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鐵面御史”林蘭友在福建海島反清復明達十二年之久

明代“鐵面御史”林蘭友在福建海島反清復明達十二年之久

林蘭友像

巍聳入雲的塔斗山內,鼎鼎大名的"會心書院",走出了一位錚錚鐵骨的硬漢——林蘭友,為明史添上了厚重而蒼涼的一筆。明朝滅亡後,他攜家帶眷,先後在廈門、南日、湄洲及平潭島嶼,繼續抗清復明,在福建海島抗爭達十二年之久。林蘭友在湄洲島拜謁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媽祖祖廟",他彙編《天后顯聖錄》一書,並親自作序。

林蘭友(1594—1659),字翰荃,號自芳,別號砥庵。明興化府仙遊縣唐安鄉連江裡魚街人(今莆田市仙遊縣楓亭鎮蘭友社區)。天啟七年(1627)鄉試中舉,崇禎四年(1631)登進士第。先後擔任廣西臨桂縣令、南京湖廣道監察御史、太僕寺少卿、山西道監察御史兼巡按督學江西、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清順治十六年(1659)五月初一在福建平潭島去世,享年66歲,著有《迷迷草集》等書。

刻苦攻讀

明代“鐵面御史”林蘭友在福建海島反清復明達十二年之久

莆田仙遊楓亭鎮蘭友街道

林蘭友少年的讀書地——會心書院就建在塔斗山。塔斗山海拔118米,坐落在林蘭友的家鄉仙遊縣楓亭鎮,得名于山頂矗立一座建造於宋代初期的石塔。塔名"天中萬壽塔",俗名青螺塔,也叫望海塔,塔形像西班牙國王阿育王王冠,梵語稱"阿育王塔",名聞海內外。石塔保存較好,結構獨特,雕工古雅,富有藝術性,現為國家級保護文物。

塔斗山位於楓亭鎮東北面,處於楓江與大海之間,是楓亭出海的門戶。因山形似螺,初名青螺峰。據民間傳說,漢代何氏九兄弟避亂由贛入閩,從福州輾轉南下,到仙遊的第一站就是塔斗山。他們先是在山上伐楓架亭而居,懸壺濟世為生,後又相攜來到九鯉湖煉丹修道,乘鯉登仙。因何氏九仙伐楓架亭,後人就把塔斗山周圍的一方土地叫做楓亭,也將何氏九仙遊過的地方叫做仙遊。

塔斗山環境優美,選在這世外桃源辦書院是先民的一大智慧。會心書院前身為青螺草堂、青螺書院的,始建唐永徽至開元(650-741年)年間,由東禪寺(今會元寺)和尚創辦的,先是教小和尚讀書識字,後成為士子就讀黌門之所。佇立山巔,縱觀山勢之蜿蜒秀拔,卉木之蔥蘢蒼蔚,禽鳥之往來唱和,一時得於目,而會於心,"青螺書院"因而易名為"會心書院"。

"會心書院"創辦以後,培養了無數的國家棟梁,楓亭名人都是會心書院學子。其中傑出代表有:五代時期的南康郡王、杞國公陳洪進,宋代端明殿學士蔡襄及胞弟進士蔡高,宋徽宗時宰相、太師蔡京及弟輔宰蔡卞,元代狀元林享,明代市政司右參議陳遷,與林蘭友同年的進士後為戶部主事的薛大豐以及明代崇禎癸未年進士徐稚佳等。

林蘭友少年時在"會心書院"讀書非常刻苦,黎明即起登上山頂,對著大海誦讀。面對迷人的景象,林蘭友心曠神怡,心胸開闊,萬丈雄心。山賦予林蘭友錚錚鐵骨,海賦予林蘭友博大胸襟。塔斗山的燈塔指引林蘭友走出家鄉,走向天地,走入青史,走進天下黎民的心中。

初任臨桂

明代“鐵面御史”林蘭友在福建海島反清復明達十二年之久

林蘭友少年時讀書的書院

登進士第後,林蘭友初任廣西臨桂縣令。他不畏權勢,高懸明鏡,懲兇除惡,政績卓然,受到人們好評。臨桂縣位於"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西郊,有"桂都首邑"之稱,被譽為"狀元之鄉"。林蘭友能在臨桂為一方父母,可見朝廷對他的器重。

