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农产品打通绿色通道

近日,胶州市洋河镇党委副书记鲁鸿平走进“直播间”,担任起抖音、快手等平台主播,打响胶州市洋河镇各类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互联网+”思维开辟新渠道

鲁鸿平是80后,看到快手、抖音上都在直播带货,他努力用新思维激活洋河的传统营销模式,形成本土品牌。

“鲁书记性格特别活络,经常跟我们分享看到的网上各类直播”“他人也很亲切,我们觉得鲁书记开直播再合适不过了”……在同事们眼中,鲁鸿平是直播代言的“最佳人选”。

“我在胶州市洋河镇一直分管旅游工作,对我们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情况也挺熟悉的,平时与各个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一直联系着,想到只有符合当下网络受众喜好的销售方式才有浏览量,详细规划之后,就开始直播了。”鲁鸿平如是说。

为更好展示胶州市洋河镇高质量的农产品,鲁鸿平不局限于室内直播间,他经常去往农业园区、水果大棚、产品加工厂等进行现场直播。“鲁书记直播从不说辛苦,经常一场直播完成了,鞋子都满是泥土,胳膊也累僵了。”胶州市洋河镇宣传干事韩锡晨说道。

互联网为农产品打通绿色通道

本土农产品多样化竞争优势

据了解,胶州市洋河镇一直以狠抓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进行基地建设,大力培育优质林果产业,镇内特色农产品种类众多,大相家粉条传承二百年,洋河小米曾是康熙朝的贡米,李子行“羊脂美芋”走俏商超,曲家炉苹果果香三十年……随着“山水洋河,四季有约”品牌的不断擦亮,胶州市洋河镇真正实现“三季赏花,四季采果”。

“自元旦开始,我们胶州市洋河镇各个大棚的草莓、桑葚、蓝莓、油桃、樱桃,以及露天的桑葚、油蟠桃、葡萄、苹果、桃、梨,各类果品相继成熟,在卖水果之余穿插小米、粉条等农产品,确保直播‘一直有货卖’。”鲁鸿平对记者介绍说,“接下来我们也将不断推出桑葚茶、桑葚酒、草莓酱、黄桃罐头等产品,聘请专家指导农户进行深加工,加强产品竞争力。”

互联网为农产品打通绿色通道

电商平台助力项目升级

胶州市洋河镇电商中心成立于2018年,通过胶州市洋河镇政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打造“山水洋河,四季有约”特色电商品牌。

在此基础上,随着地区农业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胶州市洋河镇电商产业平台坚持“资源聚集、优势互补、创新驱动”的原则,实现项目升级,打造“农产品+线上商城矩阵+品牌建设+线下展厅+物流网络+检测体系”的完整产业链条。

“我们借助电商平台,将协调旅游办、合作社、园区负责人,电商运营者等多擅长表达和懂营销的年轻人参与到直播当中,不断创新直播方式,全面挖掘直播人才,持续点燃直播热度,提高产品销量。”鲁鸿平说。(王雪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