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的人好像什麼都懂但現實中一事無成?

逗吶呢


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的特點

眼高手低的突出特點是:

  1. 說啥啥都懂
  2. 做啥啥不會
吹起來比政治局常委還要懂政治,談到國家大事彷彿全世界沒有他不懂的;說起來誰誰誰創業成功,他一句話:“那個太簡單了,我跟你說一句話講明白”,實際上你如果深入的問他兩句話,保證接下來全是臆測和不著調的論斷。

深入學習才不會眼高手低

很多人聽馬雲、馬化騰講了幾句創業的要點,就誤以為自己也具備了馬雲、馬化騰的知識儲備和戰略眼光,甚至誤以為自己也可以化身馬雲、馬化騰,出去叱吒風雲了。

實際上,這種人不要談半桶水亂晃了,連半瓶水都沒有。因為這類人所掌握的知識和方法論:

  1. 不成體系
  2. 無法運用

學習每一門學科或者掌握每一種知識,都有個10000小時的理論。什麼叫10000小時理論?

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試想,一個對互聯網領域根本外行的人,怎麼可能通過聽馬雲、馬化騰講了半小時、一小時就能精通互聯網的秘密呢?

他能做的無非是重複馬雲、馬化騰的話,然後意淫自己也站在同樣的高度和視角罷了。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一個人對某類學問很精通,他一定不會滔滔不絕的講個不停,因為他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和首肯,因為他有足夠的自信知道自己是“對的”;

一個人對某類學問半通不通,才會滔滔不絕的講個不停,因為他需要別人的認可,或者是藉機跟別人印證、交流和學習。

膚淺地掌握一些只鱗片爪的碎片化知識,這是很多人最後淪為空談派的根源。

千萬不要做這樣的人,因為完全無用!


談者無語


我之前發現了這樣的一個規律:

就是好像什麼都知道的人,其實他們只是比普通人多知道一點知識而已,在專業人員看來,他們其實也很水很水。

我之前讀大學也是這樣子,參加過一個什麼鬼社團,組織過一些活動,回去宿舍的時候,就胡吹亂吹地跟舍友講,原來策劃一個活動這麼難啊,不過看著活動圓滿成功,我還是很興奮,當我說完這些的時候,我很明顯地看到舍友投來羨慕的眼光,眼睛裡好像在說:

哇,原來你這麼厲害啊!

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好多好多。

像我現在成為了一名專業的自媒體人,在外人看來,我似乎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畢竟在自媒體界,我的粉絲和閱讀量,還是可圈可點的。

但現在的我,依舊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學習空間。

因為大學那時候的我,雖然知道一點點,都總是拿這些所謂的知識,去跟外行人吹牛逼,就像小時候賣油翁,那個老頭一樣,在別人看來,確實牛逼的很,但在同專業,或者更加專業的人看到,其實真的一般般。

所以,有時候你所謂的知道很多,其實是你在跟外行人炫耀而已,你敢不敢去專業的人面前,露一兩手?如果他們還是覺得你很厲害,那我覺得你完全是一個人才,只不過被命運給埋沒了而已。

但如果專家看你是個傻逼,那你還真的得去反省一下自己了。

新年快樂,歡迎各位老鐵留言討論!


曾少賢


隨著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到來,我們會發現我們每天接收的信息如海量般的存在,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各種新聞客戶端,都能獲取到大量的資訊,而有一些人在今天這個時代,他們不知道自己應該專注於哪方面的事情,反而專注於去獲取這些信息,從而在別人面前可以大吹鬍吹一通,他們覺得這樣非常的驕傲,而實際上在專業人的眼中,他們只是個跳樑小醜。然後我們就會發現,這些人雖然看起來什麼都懂,但是如果有真的,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擺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那些所謂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識們通通就沒用了,他都無法利用這些所謂的知識為他解決問題。因為,他所謂的知識,其實僅僅是未經過濾的信息,都是無效的。那麼我們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篩選真正有效的信息

我有一個人生價值觀,叫做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在於有效信息的獲取程度和使用程度,因為有效信息的獲取程度決定了他格局的大小,有效信息的使用程度,決定了他習慣的好壞,而格局的大小決定了他去做什麼,習慣的好壞,決定他去怎麼做。在今天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當中,我們必須要找準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明白到底哪些信息是我真正需要的,你要去篩選什麼才是你真正有效的信息。

