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對“四類人群”強化“四早”措施 嚴把“三道關口”

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連昨日介紹,近期,全球報告有確診病例的國家逐漸增多。截至4月1日9時,除中國外已有202個國家有確診病例報告,其中153個國家發生本地傳播,疫情正在進一步擴散。近期,全國新增確診病例以境外輸入為主。3月26日,我市確診第1例境外輸入性病例,截至3月31日,確診病例7例,無重症病例,另有無症狀感染者4例,均在我市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和集中隔離觀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在連密切接觸者共234人,均已追蹤到位並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密切接觸者中基本都是航班前後3排和病例同排的乘客。這些人員未對社會面造成影響和疫情播散,說明我市當前的防控體系是嚴密和有效的。

我市作為全國12個承擔分流北京航班備降任務第一入境口岸之一,截至目前,我市共承接備降分流航班6班,進港乘客590人。在我市11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中,按入境口岸地點分類,從大連口岸入境6例(北京分流航班3例,直飛3例),從其他城市入境來連5例(北京3例,上海1例,瀋陽1例);按居住地分類,本市6例,外省市5例(北京1例,廣東深圳1例,江蘇無錫1例,天津1例,遼寧撫順1例);按職業分類,留學生10例(中學生3例,大學生5例,研究生2例),其他1例。隨著境外疫情快速擴散蔓延,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因此,我市當前的防控重點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市衛健委成立了“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救治和防控專家組”,加強對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發熱病人“四類人群”調查、隔離、檢測和診治,強化“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四早”綜合性防制措施,全面開展境外來連人員核酸檢測,嚴防輸入性疫情發生,繼續保持我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態勢。我市在防控境外病例輸入方面,嚴把“三道關口”。

嚴把機場“口岸”第一道關口

第一道關口是入境時的海關檢疫關口,市衛生健康委協助海關檢疫部門對所有入境人員嚴格實施“三查三排一轉運”的機場檢疫措施。即全面開展健康申明卡核查、體溫監測篩查、醫學巡查;嚴格實施流行病學排查、醫學排查、實驗室檢測排查;對判定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狀人員和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一律按照有關規定做好醫學診治和隔離觀察。通過多部門聯防聯控,通力合作,在1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中,有5例是機場海關核酸檢測陽性發現的,充分發揮了機場“口岸”嚴防境外輸入疫情第一道關口的作用。

嚴把“社區和集中隔離點”第二道關口

第二道關口是隔離醫學觀察期間每天進行體溫監測,出現發熱等症狀及時由120送到發熱門診進行排查,並在解除隔離前開展第二次核酸檢測。社區作為嚴防境外輸入疫情的第二道關口,主要從兩個方面開展防控工作。一是強化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以高度負責的態度主動搜索、全面排查從國內其他口岸入境來連人員,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力爭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築細築密境外疫情輸入基層防線。二是加強“一戶一人”居家隔離人員的健康管理服務。在省疫情防控指揮部3月22日下發第9號令之前,未要求境外人員實行集中隔離,我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為嚴防居家隔離過程中出現家庭疫情傳播,對居家隔離提出了嚴格“一戶一人”要求,如居家條件不具備“一戶一人”隔離要求的,一律實行集中隔離。各地區通過建立“一人一戶”隔離管控臺賬和隔離人員健康監測臺賬、建立“三包一”工作機制、安排專人盯守,實現“人防+技防”雙重管控,嚴防脫管、失控,確保居家隔離人員24小時管控到位。在7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中,有1例病例是在“一戶一人”居家隔離過程中未出現症狀,通過例行核酸檢測呈陽性,急救車送至定點機構後出現症狀確診的;有1例是在“一戶一人”居家隔離過程中出現症狀報告後,急救車送至定點機構後確診的;有3例是在集中隔離點隔離觀察期間被確診的,均未造成疫情傳播和社會影響,這5例病例充分說明了社區和集中隔離點作為嚴防境外輸入疫情第二道關口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第三道防線是發熱門診對疑似病例的早期發現。在7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中,有1例病例是在醫院留觀過程中,做了3次核酸檢測確診的,通過這個病例,既體現了醫院對待境外人員就診的嚴謹態度,同時也充分說明了醫院作為最後一道防線所起到的“兜底”作用。因此,我市將不斷強化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的前哨陣地作用,認真核實就診人員的境外旅居史,規範開展相關人員診治工作。同時,嚴格出院標準,做好患者出院後的健康管理工作,發揮醫療機構“兜底作用”,築實最後一道防線,切實阻斷疫情傳播,確保“外防輸入”無漏洞。

全面開展境外以及國內重點地區來連人員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

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最新要求,從境外進入我市的全部人員一律集中隔離14天並實施2次核酸檢測及1次血清抗體檢測。境外來連人員第一次核酸檢測由海關組織實施,血清抗體檢測原則上在集中隔離第5天后進行,血清抗體檢測無異常者在集中隔離第13天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第二次核酸檢測由市疾控中心負責。值得關注的是,當前隨著復工復產復市以及即將復學,國內重點地區人員流動性明顯增加,國內零星散發病例的出現,可能存在疫情反彈和聚集風險。為此,我市還將繼續加強重點地區來連人員的管控,加強主動篩查、監測、隔離等措施,目的就是及早發現傳染源。從國內重點地區來連的學生、返工復工人員、就醫者等,以及援鄂醫療隊成員、我市所有與出院病例共同生活的人員,都要進行核酸檢測。

我市共發現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4例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綜合目前的監測和研究,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染性,但其傳染期長短、傳染性強弱、傳播方式等尚需開展進一步科學研究。新冠肺炎病毒的特點使得人們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現變得更加困難。

截至3月31日24時,我市共發現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4例。主要是通過對入境人員例行入境時核酸檢測,以及隔離觀察期間的核酸檢測發現的,分別是英國輸入2例、美國輸入1例、波蘭輸入1例,均為留學生。通過嚴格排查,目前這4名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56人(主要為前後3排和病例同排旅客)均已找到,正在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目前我市正在有針對性加大篩查力度,將檢測範圍擴大至已發現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等。主要排查方式:一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三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主動檢測;四是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開展主動檢測,盡最大可能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降低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疫情的風險。

一旦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我市將立即按“四早”要求,送至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實施嚴格的集中隔離和醫學觀察;其出院標準及出院後集中隔離管理和跟蹤隨訪等工作,也按照對確診病例的相關要求執行;對流行病學調查確定的密切接觸者將統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以盡最大可能管控住傳染源,第一時間切斷傳染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