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个笨得出奇的糟老头,竟然把现代人坑惨了,他是谁?


古时候有个笨得出奇的糟老头,竟然把现代人坑惨了,他是谁?

古时候有一个笨人,他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他的子孙, 而且还被无数现代人麻木推崇。

但残酷的现实是,这个糟老头把现代人坑惨了。

这个笨人就是愚公。


古时候有个笨得出奇的糟老头,竟然把现代人坑惨了,他是谁?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传统的理解是,愚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一往无前,奋斗不止,或是被强制学习的榜样。

但另外一个老头却给我们上了更加生动的一课,有人被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

孔子曰:“过犹不及”也。

这句话最早出自于《论语·先进》,原文是——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是子张,“商”是子夏,都是孔子的高徒。子贡有一次问孔子说,子张和子夏两个人,哪一个更好一点呢?孔子回答说,子张太过了,子夏不及。超过标准和不够标准,一样都是毛病,甚至超过标准有时还不如不够标准。


古时候有个笨得出奇的糟老头,竟然把现代人坑惨了,他是谁?

许多人把《愚公移山》的经念歪了,认死理,“轴”而不会变通,碰得头破血流而不自知。

这里有一个现实版的故事。

在国内疫情高峰期,许多餐饮店被迫停业或经营惨淡。我家附近的"早点来"早餐店起初也未能幸免。

春节后,这家店开门较早,受疫情影响,很多顾客不敢进店点餐吃饭,几乎没有生意,但店主接下来的做法却让人大开眼界。

第一步求变:

他们改变了常规的经营方式,不做面条、馄饨和稀饭,一切需坐在店内用餐的项目一概取消,改之以包子、油条、葱花卷、烧卖、烧饼、面包、汉堡等可以外卖的品种,袋装牛奶、豆浆等热饮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全部放在店门口作室外销售。

第二步会变:

他们的食品包装分三层,里面是食品袋直接与食物接触,外面又套了两层泡沫保温袋,保证食物可以保温2个小时以上,满足顾客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室外及途中用餐的需要。

这一改变出乎意料,每天顾客排长龙采购,生意比疫情前还要好,而且附近开工的企业也来这里团购,小店经营得风生水起。

第三步巧变:

他们让顾客扫描二维码,很快建立了多个点餐、送餐群,充分发掘客户在特殊时期的潜在需求,解决了宅家居民的痛点,生意不火都不行。


古时候有个笨得出奇的糟老头,竟然把现代人坑惨了,他是谁?

这个小店的做法告诉我们:

1、绝境和萧条中孕育着机会;

2、顾客不进来,我们就出去,等只会“死”,变才会“生”;

3、以顾客的需求痛点为突破口;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工具。

就在笔者撰写这篇短文的时候,这家小店又在考虑第四步。

马云说得好,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武汉“封城”,前人没有做过,现在有人做了,而且出奇地成功,以至于全世界的人都在模仿。这个“封”却是大胆的“变”。

在我们挥汗如雨大干、快干之前,首先是会干。

愚公挖山不止,最后感动神仙背山,现代人没有这样的神助,唯一的出路是适应变化、迎接变化、拥抱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