學以致用太關鍵

找到了這些信息之後,如果你不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進行思考,將它們轉化成自己,確實可行的行為的話,那麼這些所謂的信息對你來說依然是無效的,只有那些真正對你現在目標有效的信息,並且你將它們做了出來,那麼那才真正的能體驗到今天這個信息大爆炸時代給你帶來的紅利,你可以如此方便的獲取到這麼多有效的信息,甚至是免費的,如果你能切實有效的行動起來的話,那麼你的成就,將會非常之高。


朱少鋒


答案就在問題裡呀,好像什麼都懂,也就是說不是什麼都懂,只是懂點皮毛。

這位提問的朋友,你怕是對自己有點誤解。

你說你感覺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學宇宙哲學信手拈來,但卻在現實中一事無成。也就是說你學富五車,卻沒人賞識。

這種情況發生在古代還有可能,因為那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再加上世家門閥的打壓,你的才華可能無法被很多人知道。但是現代社會,網絡如此發達,通訊如此便捷,出名都變得輕而易舉,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袁碩(微博名河森堡)都能憑藉有效有趣地講解歷史,被眾多網友熟知並認可,憑藉你學富五車的才華,怎麼可能直到現在都默默無聞?

所以你認為自己什麼都懂,應該只是對很多領域有廣泛而淺顯的認識。

而這類人恰好最容易一事無成。

因為這個條件太容易滿足了,遍地都是這種人,只要你能上網,多關注幾個微信公眾號,每天多刷刷知乎微博,不需要進行什麼深入思考,也能對很多領域有粗淺的認識,偶爾和人聊到心理學,也能扯上幾句弗洛伊德和榮格。

但這不叫什麼都懂,甚至不叫懂。

所以,真正什麼都懂的人不會一事無成,更不會跑到這裡問為什麼。

最後引用楊絳先生的話,回答這位提問的朋友,“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張兆傑說


現實中究竟有沒有“什麼都懂”的人?現實中究竟有沒有“一事無成”的人?顯然,沒有。也正因為如此,你在提問中使用了一組很微妙的詞:“好像”、“感覺”。“好像什麼都懂”,“我感覺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你對一個事實的描述使用了模糊的詞彙,那麼,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事實的確是模糊的;第二種可能,你的觀察方式是模糊的。

“什麼都懂”,意味著沒有什麼不懂的,而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你大概可以在小說或神話故事裡找到這樣的人,但現實中,沒有。這就好比一個人可能擁有富可敵國的金錢,但不可能擁有世上所有的金錢。一個人可以非常博學,但不可能什麼都懂。當你自認為“上知天文”的時候,可以跟一位天體物理學家或者天文學家對談一下,看看能否回答一系列更加核心的、深入的學科問題。同樣,地理學、心理學、哲學等領域,也是如此。一旦面對更加專業的對手,你就會發現,所謂的“什麼都懂”,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井口之外,還有星辰大海。事實上,知道的越多,就越會發現自己知道的還太少太少。

“一事無成”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以點代面的說法。你只是沒有做成你想要的某些事,而不是真的一事無成。讓你感覺“一事無成”的,只是那麼少數幾件你孜孜以求卻沒有達成的事情。而你把這種強烈的挫敗感,移植到了對其它事情的看法中,導致了在灰暗的有色眼鏡之下,把所有看到的東西都誤認為是灰暗的。現實中並不存在所謂的“一事無成”,只存在“因為沒有做到關鍵的幾件事情,而導致感覺自己一無是處”的這種心理錯覺。

所以,事實上,既沒有“什麼都懂”,也沒有“一事無成”。但是你卻有“什麼都懂”和“一事無成”的感覺和自我判斷。正因為如此,你才會使用“好像”、“感覺”這樣的模糊詞彙。這意味著,你的觀察方式是模糊的,不夠清晰,不夠具體。

如果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學宇宙學哲學信手拈來,但我卻在現實中一事無成”這是不夠具體的。那什麼才是具體呢?舉個例子,說“我學過幾年天文學,嘗試過考相關專業的研究生,但是沒有考上,感覺一事無成。”這雖然不是最具體的,但已經比最開始的提問,向著更加具體的方向前進了一步。或者說“我在某某專業,從事某某科研項目已經多長時間,目前處在這個項目的第幾個階段,遇到了理論上或者實驗條件上的瓶頸,遲遲不能突破,感覺一事無成。”這就更加具體了。又或者,說“我的知識面很寬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學哲學都能講,但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臺,發揮自己在通識方面的特長,感覺自己一事無成。”這樣,也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

