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是哪句話說動了潘金蓮,要改嫁西門慶的?


王婆是哪句話說動了潘金蓮,要改嫁西門慶的?

王婆說:嫂叔不通問,初嫁從親,再嫁由身

《水滸傳》中,王婆說“嫂叔不通問,初嫁從親,再嫁由身”,勸潘金蓮嫁給西門慶。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當嫂子的不要輕易和小叔子打岔;第一次出嫁要聽家人的;再嫁,那就隨便了,你自己看著辦。當然了,這是當時王婆為說動潘金蓮,拿來做說辭的。不過,在過去,也確實是那樣。

前兩句,就是“嫂叔不通問,初嫁從親”,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吃人的禮教。

說說“嫂叔不通問”。過去的禮教對於男女之間之大防可以說是鐵壁銅牆,不但不能隨便說話,更不能彼此之間親手遞、接東西,叫“男女之間授受不親”,就是叔嫂之間也不行。按說,都是一家人,有什麼不可以的呢?可是,禮教上說,就是不行。

王婆是哪句話說動了潘金蓮,要改嫁西門慶的?

古代男女授受不親,就連看病都要懸絲診脈

古時候有個叫淳于髡的,對男女之間之大防也曾感到不解,就去問孟子。

淳于髡問:"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淳于髡又問:"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孟子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孟子的態度很明白:你嫂子掉井裡了,你卻說男女之間授受不親,不去營救,那是禽獸財狼。講禮教歸講禮教,該救人還是得救人。

聽話聽音,其實孟子也不是十分贊同的。

說說“初嫁從親”。就是說,女兒長大了,就要嫁人了,說來當家做主呢?父母做主,父母不在了有長兄,反正你不能自己找人嫁了。所以,過去人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根扁擔你扛著走。至於說《西廂記》裡演的,那只是人們的美好期盼罷了。寶黛共讀《西廂》不也曾憧憬過嗎?賈寶玉還是男孩子呢?最終不也是聽老祖宗的話,娶了薛寶釵嘛!

王婆是哪句話說動了潘金蓮,要改嫁西門慶的?

(寶黛共讀西廂)

說說“再嫁由身”。細看《水滸》中,那王婆千勸萬說,這能夠讓潘金蓮動了心的,其實還是這句“再嫁由身”。你潘金蓮也是嫁過一次的人了,現在大郎也已經過世了,沒有誰能夠阻止你改嫁了,就是武松二郎也不行,你可以自己當家,想嫁給誰就嫁給誰。可是,她們兩個都沒有想到的是,手上的血債怎麼辦?這才有了武二郎手刃潘金蓮、鴛鴦樓鬥殺西門慶、官府騎木驢剮殺王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