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錦衣衛:是正還是邪?從錦衣衛的發展來判斷

導言:

隨著《繡春刀》等作品的熱播,“錦衣衛”這一明朝特殊職業又再次出現在觀眾的面前。在以往的影視作品當中比如《龍門客棧》還有《龍門飛甲》均出現過錦衣衛的形象,但更多的是以宦官手下的身份出現的,而且多少帶著一種陷害忠良的“奸臣走狗”色彩。

然而在《繡春刀》系列中的錦衣衛則是肩負起剷除“閹黨”的正義角色,那麼究竟錦衣衛是好是壞?是正是邪呢?

明代錦衣衛:是正還是邪?從錦衣衛的發展來判斷

一、錦衣衛是什麼機構?為什麼要設立錦衣衛?

1.錦衣衛一開始的模樣:

其實錦衣衛的前身叫“拱衛司”。根據《明史》記載,拱衛司在朱元璋當吳王的時候設立然後在洪武二年,改名為“親軍都尉府”,下面分為中、左、右、前、後五個衛和專管皇帝儀仗的“儀鑾司”;洪武十五年,又合併為“錦衣衛”

其實一開始明太祖朱元璋設錦衣衛是用來當儀仗隊的。朱元璋治國經常重刑罰,有罪的人往往命令錦衣衛去審訊並設立“錦衣獄”來關押罪人。到洪武二十年,錦衣獄才被廢除,一切案件仍歸司法部門處理。也就是說錦衣衛一開始只是管理皇帝儀仗的親軍,明太祖曾經把自己親自過問的案件交給錦衣衛審訊,後來才又歸司法部門處理,也就是說錦衣衛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一個專門鎮壓人民和監視官吏而設立的機構。

2.錦衣衛只是個工具:

明成祖朱棣的繼位在當時可以說是通過“以下犯上”的方式來奪取自己侄子建文帝的帝位,為了避免舊臣的“擾亂朝綱”於是效法其父親朱元璋那樣利用錦衣衛來剷除異己,可以說錦衣衛的設立就是皇帝來維護自己權利的工具,一開始就是皇權的產物,其設立是為了皇權服務的,但這個組織的存在不僅讓朝野人心惶惶亦讓皇帝自己不得不防。

明代錦衣衛:是正還是邪?從錦衣衛的發展來判斷

朱元璋

二、錦衣衛是個“好工具”?

1.藍玉案中錦衣衛功不可沒

其實在歷朝以來都有對官員的監察機構在明朝負責監察的部門叫事中或者都察院,錦衣衛的話也有監察的職能但與那種有一套長期以來相對固定、相對公開的制度規則的正規部門來說,錦衣衛則具有其自身不受監管的隨意性,比如朱元璋時期由朱元璋讓錦衣衛背鍋的“藍玉案”就是如此。

藍玉是安徽定遠人,在洪武二十年以徵虜左副將軍的身份跟著大將軍馮勝征討納哈出,藍玉出奇兵大勝,除此之外藍玉還立下不少軍功。他的赫赫戰功被朱元璋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這是他的幸運之處亦是他的不幸之處。

朱元璋的長子朱標威望極高而且富有執政經驗,不僅因待人寬厚得到朝中的擁戴,而且自其出生以後,朱元璋對其始終疼愛有加。藍玉不僅戰功赫赫而且與朱標關係甚好,

因此變成了朱元璋有意留下來輔助朱標的武人集團其中之一。如果一切順利發展那麼倒是一時的佳話,但命運偏偏喜歡開玩笑,因此藍玉的不幸便開始了。

明代錦衣衛:是正還是邪?從錦衣衛的發展來判斷

在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朱標在巡視返京後就生病,然後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病死。原本古代帝王的繼承一般都是父亡子承或兄亡弟承的,但原本計劃等地位的人物卻英年早逝,如果按照道理來說朱標還未等位的話就應該從其兄弟中選人來繼承王位的,但是朱元璋出於對朱標的痛愛所以選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建文帝)來繼位。

如果是朱標繼位的話,那麼為朱標苦心經營積累下的輔助集團就可以為朱標所用,但朱標已死成了事實,而年幼的朱允炆還沒有自己的勢力可以培養起來,而此時朱元璋亦已經年事已高,那麼為朱標培養的勢力在朱允炆繼位後便成了朱允炆的威脅。為此朱元璋不得不想方設法來削弱這些勢力從而讓自己的皇孫能順利繼位,而其中錦衣衛則成了其最好的工具。

明代錦衣衛:是正還是邪?從錦衣衛的發展來判斷

朱標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向朱元璋密告藍玉謀反,朱元璋便乘機派出錦衣衛去緝拿藍玉並且讓錦衣衛去審理這一“謀反案”。

錦衣衛的可怕之處就是能把一切跟藍玉有過交往的人都找出來,據《逆臣錄》的記載,藍玉案所牽涉的人不僅有開國大將還有那些曾經與藍玉交談過的平頭百姓,因此這件案牽涉到的人員足達1.5萬之多。

其實“藍玉案”在後世的學者考究以來發現了其中存在著諸多的疑點,比如:藍玉要謀反的話那麼為什麼還要對外宣告?在《逆臣錄》裡面根本沒有藍玉的口供?藍玉是被錦衣衛而不是其他監察機構直接逮捕的,而且是直接由朱元璋審訊。

藍玉在入獄後第二天就死掉並且一句口供的沒有,由此可以猜測這是一件“冤案”而參與其中的錦衣衛造假誣陷等手段可以說是極其恐怖,由於其不受其他機構監管而且對皇帝負責也即是說如果沒有其他勢力制衡的話那麼這個機構的存在便會威脅到皇權的統治。