用普通放大鏡與用電子顯微鏡,看到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真的想要解決問題,而不只是把一個問題拿出來閒聊,那麼,就需要不斷地改進自己看問題的方式。改進的方式之一,就是將自己的提問,具體,具體,再具體,清晰,清晰,再清晰。當你可以足夠清晰、足夠具體地表述一個問題時,你會驚奇地發現,答案就在其中。


PowerofNow2018


這些人的問題就在於“什麼都懂”,其實就是廣博而不深刻。


每一門學問或每一項事業都非常的“深奧”,而且相關知識會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不斷更新和修正。這也就是為何現在人要成為終身學習者,因為每時每刻你所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知識都在發生著變化。

什麼都懂一點其實很容易實現,只要去接觸和了解下某些學科最精華的知識和內容即可。即使是那種需要長期訓練的事情,例如舞蹈,都可以在參加一些培訓班後就在外行面前裝內行。我認識一個朋友,她可以說興趣非常廣泛,在興趣班還沒盛行的年代,她的父母就送她去學習樂器,只是為了讓她在心情不順暢的時候有了情緒的出口(不得不說在那個時候,父母能有這樣的認識真是令人羨慕),但很快她就放棄了學習。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她學過日語,練習過拉丁、瑜伽等等,但時間都很短暫。所以,在她跟別人,特別是不太懂這些事情的人,談論起這些時,她基本能夠侃侃而談,讓人覺得她好像“專家”。但在真正的專家面前她很少說話。她曾經在班裡裡(很多人都沒有什麼興趣愛好)表演她在舞蹈班學來的舞蹈套路,同學們都認為她很專業,但這種專業感很快就會消失,因為學過的套路很快就會用完。


而想要在某一領域取得成績,必須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知道某個學科的經典理論,又知道這些理論是怎樣形成,並在後來得到了怎樣的發展,現在的人是怎麼使用,思考這些理論還能夠得到怎樣的靈活作用……這個過程需要時間的積累,思想的覆盤。如果不能深入學習,必然在該領域的發展受到限制,舉步維艱,難以突破瓶頸取得成績。


不倒翁小姐


根據題主描述,你感覺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學宇宙哲學信手拈來,但現實中卻一事無成。


抱歉,我有點想不通,能懂這麼多知識的,去村口擺個攤說書恐怕都能成為“網紅”吧,你怎麼就能把自己混這麼慘——一事無成!

有句諺語這樣說,“滿瓶水不響,半瓶水晃盪”


縱觀古今,想必都沒有幾個大家敢誇下海口,說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吧,何況還心理學宇宙哲學信手拈來。



且不說心理學宇宙(咦,天文地理不屬於宇宙範疇?)哲學本就不屬於同一學科,跨學科且成為集大成者太難。

若真正能懂這麼多的,怕是還用不著你來感嘆一句,已經被國家博物院抓去做了活標本。


畢竟,這樣的人中龍鳳,歷史都少見,門票肯定很好賣。當然,此時你已經有所成,題幹也就不成立了。

好了,拋開題主的描述,我們再來聊一下為什麼有的人好像什麼都懂,但現實中卻一事無成。

就像我前文提到的那句諺語,滿瓶水不響,半瓶水晃盪。所謂的什麼都懂,就是處於“半瓶水晃盪”的階段。



央視有檔節目叫《大家》,出場的都是功勳卓著卻默默無聞的學者專家。這些獨踞一方多年的泰斗,說起話來都特別謙虛。

講述的雖然都是學術上的東西,但淺顯易懂,少有高高在上的說教。


他們有的人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有的是某一領域的奠基人,有的堪稱中國首位,可從沒有一個人說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不會說對哪些知識信手拈來。

所謂勤能補拙,所謂99%的汗水,所謂數年如一日的鑽研,非如此種種,不可能成為所謂“大家”。


所以,不要再說什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能專注於某一學科,深挖研透,就不可能一事無成。這種問題,不可能成立。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選錯了行。

你懂得很多,可你偏偏沒有在你懂的行當裡發光發熱,而是去了別的你所不熟悉的行業。



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雖然雞湯都建議我們走出舒適區,可走出不是離開。你明明有很好的資質可以成為一代大家,非要另闢蹊徑,一事無成倒也很正常。

