排洪又方便的地方修建,池塘面積多以8~15畝為好,水深則要求有2米以上。

魚、豬、禽如何實現生態立體聯養?資源整合,鼓足你的“錢袋子”

二、魚、豬、禽聯養的管理技術

(一)、投餌

對雜食性的魚類應投餵營養全面的顆粒餌料,而濾食性的魚類應定期潑灑一定量的化肥以快速增加塘中浮游生物,提高活餌量。平常定量投餌,一般雜食性的魚類日投餵量按魚體重的2%~5%,草魚可投餵佔魚體重10%-15%的青餌料,具體應根據當天的天氣、水溫、魚類的吃食量而定。根據對比得知,整個投餌量比非生態養殖減少到25%~30%。每日需投餌2次,一般以上午的9時,下午的16時投餵為好。投餌的位置應固定,每10畝池塘可用毛竹等漂浮性材料製成餌料框架設置食臺1~2個。

(二)、投餵

養豬的品種一般可選擇優良的雜交仔豬,豬是雜食性動物,特別能耐粗食,應充分利用各種飼料的來源。生豬對不同營養成分的需求不同,間料中可適當配合一定的青飼料,可有效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飼料的合理搭配可有利於促進生豬的生長和育肥。剛入圈的仔豬需要加以馴養,使其定點吃食、睡覺及排便。食槽放置的位置應固定,餵食還要定時、定量。每日飼餵3次。若魚塘數量多、面積大時,建沼氣池還應把養豬與沼液、沼渣、養魚綜合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魚、豬、氣的綜合效益,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

魚、豬、禽如何實現生態立體聯養?資源整合,鼓足你的“錢袋子”

(三)、聯養的日常生產管理

1、調控水質

水質直接關係到魚類的生長狀況及經濟效益,魚豬聯養的魚塘池水應以黃褐色為好,透明度則保持在20~40釐米之間為宜。平時塘的水位應保持在1.5~2.0米之間,同時應注重改善水質環境,定期加註新水,部分衝換池水,並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0~25釐米的範圍。

2、施肥

生態養殖以肥水養魚為主要目標,塘中要充分培育天然餌料,積極施追肥,堅持少量多次的方法,及時、均勻,促使池水達到“肥、活、爽”。當施肥過量或豬糞在池底堆積過多則會敗壞水質,而引起魚群缺氧而“泛池”;而施肥量不足或前後兩次施肥相隔的時間過長,則會造成魚塘中的肥效青黃不接,從而影響到聯養的生產效益。

3、巡塘

每天堅持在日出以前、中午及傍晚時分進行3次巡塘,主要觀察池魚有無浮頭現象、白天吃食情況以及池水的溶解氧狀況。

魚、豬、禽如何實現生態立體聯養?資源整合,鼓足你的“錢袋子”

三、魚、豬、禽疾病的防治措施

應堅持以“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生產方針,平時應加強日常飼養管理。防治魚及禽畜的疾病,應經常打掃、消毒豬、禽舍和運動場所,同時保證豬吃飽睡好。防治魚病可採取生物與藥劑相結合的綜合防病措施,堅持每月定期用生石灰給池水消毒1~2次;對食臺架則多用漂白粉和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進行掛袋消毒滅菌;在魚病多發的6~9月,可用食鹽消毒青餌料,漂白粉消毒下池肥,藥物拌餌等預防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