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直播賣貨首秀成交1.1億 大時代面前“變”才是生存法則

昨天羅永浩的直播你看了麼?感覺怎麼樣?


01

今年的4月1日,來得有點兒不一樣。


可能是受疫情的影響,沒有多少人再把“愚人節”掛在嘴邊,開那些抖機靈卻沒意義的玩笑。


朋友圈裡刷屏的倒是一場直播——羅永浩的直播帶貨首秀,4月1日晚上亮相抖音平臺。


昨天一大早,我朋友圈裡的各圈層人士都早早自來水轉發起了直播的預熱海報。他們所在的行業很廣泛:互聯網圈、公關圈、創業圈、投資圈、廣告圈、電商圈、遊戲圈、MCN圈、體育圈、3C圈、教育培訓圈……人群屬性也各不相同:互聯網大佬、從不看電商直播的普通直男、在校學生、二胎媽媽、吃土少女……


我自己也從8點半開始,守著看了一個多小時,還跟著老羅和朱蕭木下單了小龍蝦(雖然後來好多比價平臺說老羅其實賣貴了……)就這個小龍蝦,買到都並不容易。因為場面太火爆,在“支付”那一步頁面卡了三四分鐘,還好最終在五分鐘之內總算付款成功了(超過五分鐘訂單就要取消了)。


羅永浩直播賣貨首秀成交1.1億  大時代面前“變”才是生存法則


02

老羅的這場直播有沒有毛病?肯定大大的有,問題很多。


比如節奏太慢,前面半個多小時就講了兩件貨;


還離題萬里,賣個小龍蝦怎麼講到1995年的韓國農協,而且講著講著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說這個了;


最關鍵的,老羅自己不夠真情實感啊!看得出,他不怎麼熱愛自己推薦的貨,至少不是全都熱愛。用章子怡的話說,“缺乏信念感”,所以他的促銷煽動性不強,以至於直播的尾聲朱蕭木不得不應金主要求“多說一點”,反覆兜售那些沒有賣掉的產品……


就更不提那些專業主播挑細節所詬病的,直播間的打光、主播的衣著、背景的陳設這些硬件問題了。


但是老羅直播首秀交出的答卷卻著實驚人:交易額超過1.1億,累計觀看人數近5000萬,老羅自己的抖音漲粉幾百萬,許多從不看直播電商的直男把自己的第一次直播購物經歷給了老羅。


羅永浩直播賣貨首秀成交1.1億  大時代面前“變”才是生存法則


昨晚我爸媽在追《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劇,我在旁邊戴著耳機看老羅的直播,不時跟他們更新一下數據:小米的筆售罄了、小龍蝦售罄了、賣了4000萬了、賣了6000萬了……今早一起來,告訴他們最終銷售額鎖定在1.1億。


我爸驚呆了,倒吸一口涼氣問出了這樣一句話:“現在的人都瘋了嗎?!”


這是我爸原話,我一個字沒改。站在他的視角,他真的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如此簡陋的直播間,兩個形象毫不講究的大老爺們“叨叨叨”了幾個小時,就能創造這麼高的銷售額。


但是他也親眼目睹了我搶購小龍蝦的場景,知道那些驚人的數字不是、至少不全是注水,直播觀眾做決策時,就是那麼瘋狂,不假思索,一秒下單。


03

羅永浩的這場直播,抖音光是簽約費就給了他6000萬。直播當天一個坑位費60萬。打賞的收入也很可觀。


這場直播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就是老羅身為一個昔日的手機行業創業者,曾經公開表達對小米手機不屑的人,如今直播首秀迎來了“金主”小米,直播間裡不僅請到了小米中國區總裁,還需要在話術上極言小米手機之好。


羅永浩直播賣貨首秀成交1.1億  大時代面前“變”才是生存法則

羅永浩直播賣貨首秀成交1.1億  大時代面前“變”才是生存法則


而後一個尷尬的瞬間是,在介紹極米投影儀這個品牌時,老羅一時口誤,說成了“堅果”——那是極米在市場上最大競爭對手的品牌,就好像麥當勞出錢請你做廣告你口誤說成了肯德基一樣。為此他不得不在直播間鞠躬道歉。


我看完這場直播最大的感想是:比起做一個創業者,初代網紅羅永浩更適合、更駕輕就熟、更能吃到紅利的身份,還是做好一個網紅。自己不需要為產品考慮,只需要對流量負責、對內容負責、對營銷效果負責。


這是一個大時代,也是一個小時代。說它“大”,是因為我們在家躺了三個月就一次次見證了歷史:美股喋喋不休連續熔斷、高考延期一個月、各國閉關鎖城、實體經濟潰敗……所它“小”,是因為面對這些我們似乎什麼也做不了,只能躺平,有人說今年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苟著”、“別瞎折騰”。


但無論是大時代還是小時代,有一個生存法則很明確,那就是——這是一個“變”的時代。


阿里巴巴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價值觀,叫“擁抱變化”。我曾在阿里工作過一段時間,當年一度不以為然,心想:“什麼擁抱變化,不就是BU調來調去、部門改來改去、leader換來換去嗎?”這句話對於一個公司治理,可能有部分上述意味,但對於我們面對時代的挑戰,卻是至理名言。


