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不是有名的变法功臣吗?为何死后被车裂呢?

铁男春秋


说商鞅有名,是因为他是中国改革史上不可忽略的人物。说他是功臣,是因为他在秦国的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死后被车裂是因为变法得罪了除皇帝之外的所有既得利益者,所以他必须受到惩罚。分析如下:

秦国最初是因为给周天子养马有功,获得封地。穆公称霸之后,秦国又开始走下坡路,从一代霸主沦落到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国家。因为祖上曾经辉煌过,所以秦国有再次复兴的强大愿望。嬴渠梁当上国君后,就一直思考如何振兴秦国。所以向山东(崤山以东)各国发出求贤令,商鞅就是看到求贤令之后到的秦国。

在总结了吴起、李悝等人相对片面(或政治、或军事)的变法后,商鞅决定在秦国实施全面改革,并提交了改革方案。当然,他的变法设想获得了秦孝公嬴渠梁的支持。具体的如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制定秦律等措施,相信大家都在书上看到过,此处不再赘述。变法的实施,让秦国一步步富强起来,秦人的复兴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这是商鞅的功绩,他改变了秦国近乎于崩盘的局面。

按理说他应该是秦国的恩人,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反对甚至仇视他呢?这是因为他动了别人的奶酪。就以奖励军功为例,那些曾经有着父死子继的权利的人,可能会被别人抢了饭碗,明明可以拼爹,却偏偏要自己去冲锋陷阵,任谁恐怕都是不太愿意的。另外,变法过程中,太子嬴驷因触犯了条令,商鞅处分了他的老师公孙贾和公子虔,这二人是文官和武官的最高代表,商鞅因此得罪了整个官员系统。

得罪了贵族,得罪了文武官员集团,商鞅之所以还没被杀,就是因为唯一赋予他权力、给他庇护的秦孝公还在,以及他得罪了的、可以决定商鞅命运的太子、未来的国君也还在。

太子继位后,曾经的反对派立马展开了报复。商鞅死后被车裂,暂时平息了众怒。但是,他的变法并没有被废除。这说明太子看到了变法的好处,甚至被商鞅得罪了的群体也看到了好处,他们只是想要出口气,把往日受到商鞅刻薄对待的委屈发泄出来而已。

不论如何,商鞅造就了强大的秦国,其倡导的严刑峻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秦国这个战争机器得以高速运转,一致对外,为灭亡六国打下了基础。但其法家的精神内核,同样给秦国埋下了隐患,时刻紧绷的发条,终会断裂。秦二世而亡,也不得不说跟商鞅的法令有一定的关系。


有所思1104


商鞅是伟大的变法理论家与实践者,也是中华帝国近古时代之初,杰出的地主阶级革命家和中华文明大一统进程推动者。

秦王领导的商鞅变法必然损害中华秦国和各国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引起政治(包括民心和政权)动荡,为了稳定政局,商鞅成为和两千年后罗伯斯庇尔一样的“变法和革命事业殉道者牺牲品”,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商鞅的光荣!至于被车裂、腰斩、砍头、绞杀、枪毙、暗杀、关押致死、死后污名化骂死等等五花八门的阶级报复和死法,本质上都是死,都是死的恐怖与血的唤醒,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革命家商鞅为实现新兴地主阶级对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的革命事业的胜利而死,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伟大的秦始皇帝嬴政,是商鞅推动并为之献身的、地主阶级革命和继续革命事业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虽然秦始皇帝作为伟大革命的成功者被很多人谩骂了两千多年了,然而,他们的伟大业绩与中华文明永存!











戏曲红歌


大家好,我是晨辉,一个用心讲述春秋战国史的男人!

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强大,以及后来的统一全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由于他在秦国推行的经济、军事以及政治方面的彻底改革,秦国逐渐成长为不可一世的虎狼之国。

那么这样一个变法功臣,为何死后会被车裂呢?

小引

商鞅之所以能被重用,是因为他有真才实学,能够把一个国家变得富强,但最本质的原因还在于他身后站着秦孝公,这位秦王是商鞅变法的坚定支持者,没有秦孝公,就不会有商鞅变法,反之,秦孝公也不会创造不朽的功业。

商鞅的变法触及了秦国贵族、大地主阶级的利益,这些人在秦国的势力又很大,他们只是迫于秦孝公的威严,才没有动商鞅,实际心底已经对他恨之入骨。

秦惠文王19岁继位称王,自己在朝中没有亲信,地位不稳固,对变法有功的商鞅有所忌惮,便派兵捉拿,将其车裂。

依晨辉拙见,商鞅被车裂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一,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者。河西地区被魏国占去以后,秦孝公深感秦国的穷困,想要变法图强,恢复穆公霸业,但是,秦国偏僻,一直以来被东方六国视作夷狄,没有人才肯到这里来。

