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第一級!今年,長三角地區或將擁有8個“萬億元GDP”城市

下圖為2019年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GDP前十城市列表。我們可以發現:來自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市,其高達3.8萬億元人民幣的GDP,穩居全國第一。而且上海市的經濟增速繼續保持平穩,高新產業增長領跑全市。

中國經濟第一級!今年,長三角地區或將擁有8個“萬億元GDP”城市

按照當前的GDP,今年(2020年)上海市的經濟名義增速只要達到5%,那GDP總量就會達到4萬億元——這對當前的上海市來說,不算是大的難題,其經濟領先優勢仍很穩固。

蘇州市、杭州市、南京市

2019年蘇州市完成的名義GDP達到了19235.8億元,同比實際增長5.6%,經濟增量接近640億元。這意味著,今年(2020年)蘇州市的GDP總量大概率會突破2萬億元,和深圳、廣州、重慶等市處於一個“區間”。

中國經濟第一級!今年,長三角地區或將擁有8個“萬億元GDP”城市

2019年,杭州市實現的地區生產總值為1537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8%。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製造業分別增長8.5%、13.1%和7.8%,可以說當前的杭州市正處於“經濟增長的高峰期”。

2019年,天津市完成的名義GDP為14104.28億元,排全國第10名。但第11名的南京市,完成的名義GDP也達到了14030.15億元,與天津市的差距不到100億元。兩市的經濟差距較小,南京市的經濟增速卻更突出。按此推算,今年(2020年)南京市有望超越天津,躍升至全國第10名。

中國經濟第一級:長三角

中國經濟第一級!今年,長三角地區或將擁有8個“萬億元GDP”城市

從當前各市的經濟發展潛力、增速來看,2020年(今年)南京市的GDP大概率會超過天津,上升至全國第10名,這意味著:全國GDP前十城市中,長三角地區有望佔據4席,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南京。

與此對應,珠三角地區擁有兩大城市(深圳、廣州),京津冀地區僅剩一席(北京),成渝城市群擁有兩席(重慶、成都),長江中游城市群也是一席(武漢)。由此可見,在中國經濟版圖中,長三角已經成為第一級了。備註:由於僅看中國大陸,所以不算香港。

中國經濟第一級!今年,長三角地區或將擁有8個“萬億元GDP”城市

由於人口眾多,土地面積較大,地理條件較佳,科技和文化發展水平較高,加之“現代化建設大局和開放格局”使得長三角地區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實力最強,產業配套齊全、合理,具有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城市群。

展望2020年,長三角地區不僅南京市有望更上一層樓,而且安徽省的合肥市,江蘇省的南通市,他們的GDP也有望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從而使得長三角地區的“萬億元城市”擴大到8個(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合肥、南通),再度領跑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