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奇才!年僅18創出中國十大名畫《千里江山圖》!

記得從《國家寶藏》節目的預告看到《千里江山圖》的畫面一閃而過,那色彩奪目的片段,當時只是以為是電腦上色的效果,為了宣傳。

畢竟在固有觀念裡,中國的水墨畫大抵都是如山水畫那般,黑白相間。

真正知道了這幅《千里江山圖》長卷,原本就是這麼色彩鮮明時,內心難免很震撼。


曠世奇才!年僅18創出中國十大名畫《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


少年天才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這詩句用來形容王希孟再貼切不過了。

王希孟、北宋晚期畫家,史料中似乎沒有關於他的記載,只有在《千里江山圖》蔡京的題跋中對其有稍稍的介紹。

北宋晚期宋徽宗執政,這位君主沒有什麼治國才能,不過他書畫雙絕。

宋徽宗利用自己的地位推動繪畫,讓繪畫藝術空前發展,他自己也創下了‘瘦金體’書法。

畫學是宋徽宗設立的宮廷繪畫教育機構,天才少年王希孟便是其中的宮廷畫師之一。

宋徽宗自視字畫無雙,王希孟能得到他傳授繪畫技藝,可見王希孟也是眾多宮廷畫師中的翹楚。

千里江山如畫

與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寫實不同,《千里江山圖》重在寫景,其中也漁民等安居樂業,給人更多的是自然之感。

長卷縱51.5cm,橫1191.5cm。

色彩絢麗奪目,氣勢磅礴中卻不失一種和諧之感,大有一眼可覽江山之意。


曠世奇才!年僅18創出中國十大名畫《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局部


創作技法

《千里江山圖》讓人最沉迷其中的便是其中的用色,這繪畫的技法並不是王希孟獨創,而是沿用了隋唐的繪畫技法,‘青綠山水’畫法。

可王希孟將這技法推到了頂峰,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長卷的用料主要來源於石綠石青,從最開始的打底描繪到一層層的上色,幾乎12米的長卷,這位十多歲的少年天才讓人歎服。

中國古畫大抵都是黑白的水墨畫,也有其他一些用色比較老成的畫。

是古人不會用色嗎?其實不然,一黑一白,看似單一,更與古人追求的修身養性的意境恰合。

古人稱繪畫為‘丹青’單從字面上便可以看出顏色。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就是古人用色的代表之一。


曠世奇才!年僅18創出中國十大名畫《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局部


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一

國寶級別的《千里江山圖》從建國以來就全卷展開過一次。

字畫,尤其是古畫最好的保護便是不打開。因為每一打開都是對其的一種壽命損傷。

氧化,甚至是燈光光線太強都會對畫卷造成傷害,尤其是《千里江山圖》用礦石原料上色的,每次展開都會有脫落,褪色的風險。

歷史的輾轉

王希孟畫完《千里江山圖》後呈獻給宋徽宗,宋徽宗後來賞賜給了大奸臣蔡京。

這其中不知是何緣由,估計又是君主獎賞寶物金錢給臣子,安撫與索取忠心的戲碼。

也多虧了這樣,蔡京在畫卷上題跋寫到王希孟,才讓後人得知這位少年天才。

《千里江山圖》自北宋末,幾百年間不知輾轉何處,清初時收入內府,溥儀出宮時,攜出該畫卷。不知何因,《千里江山圖》流落民間,中國解放後,才由國家購回。


曠世奇才!年僅18創出中國十大名畫《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局部


歷史小趣事

《千里江山圖》上面還有乾隆的題詩,乾隆有一個愛好,看到自己喜歡的字畫就在上面題詩。

題就題吧,問題是這位爺似乎寫詩也不咋地,那些感覺比較好的詩,估摸都是他槍手寫的。

有這麼一件流傳的趣事,從晚清到民國的這段時期,包括宮廷在內的文物大量流入民間。

民間也私底下交易,原本聽說某某名畫,心裡已經有了大概的交易價錢,結果打開一看,得!乾隆那位主的題詩,價錢就往下降不少。

英年早逝

對於王希孟的死有兩種猜測

1體弱多病

王希孟從小體弱多病,加上創作《千里江山圖》這樣的鉅作,耗盡了心血。完成了畫卷不久,他便英年早逝。

2宋徽宗賜死

宋徽宗設立畫學,後歸翰林院畫局,他對宮廷畫師們管控是非常嚴格的,不是你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王希孟身為宮廷畫師,能自由的遊歷山水完成畫卷,必定是因為宋徽宗給的任務。

遊歷山河之後王希孟不辱使命完成了《千里江山圖》,也因為他遊歷時看到了黎民百姓的苦不堪言,哀鴻遍野。

據說他同時畫了一幅《千里餓殍圖》(另有朱仁民先生的《千里餓殍圖》)

國勢已經衰敗,如果說宋徽宗讓王希孟畫《千里江山圖》一幅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不過是宋徽宗的一場幻想,麻痺自己,自己治理的天下國泰民安,自欺欺人罷了。

王希孟估計也知道《千里餓殍圖》給自己帶來的後果,然而他還是希望能提醒宋徽宗。

少年天才不僅畫技超群,且心懷天下蒼生。可惜宋徽宗震怒,將其賜死。

年僅十八歲,唯一給世人留下的,就是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那副《千里江山圖》

(本文由作者原創,僅在今日頭條發佈,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