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对“四类人群”强化“四早”措施 严把“三道关口”

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连昨日介绍,近期,全球报告有确诊病例的国家逐渐增多。截至4月1日9时,除中国外已有202个国家有确诊病例报告,其中153个国家发生本地传播,疫情正在进一步扩散。近期,全国新增确诊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3月26日,我市确诊第1例境外输入性病例,截至3月31日,确诊病例7例,无重症病例,另有无症状感染者4例,均在我市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和集中隔离观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在连密切接触者共234人,均已追踪到位并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中基本都是航班前后3排和病例同排的乘客。这些人员未对社会面造成影响和疫情播散,说明我市当前的防控体系是严密和有效的。

我市作为全国12个承担分流北京航班备降任务第一入境口岸之一,截至目前,我市共承接备降分流航班6班,进港乘客590人。在我市11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中,按入境口岸地点分类,从大连口岸入境6例(北京分流航班3例,直飞3例),从其他城市入境来连5例(北京3例,上海1例,沈阳1例);按居住地分类,本市6例,外省市5例(北京1例,广东深圳1例,江苏无锡1例,天津1例,辽宁抚顺1例);按职业分类,留学生10例(中学生3例,大学生5例,研究生2例),其他1例。随着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因此,我市当前的防控重点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市卫健委成立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救治和防控专家组”,加强对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热病人“四类人群”调查、隔离、检测和诊治,强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综合性防制措施,全面开展境外来连人员核酸检测,严防输入性疫情发生,继续保持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我市在防控境外病例输入方面,严把“三道关口”。

严把机场“口岸”第一道关口

第一道关口是入境时的海关检疫关口,市卫生健康委协助海关检疫部门对所有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的机场检疫措施。即全面开展健康申明卡核查、体温监测筛查、医学巡查;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实验室检测排查;对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医学诊治和隔离观察。通过多部门联防联控,通力合作,在1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中,有5例是机场海关核酸检测阳性发现的,充分发挥了机场“口岸”严防境外输入疫情第一道关口的作用。

严把“社区和集中隔离点”第二道关口

第二道关口是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由120送到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并在解除隔离前开展第二次核酸检测。社区作为严防境外输入疫情的第二道关口,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防控工作。一是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搜索、全面排查从国内其他口岸入境来连人员,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力争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筑细筑密境外疫情输入基层防线。二是加强“一户一人”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管理服务。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3月22日下发第9号令之前,未要求境外人员实行集中隔离,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为严防居家隔离过程中出现家庭疫情传播,对居家隔离提出了严格“一户一人”要求,如居家条件不具备“一户一人”隔离要求的,一律实行集中隔离。各地区通过建立“一人一户”隔离管控台账和隔离人员健康监测台账、建立“三包一”工作机制、安排专人盯守,实现“人防+技防”双重管控,严防脱管、失控,确保居家隔离人员24小时管控到位。在7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有1例病例是在“一户一人”居家隔离过程中未出现症状,通过例行核酸检测呈阳性,急救车送至定点机构后出现症状确诊的;有1例是在“一户一人”居家隔离过程中出现症状报告后,急救车送至定点机构后确诊的;有3例是在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期间被确诊的,均未造成疫情传播和社会影响,这5例病例充分说明了社区和集中隔离点作为严防境外输入疫情第二道关口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第三道防线是发热门诊对疑似病例的早期发现。在7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有1例病例是在医院留观过程中,做了3次核酸检测确诊的,通过这个病例,既体现了医院对待境外人员就诊的严谨态度,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医院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所起到的“兜底”作用。因此,我市将不断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的前哨阵地作用,认真核实就诊人员的境外旅居史,规范开展相关人员诊治工作。同时,严格出院标准,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管理工作,发挥医疗机构“兜底作用”,筑实最后一道防线,切实阻断疫情传播,确保“外防输入”无漏洞。

全面开展境外以及国内重点地区来连人员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

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要求,从境外进入我市的全部人员一律集中隔离14天并实施2次核酸检测及1次血清抗体检测。境外来连人员第一次核酸检测由海关组织实施,血清抗体检测原则上在集中隔离第5天后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无异常者在集中隔离第13天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第二次核酸检测由市疾控中心负责。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随着复工复产复市以及即将复学,国内重点地区人员流动性明显增加,国内零星散发病例的出现,可能存在疫情反弹和聚集风险。为此,我市还将继续加强重点地区来连人员的管控,加强主动筛查、监测、隔离等措施,目的就是及早发现传染源。从国内重点地区来连的学生、返工复工人员、就医者等,以及援鄂医疗队成员、我市所有与出院病例共同生活的人员,都要进行核酸检测。

我市共发现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综合目前的监测和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但其传染期长短、传染性强弱、传播方式等尚需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使得人们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变得更加困难。

截至3月31日24时,我市共发现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主要是通过对入境人员例行入境时核酸检测,以及隔离观察期间的核酸检测发现的,分别是英国输入2例、美国输入1例、波兰输入1例,均为留学生。通过严格排查,目前这4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56人(主要为前后3排和病例同排旅客)均已找到,正在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我市正在有针对性加大筛查力度,将检测范围扩大至已发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等。主要排查方式:一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三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主动检测;四是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开展主动检测,尽最大可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降低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疫情的风险。

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我市将立即按“四早”要求,送至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实施严格的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其出院标准及出院后集中隔离管理和跟踪随访等工作,也按照对确诊病例的相关要求执行;对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的密切接触者将统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以尽最大可能管控住传染源,第一时间切断传染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