因為無論你擁抱也好,背過身也罷,“變”是這時代的主流詞彙和生活方式,由不得你忽視它,迴避它,躲著它。


04

經濟學家何帆從2018年開始,發願此後的每一年都寫一本書,連寫30年,記錄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這30年,發生的一系列將挑戰我們認知的重大變化。這本書目前出了2019、2020兩冊,每一冊我都在追看。


記錄變化、研究變化、總結變化、覆盤變化,可能是經濟學家該做的事,但面對變化、擁抱變化、適應變化、創造變化,卻是我們每個普通人生存必備的智慧。


那些不能適應變化的物種,千百萬年前早已被時代淘汰。比如恐龍。


2020年大到國家、中到企業、小到個人,都說“很難”。“活下去”成了我們的一致目標,可怎麼活下去?


其實第一批死掉、倒掉的公司已經出現了。例如這次疫情中重創的旅遊業,死掉的名單上就赫然有“百程旅行”。它也算一家行業內的明星企業,以前我的簽證都是在他家辦的。


羅永浩直播賣貨首秀成交1.1億  大時代面前“變”才是生存法則


大量的公司裁員、降薪、零薪……直到現在,說起“復工”的情況,大部分企業的共識還是:復工可以,可訂單在哪兒呢?


作為個人,工作丟失、收入銳減、安全感被重挫……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人說抑制消費慾望,量入為出,不再大手大腳。這當然是對的,可是光這樣就足夠了嗎?

前幾天我跟一個朋友吃飯,這朋友的公司以前是做電影宣發的,眾所周知最近影院不允許復工,電影業也是重災區。我問她你公司的業務受影響不小吧?


她說其實還好啊,不做電影宣發了,改給視頻平臺做劇集綜藝宣推了。最近視頻平臺流量好熱度高,我們的收入其實還提高了。而且在家辦公也不用在外奔波開會,我覺得還挺愜意。


她又問你呢,你們投資行業還好麼?


我說投資當然也很黯淡啊。項目一大片一大片地死掉,投資人自己也沒錢,LP(有限合夥人)攥著錢也不敢投。


但我也馬上補了一句:“不過,我的自媒體業務最近很紅火!我還利用在家這段時間考了好幾個證書!下一個想考的,是演出經紀人資格證!”


我們相視而笑——疫情對我們的生活有沒有影響?肯定有,而且還很大,你要知道這是全球同此涼熱的事兒,沒有一個人能倖免。但你可以在這個大背景下,調轉槍口,調整方向,找出更多新的可以做的事兒啊。


05

羅永浩直播帶貨賺了錢,而且是賺了大錢。很多人說他“吃相難看”,我不這樣覺得。


一個成年人,為自己負責,為家人負責,為債主負責(老羅此前創業失敗還欠了好多債),努力工作,好好賺錢,這不丟人。


最近因為《安家》大火出圈的羅晉說,他之前接到《安家》的本子時,看到自己作為一個男演員演的角色居然叫“徐姑姑”一度很排斥,但轉念一想“現在這種環境,有戲拍就不錯了”。


羅永浩直播賣貨首秀成交1.1億  大時代面前“變”才是生存法則

羅永浩直播賣貨首秀成交1.1億  大時代面前“變”才是生存法則


文藝青年們最喜歡、覺得是不食人間煙火代表的朴樹,一度頻繁上綜藝,主持人問他為什麼來,他也坦言“我這一陣子真的需要錢”。


我認識一個姑娘,此前是大學老師,收入不高但社會地位不低,日子過得雲淡風輕。四年前家中老父親患了重病家裡需要大筆用錢,姑娘業餘時間幹起了微商,後來做大了甚至辭掉了大學老師的工作。結果是老父親雖然還是走了,但依託女兒良好的經濟實力續了三年命,在最好的醫療條件下走得也比較體面安詳。


這姑娘代理的是個減肥品牌,我其實不需要,但還也曾買了一套表示支持。大學老師和微商看起來社會地位有天壤之別,但以她後來做到很成功的階段來說,“一年把二十年的錢都賺夠了。”斯時斯地她家裡需要錢,社會地位是不值一提的東西,錢真的能救命。我很理解並佩服她的選擇。


所以老羅直播帶貨也一樣。錘子和小米,網紅和客戶,哪有什麼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何況只是曾經的對手。很多人在互聯網大廠之間跳槽,跳來跳去不還跳到曾經的競品公司嘛!


會擁抱變化的公司都在積極自救:做餐飲的搞起了半成品淨菜外賣、做影視的在家狂錄小視頻、搞教育的把課程搬到了線上、健身教練直播授課……放棄躺平的姿態只有一個,想“活下去”的路可以有千萬條,在這個過程中也許姿勢笨拙,也許收效甚微。那又怎麼樣?我輩中人躬身入局,幹!就完了!


願你在這個變化不斷的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錨點。


(作者 麻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