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仁尼琴:從蘇聯作家的叛徒到俄羅斯的良心

索爾仁尼琴:從蘇聯作家的叛徒到俄羅斯的良心

即使索爾仁尼琴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我還是喜歡把他成為歷史作家,不僅因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記錄歷史的,也因為他自己可能也是這麼看自己的。


2007年6月12日的俄羅斯國慶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向索爾仁尼琴頒發國家獎,以表彰他“在人文領域的功績”。索爾仁尼琴沒有出席頒獎儀式,但發表了一段錄像演說:“在有生之年的終點,我希望,我和讀者收集的歷史資料、歷史情節、我國殘酷恐慌時代中的人物臉譜和生活畫面,都能被同胞們瞭解,進入他們的記憶。我們痛苦的經驗,有助於我們不穩的社會可能發生嶄新的轉變。它給我們預警,防止發生毀滅性的災難。在俄羅斯的歷史上,我們不止一次展現了堅強果敢的思想品質,使我們得救。現在,在艱難的治療創痛的道路上,這些品質也在幫助我們。”


歷史想要進入人們的記憶,先得記錄,就必須要有人收集歷史的細節然後寫作,索爾仁尼琴就是為記述歷史而生的作家。


索爾仁尼琴:從蘇聯作家的叛徒到俄羅斯的良心


在作家這條路上,索爾仁尼琴走的並不輕鬆,甚至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畢業於物理數學系的他酷愛文學,27歲的時候因為給朋友寫信,涉嫌影射“偉大領袖”斯大林而被內務部以“進行反蘇宣傳和陰謀建立反蘇組織”的罪名判處他8年勞動改造。


在勞改營勞動改造期間,索爾仁尼琴切除了一個腫瘤,後癌細胞擴散他也處於死亡的邊緣,就像戰勝了斯大林一般,他也戰勝了癌症,神奇般的活了下來,甚至比蘇聯還長壽。


赫魯曉夫上臺之後,蘇聯進入解凍時期,經領導人親自批准,索爾仁尼琴的處女作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在《新世界 》上刊出。這部蘇聯文學中第一部描寫斯大林時代勞改營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國內外的強烈反響,甚至連赫魯曉夫也誇獎這部小說是“從黨的立場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實情況的作品”。


但是好景不長,赫魯曉夫很快被趕下臺,索爾尼仁琴和他的作品開始在祖國大地上遭遇厄運,不僅已經出版的書遭到了瘋狂的抵制和批判,新創作的作品也無法出版,還被抄家了,很多稿件被充公。


1967年5月,第四次蘇聯作家代表大會前夕,索爾仁尼琴給蘇聯第四次作家代表大會的代表們散發對本國書刊檢查制度的“公開信”,抗議蘇聯的報刊檢查制度,要求“取消對文藝創作的一切公開和秘密的檢查制度”,遭到當局指責,大會通過了譴責他是蘇聯作家的叛徒的決議。


1969年他被開除出蘇聯作家協會 。1970年,“因為他在追求俄羅斯文學 不可或缺的傳統時所具有的道義力量”,索爾仁尼琴獲諾貝爾文學獎 。1974年2月1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宣佈剝奪其蘇聯國籍,把他驅逐出境到西德,索爾仁尼琴開始了那個時代蘇聯有良知作家的標配生活——流亡。


索爾仁尼琴:從蘇聯作家的叛徒到俄羅斯的良心

被祖國開除之後,索爾仁尼琴和他的作品在海外都受到了規格非常高的禮遇和歡迎,但是他並沒有投入到資本主義的懷抱中,面對資本主義的各種弊病,他像批評極權主義一樣猛烈抨擊資本主義國家他看的不順眼的東西。雖然這些讓人很不舒服,但是索爾仁尼琴就是索爾仁尼琴,他不會因為你不舒服就說違心的話。


戈爾巴喬夫為索爾尼仁琴平反,葉利欽邀請他回祖國,1994年5月,在20年的流亡生涯之後,索爾仁尼琴從美國坐飛機回到了俄羅斯,他降落在鄂霍斯克海邊的馬加丹州,那裡本是“古拉格”的一箇中心。


回國之後的索爾仁尼琴一點也沒變,目睹變成了一片廢墟的祖國,他發表了一連串抨擊時政的言論。葉利欽在回憶錄說:“索爾仁尼琴的筆是受上帝指揮的”,即使是為他平反的戈爾巴喬夫,也沒有從他那裡得到什麼好評,在公開場合,索爾仁尼琴還多次批評了葉利欽和普京在執政上的一些問題。


索爾仁尼琴一生都在記錄歷史,並且顯得很不合時宜,但是他一生都在堅持自己,用《古拉格群島》扉頁上的幾句話結束本文:


獻給

沒有生存下來的諸君,

要敘述此事他們已無能為力。

但願他們原諒我,

沒有看到一切,

沒有想到一切,

沒有猜到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