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喂养是什么意思,按需哺乳的概念,什么是母乳按需?

wangjutao


相信很多宝爸宝妈都听过“按需喂养”这个概念,也知道这是最符合宝宝生长发育需求的一种科学喂养方法。但是,当我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按需喂养”并没有那么容易,为此还和小西瓜的妈妈吵了几次架。


现在看来,其实当时还是没有清楚地理解“按需喂养”的含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按需喂养”的那些事,帮助各位宝爸宝妈轻松喂养宝宝


按需喂养


顾名思义,就是说宝宝什么时候饿了想吃了,就可以喂了。关键就在于如何判断宝宝饿了!


按需喂养≠按哭喂养


千万不要哭了就喂,宝宝哭声的含义很多,不一定是因为饿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衣服不舒服,纸尿裤该换了,或者宝宝困了。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哭是不是因为饿呢?


第一, 观察宝宝的表现


从宝宝的表现上来看,如果是因为饥饿导致的哭闹,那宝宝可能在哭闹前还会有一些小前奏,比如扭动不安,肢体动作幅度越来越大,表现得有点烦躁,接着会开始吭吭唧唧表达不满,最后才会哭出声来。


而宝宝突然地哭闹,多半不是饥饿导致的,有可能是受到了惊吓,又或者需要换纸尿裤了。


第二,排查宝宝哭闹的真正原因


家长可以抱起宝宝安抚一下,或者检查一下纸尿裤是不是需要更换了,是不是衣服穿得不舒服,宝宝是冷了还是热了,如果宝宝是因为肠绞痛而哭的,还可以让宝宝趴一趴,或者用飞机抱来帮助他缓解一下,再或者看看宝宝是不是发烧了,精神状态怎么样等等。


随着排查宝宝哭闹原因越来越熟练,久而久之,宝爸宝妈们就会很快知道宝宝是为什么啼哭了,这是一个过程,请宝爸宝妈们不要着急。


第三,总结宝宝的吃奶的规律。


家长平时要多观察、勤记录。每次给宝宝喂奶时,记录下宝宝吃奶的时间、时长、奶量等信息,慢慢地,家长就会掌握宝宝的大概进食规律,这样再结合宝宝的其他表现,判断起来会更准确一些。


比如,小西瓜现在6个月了,他通常会间四个小时左右吃一次奶,而有一次,刚吃过奶一个多小时他就开始哭闹,那么小西瓜哭的原因,很可能就不是因为饿了。


宝爸宝妈们综合运用以上3点,就可以很轻松地判断宝宝是否饿了。

最后,还有以下2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觅食反射≠宝宝饿了


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是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一种。当新生儿面颊触到母亲乳房或其他部位时,即可出现寻觅乳头的动作。用手指抚弄新生儿面颊时,他的头也会转向刺激方向。这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生需求。


也就是说,不管孩子饿不饿,用手指或乳头轻轻触碰宝宝的嘴唇时,他都会张开小嘴去寻找,想要吮吸。该反射约0~3个月出现并在3~4个月时逐渐消失。


所以说,用手指碰触孩子的嘴唇,来判断他是否饿了这个做法,也并不科学。


这一点千万要注意,可别像我一样被坑了。


2.按需喂养=按时喂养?


正如前面所说,当宝爸宝妈们总结了宝宝的喂养规律后,其实就可以做到按时喂养宝宝了,比如小西瓜现在白天通常间隔4个小时左右吃一次奶,那么在他早上醒来,吃完第一顿奶后的第四个小时左右,我才要开始考虑喂他。


读到这儿,相信各位宝爸宝妈已经了解了如何按需喂养宝宝了。我也要去喂小西瓜了,拜拜!


西瓜宝爸


婴儿如果是母乳喂养,不能以次数或时间来衡量。应该按需哺乳。婴儿有吃奶的愿望,可以随时喂哺。既可以让婴儿获得充足的乳汁,又可以有效地 刺激乳汁的分泌。每1--2小时喂一次,间隔不能超过3小时,您现在的做法就很好。 如果孩子有吃一半就睡觉的问题,这时可以轻轻推推下巴、拽拽耳朵,把TA弄醒继续吃,一次吃饱,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吃奶的次数。希望对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