明代錦衣衛:是正還是邪?從錦衣衛的發展來判斷

藍玉

能治錦衣衛的機構

錦衣衛可以說是一個不受制度只受皇帝監管的職位,因此存在其獨立性,但是皇帝卻不會一直不變,因此前朝皇帝麾下的錦衣衛能否忠誠於新的主子那麼就存在一定的爭議,為了自身的權力不受威脅,皇帝便會採取一些其他的辦法來牽制那些可能存在的威脅。

明成祖朱棣是靠“以下犯上”的方式從自己的侄子手上奪過來皇位的,為了剷除朝中的“異己”,朱棣亦效仿其父朱元璋,動用錦衣衛來為自己服務。

在“靖難之役”前,建文帝朱允炆在其爺爺利用錦衣衛製造“藍玉案”時對錦衣衛深感痛惡,於是在繼位後將錦衣衛的職責限制在“儀仗隊”的範圍內,如果錦衣衛照此下去,便會逐漸銷聲匿跡,而監察制度的運行亦會按照正常的軌道繼續發展,但這一切都在“靖難之役”後都改變了。

明代錦衣衛:是正還是邪?從錦衣衛的發展來判斷

朱棣“廢”掉侄子的皇位並且自己登位後,朝中一些保守派的大臣一直對其位置的正統性存在非議,畢竟歷代王朝的帝位繼承都是按照“長幼有序”這一潛規則才能自然運行的。如果按照傳統的做法那麼朱棣極有可能被冠上“大逆不道”的罵名,並且其自身的統治亦會暗湧流動,為了維持自身的統治,朱棣不得不重新利用錦衣衛來為自己服務。從此可以看出錦衣衛的“皇權工具”地位。

由於是“皇權工具”,因此便不受現成的官員或者制度的約束,其次錦衣衛亦是皇帝身邊的人,那麼掌握的東西亦可能會危及“皇權”的地位。

錦衣衛對皇權的威脅

在“靖難之役”時,紀綱冒死扣住當時還是燕王朱棣的坐騎,請求跟隨效命,朱棣欣賞其膽識便將紀綱收為賬下親兵。在朱棣坐上皇位後,紀綱被任命為錦衣衛指揮使,替朱棣管理親軍和詔獄,並在屠戮建文帝舊臣的過程中大開殺戒,逐漸得到朱棣的寵信。

逐漸得到朱棣寵信的紀綱愈發驕橫跋扈:在得到藩王的冠服後穿在身上命令手下喊“萬歲”;朱棣全國選美時,紀綱在美女到達京師時挑出絕色美女藏於家中供自己享用;不僅如此還在家中偷養一批亡命之徒,暗修隧道跟製造刀槍、盔甲和弓箭;在永樂十三年端午節的射柳比賽中,紀綱還通過“指鹿為馬”的方式來試探“異己”,紀綱所做的一切將會給皇權帶來怎樣的威脅,其實朱棣自己亦心知肚明,只不過來消除這種威脅的時機還沒有到罷了。

明代錦衣衛:是正還是邪?從錦衣衛的發展來判斷

1. 監督錦衣衛的機構——“東廠”誕生

在利用完紀綱來剷除異己後,朱棣終於對這一皇權潛在威脅下手了。

在永樂十四年,一名和紀綱有仇的宦官適時揭露紀綱的罪狀,紀綱被凌遲

其實為什麼朱棣選擇任用宦官而不是其他官員來牽制錦衣衛?這主要跟其自身多疑的性格有關,由於猜疑自己的即位名不言順所以任用錦衣衛來“消除異己”,擔憂“錦衣衛威脅自己地位”所以需要一個值得自己“信任”的勢力來牽制。朱棣曾讓宦官監視自己的兒子朱高熾,也即是說宦官早就得到朱棣的信任,因此利用宦官來牽制錦衣衛亦是自然而然的事。

明代錦衣衛:是正還是邪?從錦衣衛的發展來判斷

在遷都北京後的永樂十八年,一個由宦官提督控制的偵緝機構在東安門北創立,這個機構名為“東廠”,全稱為“東緝事廠”首領為東廠掌印太監,亦被稱為廠公或督主,其身份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

由於東廠廠公與皇帝關係密切,又身處皇宮大內,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所以東廠的權力在錦衣衛之上,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以隨意監督或者緝拿臣民;錦衣衛向皇帝報告要具疏上奏而東廠可以口頭直達。

因此一些事情的真相如何全看東廠的說法,皇帝還賦予東廠督主監督錦衣衛人員的權力。在這時原本與東廠平級的錦衣衛逐漸變成了東廠的下級,逐漸由一個“皇權工具”淪落到“東廠的鷹犬”。培養一個勢力來制衡“錦衣衛”卻無意中培養出一個新的“錦衣衛”,這恐怕是朱棣失算之處。

明代錦衣衛:是正還是邪?從錦衣衛的發展來判斷

總結:

東廠的特殊性比錦衣衛對皇權的威脅更大,其自身不受司法機關制約只對皇帝負責,因此在明朝後期出現了諸如“魏宗賢”一類權傾一時的“閹黨”,這種畸形的產物其實是由皇帝自身無意中造成的,錦衣衛受東廠的監督但亦有與東廠對抗的時候,比如嘉靖時期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陸炳,儘管如此錦衣衛在大多時候還是在東廠管理之下。

錦衣衛與東廠的關係密不可分,其實錦衣衛作為一個工具,其好壞與否只要與使用這工具的人相關不過其大多數都是在為主人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因此民間深惡痛絕,而錦衣衛臭名遠昭亦是能被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