所以,如果你是隻嘴上說得好聽,其實草包一個的話,建議你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


刻意學習,外加一萬小時死磕,相信你終會有所成。


如果你確實學富五車,仍是懷才不遇,條條大道通羅馬,建議你換種交通方式,坐個紅眼航班,去紐約或者巴黎看看。


有書課堂




這讓我想起了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的海報標語:“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還有一句話叫做“不去做,然並卵”。

所以知道很多道理和做成很多事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面對的誘惑也越來越多。雖然說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在不同的人那裡會出現截然迥異的結果。

面對今天的知識爆炸,有人選擇了淺嘗則止,而有人選擇了深耕某個領域,踏實踐行。



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如果說一個人瞭解的知識如果一個搜索引擎就能搞定的,那麼這個所謂的什麼都知道,也就失去了實質性的意義。這個什麼都懂,那個都瞭解,如果不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指導你的行為,升級你的思維模式,無異於自嗨。

並且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衡量一個人是否厲害,理性的做法是看實際的產出,而不是沉迷於數字、沉溺於量的積累。所以是否真正厲害,不是讀了多少本書,不是寫了多少字,而是在這些行為的背後帶來的實際的意義,創造的價值,產生的影響。

如果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既便看起來再厲害,時間長了,也會陷入無助的迷茫,甚至是焦慮。

你的周圍有這樣看起來什麼都知道卻一事無成的人嗎?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許悠然


最近世界盃了,正好用來比喻:

一個足球評論員,無論怎麼懂得足球知識、技術、運動原理,都不可能比得上任何一個世界盃場上的球員。

因為「懂得足球」和「能踢足球」之間有巨大的鴻溝,這個距離要用無數實踐、經驗、時間、血淚,甚至天賦去填滿!

更進一步,「什麼都懂」和「一事無成」之間有六個原因

簡稱……

三有三沒有!


  1. 有誤會——你懂的知識和信息,其實並不是你實現目標需要的。一種是,大炮打不死蚊子。擅長科研的博士生,未必能夠當好一個餐廳服務生或廚師。另一種是,沒有關鍵信息。你以為要成功需要的是知識和技能,但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些別人不知道的「有價值的小道消息」。

  2. 有錯覺——你以為懂得,其實你不懂得。無知導致的「什麼都懂」的錯覺。因為「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知識。能夠提出新問題,更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比如,法拉第的故事——他看到「電線通電的時候,附近的磁鐵會移動」,然後他就問自己「如果把磁鐵固定,是不是電線惠東?那如果讓磁鐵移動,是不是可能會產生電流?」法拉第就是這麼發明電動機,還有發現電磁感應的。一個人腦子裡沒有任何問題,誤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只能說明他其實沒有提問題的能力。你學了高中知識,覺得自己懂了很多。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大學的知識,甚至你不知道目前最新研究著什麼的問題。

  3. 有競爭——你懂得、你會的別人都懂,甚至可能比你厲害。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是你不行,是對手更厲害。

    尤其是你的目標定得高的時候,對手越是厲害啊。

  4. 沒練習——就算你真的懂得了,不去實踐、練習,知識也不會轉化為技能!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你看了一大堆健身知識,卻不去健身,那你不會長肌肉的。或者是你上課聽講,但是你不做作業習題,你是不會懂得做題的。

  5. 沒條件——心理因素和缺乏資源。有些孩子很聰明成績很好,但是家裡沒錢交學費;有些人計劃和能力很好,但是沒有機遇和資金。有些人則是心理素質不好,經常發揮失常。

  6. 沒目標——其實你沒有一個強烈而具體的目標,也就沒有具體計劃和嘗試。很多人說自己一事無成,但是如果你具體問他想做什麼,他回答是含糊的。比如「想富有」。但問題是:你想通過做什麼富有呢?


下面我更詳細地挑兩個最重要的說說——


「知易行難」——知識和技能的區別

我們前面舉例了,看了再多健身知識,不去運動,你不可能有八塊腹肌!這是最極端的情況。

一般更常見的是——你學習一套動作,比如廣播體操吧。你看別人做了一遍,哪怕再簡單的動作,你也不可能一次就完全標準的記下來、複製出來。

知識和技能的區別,在運動有關的技能上,特別明顯。

因為人「看到動作」是用大腦的認知功能去理解的,而人做出動作卻需要小腦的參與。也就是說,你的大腦的「看懂了動作」,並不代表你的小腦「熟悉了動作」,更不代表你的身體肌肉習慣那些動作!