上任伊始,林蘭友就下鄉體察民情,整頓吏治,打擊不法勢力。接著招募遊民、開墾荒田、興修水利、勸桑養蠶、開闢道路、倡聚集市、建辦義學、修辦社倉、懲治惡強、扶助寡孤。林蘭友身體力行,倡學重教,臨桂學子讀書成風。林蘭友教育感化民眾方法得當,施政頗得民心,遇事果斷,斷案公允,不曾冤枉一個好人,造福一方和勤廉為官的崇高精神及人格魅力深得地方的愛戴,他的政績被朝廷推為廣西第一,升任南京湖廣道監察御史。

在臨桂,林蘭友也常怡情于山水,接受桂林山水的薰陶。有"百里畫廊"美稱的灕江讓林蘭友如痴如醉,更加激勵林蘭友要做個好官、清官。更令林蘭友景仰的是有許多邑人老鄉先賢在此做官做事,大詩人劉克莊在此作詩76首,記遊的景緻達30餘處之多。他的"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之詩句成為概括桂林景觀的著名佳句;楓亭老鄉、塔斗山會心書院的學長、北宋宰相蔡京的《元佑黨藉》石碑書法功力十足,在"桂海碑林"中算得上是最珍貴的;老鄉周進隆、林光朝、陳讜等人也在桂林留下足跡,如周進隆的《再題疊彩山》詩"重巒疊峰瞰江流,空明一徑通人遊"等。莆田先賢先後在廣西執過政的達30多人,包括當過桂林知府的蘇洸、黃銘弟、沈健等等。他們或清廉執政以志情操、或賦詩作詞寄情山水、或著志寫書留芳百世。其中,在桂林留下石刻最多的是方信孺,地方百姓為了紀念范成大和方信孺,在明代建成了"範方祠",成了桂林景點之一。方信孺自刻石碑16件,與人合刻7件;其次是周進隆則刻有17件,兩人稱得上是"碑林"中的狀元與榜眼。先賢的這些詩賦文句,增添了桂林山水的人文內涵底蘊,也激勵林蘭友清白做官,正派做人。林蘭友在這一時期的許多詩作後來都收入《迷迷草集》。

鐵面御史

明代“鐵面御史”林蘭友在福建海島反清復明達十二年之久

萬壽塔

林蘭友忠正剛直,嫉惡如仇,公正嚴明,其情、其志、其行令世人欽佩讚歎、景仰。在南京湖廣道監察御史任上,他上疏《長安五諫》,揭發奸佞,整肅弊政,不畏權貴。當時與他一起讀書登第的同鄉薛大豐擔任戶部尚書,為人狠貪狐媚,藏奸作弊。林蘭友不徇鄉情,曾一日三劾薛大豐,轟動朝野,人稱"鐵面御史"。權臣張至發、薛國觀、田惟嘉、楊嗣昌弄權誤國,朝政日非,朝野意見紛紛。蘭友藐視權貴,同黃道周、劉同升、趙士春、何楷等,連續三次上書彈劾,忠正剛直之聲頓時震動京師,"京師五諫"之譽傳遍京城。但崇禎昏庸,林蘭友被貶為浙江按察散員。不久被重新起用為光祿寺丞,轉任南京吏部考功司員外郎。

從塔斗山走出來的錚錚硬漢林蘭友,為後人樹立了一個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的楷模。後世為官者從林蘭友的人格魅力中得到了無價的啟迪和巨大的激勵。

英勇抗清

明代“鐵面御史”林蘭友在福建海島反清復明達十二年之久

萬壽塔石碑

崇禎十七年(1644)四月二十五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自縊殉國,明朝覆亡。但林蘭友拒絕投降,被農民軍囚禁。他受嚴刑酷拷,仍忠貞不二,視死如歸,決心以死效忠明朝。不久後清兵入關,農民義軍撤離北京,他尋機逃離北京。崇禎十七年(1644)五月,清兵入據北京。清順治二年(1645),南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號為"隆武"。第二年二月,唐王起用林蘭友為太僕寺少卿、山西道監察御史兼巡按督學江西,不久擢升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總理撫討軍務糧餉,督師泉州漳州,舉兵復明。清順治三年(1646年)九月(隆武二年),清兵大舉入閩,南明王朝滅亡。但林蘭友極意再圖興復,與明朝舊臣王忠孝、唐顯悅、林性深、黃驤陛、黃寅陛等人,組織義軍在福建陸地與海島繼續與清軍周旋多年。

