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書記”孫玉偉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白 楊 通訊員 朱翠翠 溫正平

康縣岸門口鎮張家河村生產的203盒共406斤“兩隻小蜜蜂”牌蜂蜜遠銷安徽合肥和江西新餘,56袋食用幹香菇也銷售一空,幹香菇預訂單達100多袋,200多箱野生獼猴桃也走上了“網絡電商銷售”快車道,共實現產品銷售額5萬元左右,為村集體經濟賺取了近萬元利潤。這是中建集團派往甘肅隴南康縣岸門口鎮張家河村的中建一局優秀共產黨員、張家河村第一書記孫玉偉為張家河村集體經濟賺取的“第一桶金”。

“兩隻小蜜蜂”飛上互聯網快車道

2019年3月末,孫玉偉剛到張家河村時,他就開始思考全村如何脫貧致富奔小康?如何讓村民賺到錢。來到張家河村後,孫玉偉對村上的產業現狀、人員結構做了詳實的調查。根據村子實際情況,孫玉偉規劃了一個以村集體經濟為依託,帶動張家河村整體產業多元發展的思路。

蜂蜜是張家河村一大特產,質優味美、遠近聞名,因蜜蜂採得百花所釀而成的蜜,俗稱百花蜜,但銷路不暢,好蜜賣不出好價錢。村裡200箱土蜂箱,年產蜂蜜1000多斤,如果能按照市場價格出售,每年能為村裡增加幾萬元收入。

“開通電商渠道”,讓百姓的農產品搭上“互聯網”這趟快車。孫玉偉依託康縣電子商務中心,為村裡開設了淘寶及微店賬號,還給蜂蜜註冊了個好聽名字“兩隻小蜜蜂”,請來了專業商標、包裝設計人員,為產品量身定製品牌商標和包裝。如今,第一批產品“兩隻小蜜蜂”牌蜂蜜已經飛進百姓家。

村民搭上了食用菌致富快車

張家河村氣候溫和溼潤,雨量充沛,非常適合食用菌類生長。孫玉偉看好了村民致富的食用菌產業,為了讓村民們都參與到村集體經濟發展中來,孫玉偉每天走村入戶,給每戶村民講解食用菌未來發展前景,講解村經濟的發展給村民們帶來的收益。

食用菌生長週期比較短、見效快,孫玉偉一一勸說著村民搭乘種植食用菌致富的快車,過上富裕日子。孫玉偉算了一筆賬,建造5個大棚,4個大棚種香菇,一個種羊肚菌,全部大棚造價6萬元,包括菌袋、菌種,整體投入成本13萬元左右。建起大棚,啥時能回本,何時能賺錢?村民心裡想的是這事。孫玉偉說:“5個大棚,2年時間就回本,第3年就賺錢。”一袋香菇菌成本4.15元,一袋香菇可產2斤香菇產品,按照當地收購價格5元一斤,一袋香菇經濟價值在10元左右,扣除人工費等成本,一袋香菇淨利潤為4元,一個大棚為3000袋,可產生淨利潤1.2萬元左右,香菇棚總體年淨收入7萬元左右。

一些村民沒有參與香菇、蜜蜂生產也閒不著,孫玉偉組織他們上山採摘野生獼猴桃,野生獼猴桃採摘回來後,他立馬組織村民進行打包分裝,每箱五斤,投放到電商平臺後,訂單接連而來,贏得了許多顧客的好評。村裡老支書梁廣說,孫書記妙點子多,野生獼猴桃也能走出大山,村民也能靠它賺到錢,過去這好事,我們連想都不敢想。

孫玉偉相信,依靠全村群眾的努力,村集體經濟穩步發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摘帽,鄉村振興有序實施,美麗鄉村張家河會更加物阜民豐,經濟社會建設會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