在非動作技能方面,同樣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上學時候「知道一道題目怎麼做」和「真的會做一道題目」的區別。

很可能別人看給你整個解題過程,你覺得自己能理解。

但是同類型的題目,你再碰見,你發現自己還是不會。也就是說,之前你以為你理解了。其實你還沒掌握,甚至你不知道自己其實還沒掌握。

這不僅僅是記憶的問題。

你能不能在看似不同的題目裡,找到共同的規律,是需要經驗的。

技能的學習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現代的心理學和腦科學一直在研究這個。簡單來說,我們「看懂、旁觀」時候動用的腦區,和我們「實踐、練習」時候動用的腦區,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必然要先「看懂」,然後接著「練習」,才能讓腦區之間的聯繫增加,讓有關的腦神經元有了生長(這需要時間)。


「目標」要具體、踏實,不能空泛

很多人其實並沒有強烈的理想或志向。

真的。

很多人實際上只是想「幸福」「過得開心自在」——甚至連這個也不是太強烈。

很多人實際上想的是「避免痛苦」——包括短期的痛苦。這就導致,他們不可能刻苦耐勞,不可能實現長期目標,因為長期目標需要克服很多短期痛苦!


真正的理想或志向,是非常具體的,而且會考慮到實現過程中的代價、痛苦。

有人可以做到「士為知己者死」「捨身取義」——這是非常強烈的執著。


如果你真的確定過一個具體的目標,你會發現你要面臨非常多的困難的具體問題。

那時候你會深刻地感覺到,自己「懂得太少」「能力不足」,深刻地痛苦!


比如說,你想創立一家公司,你想成為年收入五百萬的公司老闆。

好,問題來了

  1. 請問創立一家公司,你需要走什麼法律程序?你知道嗎?

  2. 你打算創立的公司,是什麼行業的呢?你為什麼選擇它?

  3. 你創立的公司,和其他公司有什麼不同,競爭力在哪裡?

  4. 你創立的公司,需要哪些人才,你知道去哪裡找人才嗎?

  5. 你知道這個公司,可能面臨什麼問題嗎?

  6. 公司肯定會遇見很多你之前想都沒想過的問題,你臨場應變能力怎麼樣,你抗壓能力怎麼樣?如果不好,你怎麼提升?

  7. …………

還可以列很多。


再比如說,你想追求夢中情人。

好,問題來了

  1. 你喜歡的人,他喜歡什麼呢?

  2. 怎麼跟他多接觸呢?

  3. 他性格和三觀怎麼樣?你怎麼獲得這些信息?

  4. 如果他表現得冷淡,你承受得住嗎?

  5. 如果你心情因為追求中的困難而低落,你還能堅持下去嗎?

  6. 如果他不喜歡你的追求方法,你能換多少其他方法,你有幾個備選方案?

  7. 如果就是煩你,你怎麼辦?

  8. 最直接現實的——你此刻,怎麼跟他聯繫上,怎麼聊得愉快一些,怎麼能順利得約他見面?

…………


看完這些問題,你還覺得自己「什麼都懂」嗎?

你能不能馬上回答我:拓撲學是什麼意思,研究什麼,主要的成果是什麼?

你能不能馬上回答我:開公司需要交納什麼稅務,不同行業有不同嗎?

你能不能馬上回答我:如果寫一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文章,最好示範一下。

或者,難度低一些,你寫一篇獲得1萬讚的悟空問答、10萬閱讀的微信文章,怎麼寫?


看完這些問題,你還覺得自己「什麼都懂」嗎?









照見


感覺自己知道的特別多,就是一事無成,自己的學識和成就彷彿不能成正比。這種惱人的體驗,可能源自你的自我認知差異。

想要做到什麼都懂,一定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這種博學的懂得本身就不易。可是個人成就並不是和自己的知識儲備完全相關的,就像許多早年沒有讀過太多書的人,白手起家也能成就一番事業,許多高等學歷甚至留學歸來的人也一事無成或碌碌無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和機遇、準備都有很大關係,倘若你的博學正好沒有涵蓋如何創業,如何賺錢,如何管理等等方面,那麼就存在盲區,也就有了漏洞,拿自己的劣勢和他人的優勢比較,就會先顯得自己很沒用。

另,博學造成的另一個後果就是不專,泛而不專,也是很難在某一領域突破自己極限的機會。所以題主的感覺自己懂很多,卻一事無成的感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以上均為每日談心·心理諮詢師四四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