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导语:17世纪爆发的英国革命,贵

族统治取代了封建专制统治,终结了英国国教和对立的新教派之间的矛盾冲突;18世纪爆发的美国革命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为政治民主和宗教宽容的实验奠定了新的基石,同时助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在英、美两国革命爆发的两个世纪里,所有基督教的大批学者和那些富有思想的人正在努力传达和发展新思想……..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英国光荣革命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美国独立

渐进的思想革命运动

思想革命是逐步成长起来的,它产生于早期的几次思想变迁第一个阶段,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积极地向外扩张,使人们对远方的人或事了解更多,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商业不断发展,欧洲人在亚洲、非洲、美洲雇用廉价劳动力,使得欧洲贵族和中层阶级财富积增,因此有业余时间不断学习,追求知识;对宇宙概念的转变,是普遍学习16世纪哥白尼学说的结果。第二个阶段,16世纪、17世纪以来强烈的宗教冲突所引发的固执和偏狭的反抗。第三个阶段,17世纪、18世纪龌龊的王朝战争和殖民斗争所带来的各种罪恶和痛楚的抗击。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哥白尼雕像

近代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出现,17世纪,勒内·笛卡儿和弗兰西斯·培根在科学中所倡导和证实的方法被之后的18世纪科学家们广泛运用。细微的观察和耐性的实验变成了规定,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笛卡尔漫画图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培根人物图

在物理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人艾萨克·牛顿爵士。他做了许多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最有名的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可以让每个物体去吸引其他物体: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同时地球也落向太阳。牛顿和德国人莱布尼茨都将数学运用到物理学研究中。美国人

富兰克林和意大利人贾法尼也都是有名气的物理学家。前者让我们想到了避雷针,后者的名字则留在了"贾法尼"蓄电池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也制造出了"伏特"电池。人们普遍使用的温度计和晴雨表,在18世纪制造得更精确了,并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生物学对动物和植物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有了一些重大发现。17世纪,杰出的英国外科医生威廉·哈维发现了人体的血脉循环并加以描绘,让18世纪的医生更有效地治疗种种疾病。与本杰明·富兰克林同一个时代的瑞士科学家阿尔勃莱希特·冯·哈勒,获得了"近代生理学奠基人"的荣誉。法国人布丰和瑞典人林耐,他们对植物和动物做了广泛的探究,加快了动物学和植物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发展步伐,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证实了可通过种痘的方法来预防可怕的天花病18世纪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安东尼·拉瓦锡和亨利·卡文迪许为近代化学奠定了基础氧气的发现、水能分解成两种元素,近代科学名词开始在化学领域使用。

科学颇受欢迎18世纪的自然科学之所以获得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得到统治阶级的强有力拥护。国王发给科学家们许多年终奖金;英国的大臣们给他们提供高薪职务;小王侯们也纷纷向他们赠送重礼。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会用公款建造设有超大望远镜的天文台。各地都有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在学会或"科学院"汇集。1662年在伦敦创办的皇家学会,听取了来自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方面的最新成果报告。法国科学院院士们的年终奖金是由路易十四支付的。人们从未对科学产生过如此大的兴趣,也一直没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此时的印刷技术已取得良好进展,各学术研究团队也常常发表所属专业领域的报告。各类百科全书得以出版,声称要对每项科学新发明做充实的报道。作为一个科学家、哲学家或是某一科的学者,或是懂得一点化学,或是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去在朋友面前炫耀,都成为一种时尚。

近代自然哲学的发展

书籍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很昂贵的,可是贵族和中层阶级的人却可以买书。伴随着贸易和工业的不断发展,财富也日渐增多,这不仅带来了豪奢,也带来了空闲和学问。

18世纪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产生了很多基督教怀疑者。自然科学的探究让很多人都倾向于追求一种宗教"自然",即根据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并非根据圣经或是其他具有历史权威性的宗教。这种态度从一定程度上让人们与圣经和基督教产生矛盾,因为宗教认可超自然并主要依附于历史。

基督教教会的发展史中不乏改革者,他们抨击某些教义或弊端,除了15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以外,就再也没有如此多有影响力的人士有魄力去抨击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本质。在17世纪之后的25年里,有些英国哲学家因受到自然发现法的激励,把新的科学方法运用到宗教中。他们仅认可科学能够证明的规则,将基督教信仰中的很多事情都归结为"迷信"。他们赞同依照"自然法"去生存,但是这种自然法究竟是什么,就要依靠各人的理解去判定。赞成这种观点的人们被称呼为自然神论者。他们并非无神论者,因为他们声称认可上帝,正如自然神论者这个名字中所蕴含的意思。但是作为一种宗教,他们究竟信仰什么,教化什么,却是模糊不清的。而从反面来说,他们质疑的是什么,抨击的是什么,却是相对明了的。在很多人看来,

自然神论很快就成为不信圣经和否定基督教的教化的代表

自然神论是从法国传播到英国的,它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尤其是在法国表现得最为突出。第一个方面,它让多数的上层阶级失去了对教会的崇拜,为法国革命中的宗教实验开辟了道路;第二个方面,它激励哲学家拓展新体系并制定新"规律";第三个方面,在对一些特殊宗教生疑时,它主张采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它要对人们日渐鲜明的冷漠的宗教态度承担责任。对于那些过分懒散或愚昧的人,不用心去学习自然神论,仅采用它表面的理论去证实他们的冷漠是正确的。