清順治五年(1648年)正月,莆田縣人、東閣大學士朱繼祚與鄭成功部將楊耿在莆田起兵攻打清軍鎮守的興化府城。林蘭友在仙遊起兵響應,奮戰月餘,收復了興化府城。同年七月,清軍反攻,義軍敗退。同年十月,抗清義軍又攻克興化府城,攻進仙遊縣城,將仙遊縣署焚燬。不久,受清兵圍攻敗退。時已入冬,清軍駐楓亭武營曹寅下令砍伐楓亭荔枝,十里荔蔭盡遭砍毀。林蘭友對天發誓:"生,頭不戴清朝天;死,腳不踩清朝地。"他攜帶家眷及倖存的義軍將士,從陸地轉戰到海上,繼續進行反清復明事業。他拒絕清軍多次勸降,利用清軍不習水戰的特點,頻頻輾轉於南日、平潭、湄州等孤島,繼續反清復明。

林蘭友轉戰湄洲島的時間比較長。當時清軍還不善於水戰,因而林蘭友進退自如。而聞名海內外的媽祖祖廟就坐落在湄洲島北端的牛頭尾山麓,林蘭友經常前往拜謁。媽祖姓林,林蘭友自稱裔孫。民間多傳媽祖的善舉,林蘭友利用閒暇時間,通讀島上僧人贈予的《媽祖事蹟》手寫本,刊印《媽祖事蹟》一書(清代時書名更改為《天后顯聖錄》),並親筆作序,落款"賜進士第,河南監察御史,巡按江西等處,裔孫蘭友識"。

浩氣長存

明代“鐵面御史”林蘭友在福建海島反清復明達十二年之久

吉寥寨牆遺蹟

林蘭友攜帶家眷在海島抗清12年。期間口糧時有不濟,每遇風濤湧起,或海月朗照,常悲歌痛哭,自稱"萬死孤臣",堅定意志,不為艱難困苦的環境所動搖。他一心力圖恢復明室,但終究無力迴天,清順治十六年(1659)五月初一在平潭島因病去世,享年66歲。他留下遺囑,吩咐子孫在自己墓碑上書寫"罪臣",而不寫官銜。

林蘭友先祖曾居住在莆田縣忠門西亭,後遷往楓亭。據《楓亭志》林性深傳中提到,林蘭友義軍曾在忠門吉寥活動。相傳,林蘭友胞弟林荊友長期居住湄洲,死後就葬在湄洲塔林村。從清順治二年(1645)在隆武朝任職起,林蘭友長達15年的抗清活動,歷盡艱難險阻,輾轉奔波,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令後人肅然起敬。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平定三藩、統一臺灣、鎮壓葛爾丹,四海平靖。為安撫華夏,籠絡人心,顯示其廣闊胸襟,康熙詔告天下,對已故的反清前明義士予以褒張。仙遊縣知縣田浥對林蘭友品格敬仰已久。接詔時後尋訪林蘭友孫林繼昌、林細祖,將林蘭友靈柩運回故里楓亭,告慰忠魂,並葬於楓亭登土乾龍潭山。清雍正年間林蘭友入祀具學忠義祠,乾隆五十三年(1789)奉旨在楓亭建蘭友祠,咸豐十年(1860)又與蔡襄、陸秀夫一起入祀建於楓亭天王院的"三賢祠"。1944年,家鄉為紀念他忠貞不二的精神,把林蘭友的出生地魚街易名為蘭友街,現在為蘭友社區。

林蘭友民族氣節,長存於壺山蘭水間。林蘭友忠貞不渝,後世有口皆碑。

參考《明史》及何清平等人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