于是,秦孝公发布招贤令,自己与一干大臣过着简朴的生活,把钱财都用到招揽人才上,终于,他等来了从魏国逃亡而来的商鞅,两人一见如故,开始了在秦国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每当有权贵想要刁难商鞅时,秦孝公总是坚定不移的支持他,甚至自己的儿子和哥哥犯法,也没有徇私舞弊。而当秦孝公死后,商鞅就没有了强有力的支持者,在一片口诛笔伐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二,变法触及贵族利益,他们一直想借机报复。以甘龙、杜挚为首的保守派极力阻挠新法推行,因为这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削弱了大族的特权,商鞅就像秦孝公的一把快刀,将盘踞在秦国政庭内的“乱麻”斩断,贵族们慢慢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失败。

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土地私有化,激励广大平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秦国由此正式迈入封建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军事、政治的长足进步。

然而,事情总是有对立面的,有人欢喜,就有人忧,平民分得的土地都是从贵族手中拿来的,贵族们就把这些仇恨转嫁到了“罪魁祸首”商鞅身上。秦孝公撒手人寰后,这些人就跳出来,公开反对商鞅。

三,秦惠文王想借商鞅树立威信。当然了,贵族们再反对商鞅,最后没有秦惠文王拍板,一切都是胡闹,但是商鞅为什么还是死了呢?他遇的是一个根基不稳,又极善于权谋的秦王,年仅19岁就上位管理国家,不树立自己的威信怎么能行?

就这样,商鞅实际成为了统治阶级的牺牲品,除掉他,就根除一个祸患,此后就再没有人敢和自己唱反调。

商鞅虽然死了,但他的变法措施仍旧有条不紊的推行,秦惠文王并没有否定商鞅的功绩,秦国正在按着孝公和商君的预想不断前进。

:在当下,商鞅的变法历程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当一个人不存在的时候,他的精神依然能够积极的影响世人,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啊!


感谢阅读,晨辉聊历史,主聊【春秋战国】史!


晨辉聊历史


因为他的做法过于激进,例如,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等,这些都损害了贵族的利益,继任的王为了得到贵族的支持,唯有对商鞅下手了


华啦啦


商鞅是变法功臣,但也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商鞅的变法倡导的是平民、贵族平等,削弱贵族的势力,激发社会活力,从而富国强兵, 虽然贵族实际上也获得了秦国好处,但这是做大蛋糕的结果,但是蛋糕中的一部分被国家、平民分去了。相对应的贵族权利感觉小了很多,所以他们才反对,最后商鞅被车裂。改革一定会使一部分人利益受损,有时候是大部分人利益受损、有时只是一部分人利益受损。不是所有人都能从国家角度来看待改革的。


烽火野史


我们都知道秦国统一六国,可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秦国的势力并不是最大的。很多其他国家的君主都非常瞧不起秦国,秦国在这几个国家之间非常没有面子。后来秦国为什么实力变强了就是因为商鞅变法的成功,才有了后来秦国的实力。在我们后来看史书的时候会发现秦孝公出现的频率很高,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君主,做了很多功绩,为嬴政统一六国打下了很深的基础。这其中,商鞅的努力占有非常的功劳。商鞅是秦国改革的大功臣,为何沦落到车裂灭族的结局?

也可以这么说没有商鞅的变法就没有我们历史中强大的秦国。可是后来商鞅的结局却让人很寒心。在秦孝公去世以后他的继承人开始掌权,但是在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派人就是把商鞅处死了。处死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商鞅的变法不可信,因为在后来人的统治中并没有废除这个法,可是为什么商鞅变法是正确的为什么还是被处死呢?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秦孝公在此之前非常信任商鞅想让他做一国之主。因为秦孝公担心下一任的君主会反对商鞅的变法,这样秦国就会变得衰落下去。而这个想法被他拒绝了。因为这件事后来的新王上任之后许多大臣都说他公然反抗,说他是想要造反不听从先王的指令,其实他根本没有造反的理由而是被别人陷害了。可是新上任的君主明知道他是被陷害的为什么还要将他处死呢?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刚上任的君主,必须让大臣们都听他的,而且陷害商鞅的背后的势力也很强大,新主不敢公然的反对他们的想。这些贵族和大臣们,不希望是在他们血统以外的人继承皇位,这样的话对他们以后掌控这个权力就非常的困难,而且新的王上任之后很多权利都还没有归到他的手中,他正需要这些贵族的支持。


小婉咆哮


商鞅变法于秦国最孱弱的时期,再不变革就有被以魏国为首的其他六国瓜分的危险,秦孝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下决心进行变法,并给予商鞅最大的信任,要的就是来个彻底的变革。