哲人的时代

18世纪自然神论和唯理论的核心文学代表是弗朗索瓦·阿鲁埃,语和讥讽的笔调是伏尔泰常常引火烧身的原因。他曾经因诽谤罪被关在最古老阴森的堡垒,巴士底狱长达一年之久,他又是巴黎人崇拜的对象;在德国他一向备受弗里德里希帝王的恩宠,直至他的利舌深深伤害到了国王;曾谒见过俄国的

叶卡捷琳娜女皇。他撰写过各种标题的文章,他和当时所有"哲学家"一样,用科学来游戏。在英国的几时间里,伏尔泰熟习了英国的唯理论,并对它极度推崇。1733年,他撰写了《英国通信》自然神论哲学,还猛烈地攻击教会和社会。伏尔泰并非是一位犀利、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可却是当时最全知全能的聪慧作家。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伏尔泰

在反抗国王帮人民说话的人中,最出名的就数英国人约翰·洛克法国人查理·孟德斯鸠还有让·雅克·卢梭洛克的核心论断之一是一切政府的存在或是否存在,都要取得被统治者的赞同。孟德斯鸠倡导,所有政府都应建立在满足被统治的人民的个性和需求的基础之上。他觉得政府只有分权,才最能保障自由,即不准许任何集团或个人同时享有司法、立法和行政三项权力。为此他极力颂扬英国政府,他相信三项权力在英国是很容易分开的。他的座右铭便是中庸。卢梭是非常激进的。他的私人生活杂乱无章,但他的观点是革命激进的。同洛克一样,他主张政府应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即被统治者的拥护。他的"社会契约"理论被广为流传。他觉得共和国是政府存在的最好形态,因为它最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卢梭被认定是自然神论者,但与很多自然神论者相比较,他觉得上帝更通情达理、更慈爱

。卢梭虽有些缺点,但也有良好品格。在其他人只是在探究自然的时期,他却热爱自然。他拥有一种"伟大圣诫"的境界,他认为"爱上帝高于一切,爱你的邻居好比爱你自己,这是归纳的圣诫"。可他的座右铭与其说是中庸,不如说是革命。拿破仑·波拿马在晚年的时候声称,如果没有卢梭,就不会有法国革命。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孟德斯鸠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洛克人物油画图

苏格兰人亚当·斯密在其名作《国富论》中提倡一种全新的自由经济,此书在1776年问世,《国富论》一出版就成为了产业界的独立宣言。他觉得每个雇佣者、每个销售员都应该获得自由,国家应该"顺其自然"。国家应当由一只"无形的手"的引领来实现共赢。只有如此,一个国家的财富才能真正有所增长。《国富论》对中层阶级有利,结果国富变成了资产阶级的财富。底层阶级的生活比以前更贫困。与此同时,重商主义也垮掉了,密的名著助长了"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理论。

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国富论》封面

进步的社会理念

在18世纪的思想革命中,最突出的是进步的理念。在一个遍地成果的年代,这是理所当然的。继地理新发现之后的科学发现让人们找到了一种信念——乐观主义。工业与发明,财富与扩张,都走向同一条道路,至少对相对幸运的阶级来说是如此。

黄金时期晨曦初现,人类的心灵好像终于从几个世纪的沉睡中醒悟了,准备去征服世界,探究生命的奥秘,进而找到宇宙的所有秘密。人们坚信,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将世界从罪恶、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于是哲学家们开始大胆地攻击烦人的宗教和道德问题,批驳国家、社会和教会,并指明了通往新人间天堂的方向。对新成果、新思想的骄傲,导致了对过去的轻视、对现在的讴歌和对未来前景的谋划。这种批判的热情常常被称为"唯理论",原因是它的支持者要求每件事都必须是合理或是理性的。1675年至1725年间,英国出现了一些唯理论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观念在法国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远远超越了在英国本土的影响,这都是伏尔泰和相关人士的功劳。正如前面所阐述的,唯理论,这种产生于18世纪的批判乐观主义,被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宗教方面,"行善"远比信仰更受关注。天主教教徒和新教教徒的人道主义精神蓬勃发展,批判奴隶制度、要求改革监狱、增强宗教宽容思想,以及减少宗教迫害;在

政治方面,有权批判专制体制和呼吁个人自由,比如,约翰·密尔顿的部分著作;还有英国的权力请愿书(1628年)、美国的独立宣言(1776年)和一些著名的文件,这些材料中都记录了有关自由的实质性发展;在教育方面18世纪提出的很多关乎教育的理论也具有的革命性质。人们批判教会学校,想通过国立学校来实施更加普及的教育。托马斯·杰斐逊是来自美国的著名人士,他对于这些事情的看法,与欧洲人的理论相似;在经济方面人们长期接受的有关商业、财富以及国家的重商主义,在18世纪也变成了批判对象,一些法国的重农学派作家抨击重商主义,力求把重点从商业和贸易逆差转到农业和矿业上。他们不赞成保护关税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提倡更多的是人们的自由。们觉得每个人只要他们不干预其她人的权利和自由,就有权自由的经商。

结语: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人类的民主独立运动。在我看来,这场思想界的革命运动彻底颠覆了前人的思想,促使世界近代化的顺利进行。近代的思想革命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光辉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