变法期间,商鞅推行的制度得罪了所有旧贵族,推行奖励军功、二十等爵制,直接限制了旧贵族对既得利益的继承,必须通过取得军功来获得爵位,还通过军功培养出一批新贵族与旧贵族直接争利。

商鞅在推行新法期间,太子赢驷触犯禁条,因不能处置太子,就处置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赢虔,国人看到太子犯法也不能免责,新法的推行更加通畅了,但商鞅因此得罪了太子和公子赢虔。待孝公去世,赢驷登位,旧贵族乘机反扑,赢驷也对威望极高的商鞅存于忌惮,当有人捏造商鞅造反时,赢驷便借此对商鞅进行了消灭。好的一点是,赢驷杀了商鞅但继承了新法,他心里明白要想使秦国强大,必须继续推行新法!


瀚海余晖


历史上改革者命运都坎坷艰难,因为凡改革者,不但会将既得利益者悉数得罪,为了大力拓展改革大业,又必须以极坚定极顽强极雷霆手段推进,甚至导致现实利益非相关方和未来利益获益方不理解和冲突。以商君为例,一个外国人,无权无势无根基,只身赴秦,图强秦之策,不取分毫利益,只为心中大业;其生也幸,遇之以明君秦孝公,强力支持,鼎新废旧,以严法酷律,扫除既得利益,将诸贵族手中的权益进行再分配,奖优罚劣,从军政、内政、外交各方面,推动弱秦走向虎狼之国,奠定万世之基。然封建时代,改革者之终运必为死路一条,秦惠文王不可谓非明君,但新王登基为坐稳江山,必拉拢权臣,以收时局。商君无畏坦荡,坦然赴死,不可谓不壮烈,只因早已看透,不做苟且偷生,不如与君王早做政治交接,换取保留措举,保存改革成果。五马分尸,车裂之惨,笑而取之,心怀大秦。此后,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相形见绌,窃以为在于其不存必死之志,无以为继。历史小姑娘就是这样,成王败寇,循环往复。


条条山路通县城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诸侯国并立,它们间的攻伐、兼并战争不断。在讲求弱肉强食的战国时期,诸国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在不断的兼并战争中生存下来,并且笑到最后。

让国家变强大的方法很多,如扩充人口、扩大地盘等。除此之外,变法也是推动国家强大起来的重要方法,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国家在国内推行了变法,并让国家逐渐强大了起来,其中诸国的变法,效果最好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力弱,部分土地还被邻国抢占去了,秦孝公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颁发求贤令,在各国招揽人才,卫国人商鞅就是在这个时期来到了秦国,并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

商鞅通过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系列的制度,使秦国快速的强大了起来,但是商鞅的变法损害了秦国贵族的利益,所以他也招致了贵族阶层的痛恨。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靠山,他最终在贵族阶层的陷害下被秦惠文王车裂处死,但他的变法内容保存了下来。


欢乐颂欢乐GO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了,太子即位。那些反对商鞅变法的利益集团,说商鞅的坏话,诬陷他谋反。太子派人抓他,他跑到魏国,被魏国抓了起来又送回秦国。最后被秦国人车裂而死。

商鞅本名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远亲。在魏国相国公叔痤当门客,公叔痤知道他有才干,但是没有机会提拔他。后来公叔痤生病,魏惠王去看他,说:*你的病如果有个意外的话,魏国该选谁为相?*公叔痤说:*我的门客公孙鞅虽然年轻,但是个奇才,希望大王能够培养他。*

公叔痤死后,魏惠王一直没有重用公孙鞅。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招募人才,就通过好人景监的关系见到了秦孝公,两个人经常几次深入的交谈,秦孝公觉得公孙鞅是个难得的人才!

秦孝公开始重用公孙鞅,他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公孙瓒怕百姓不相信他,所以他在南门树起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十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没有人去搬。公孙鞅以为是赏赐的太少,于禁把赏金涨到五十金。这时有个人站出来把木头搬走了,公孙鞅马上就赏赐他五十金,表明他说话算数,于是民间都纷纷传开了这个事情。

刚开始改革的时候,大家都反对,很多人都说新法不好。不久太子也犯了法,公孙鞅说:*法令之所以得不到惯彻,都是上面的人不好好尊守*?但是太子是不能被罚的,所以他就把太子的老师给惩罚了,一个脸上刺字,一个被打一顿。从此秦国人都不敢犯法了。

十年后,全国上下都觉得新法令好,秦国的治安大有好转,军事的战斗力也提高了。国家也富强了,老百姓的生活也丰衣足食了。后来,支持公孙鞅改革的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一些反对公孙鞅改革的人,说公孙鞅要谋反,太子就派人去抓公孙鞅。公孙鞅跑到魏国,被遣送回来。最后被车裂而死,但是公孙鞅实行的法令保留下来,秦国也逐步的变的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