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什么“讨厌贬低”商鞅?

偉大的時代


  1. 首先司马迁是儒家,这涉及到派系之争,宛若现在你所在的小圈子,但是派系之争严重的多!死后可能嗨祸及家人,遗臭万年。当时的汉朝,汉武帝已经确立了独尊儒术的基调,所以儒家已经是政治正确了。法家在秦朝的建立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由于秦朝的灭亡,法家彻底失去了话语权。汉朝建立后,儒家得势,便从各个角度打击法家,使得法家不能翻身。

  2. 司马迁自己身受宫刑,而他也非圣人。


福建公考资讯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太史公司马迁,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历史学家,他一直与西方历史上的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相提并论,是历史学领域中的“巨牛”。商鞅,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改革家,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知道了他,那时对他手段的强硬表示不赞同。但是通过阅历的丰富,职业的变化之后,我觉得能为大多数人做好事的人就是厉害人,应该被人们所赞颂。但是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却对商鞅备受贬低,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将详细分析:

极端的变法措施

首先,商鞅的变法措施有极端的部分,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这些极端的措施中我认为有两条是最不合理的,包括“连坐法”“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两项措施的实行让商鞅的声望彻底下降。

1.连坐法。商鞅变法规定,将五家划分为一“伍”,两伍又划为一“什”,只要是在一“什”之内的人,如果哪家触犯了法律,其他人也要受到一定的惩罚。用现代法治的思维来看,这是极其不合理的,这就等于住在同一栋楼的人,如果一家人犯了法,同一楼层的所有人都要受到惩罚,并且跟犯罪的人处以同样的判决,对于没有犯罪的普通人是相当不公平的。

2.“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政策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商鞅吸取李悝《法经》中的部分内容,烧毁一切与儒家思想有关的书籍,破坏了中华文化的根系。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中有许多合理的因素,比如对“仁”、“孝”和“礼”的推崇,都让儒家文化有着蓬勃的生命力,而商鞅对这些优秀的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太史公司马迁

与前面提到的商鞅不同,我们的太史公司马迁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儒家。他从小跟着他的父亲司马谈学习儒家重要典籍,十岁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到了长安,也就是当时的首都。在这儿,司马迁见到了影响一生的孔安国,孔安国是儒学大家,骨子里面都渗透着儒家的价值观。从此,司马迁走上了儒家化的人生。另外,从司马迁个人的经历来看,他对儒家精神中的“孝”非常的重视,他父亲去世的时候,托付给了他未完成的书籍,他用自己的一生完成了《史记》的写作,就是他对“孝”的看法。

西汉初年的历史大背景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汉最伟大的政治家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汉武帝刘彻在统治思想上也注重儒家思想的合理因素。他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采取大儒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重要思想。司马迁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曾有人说过:影响一个思想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或她所处的时代,这是非常睿智的看法,比如在中世纪就能产生奥古斯丁那样的神学家、在近代就能产生孟德斯鸠那样的法学家,没有时代的土壤,也就不会产生杰出的思想家。

结语

商鞅和司马迁就像北宋时期的王安石与司马迁一样,不能用简单的视角来评价他们,他们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为万世所传颂。他们在互相评价中,肯定有所倾向,这是正常的。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切不可用“一刀切”的方式看待他们,这是不符合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


白龙赤子


一、司马迁为什么对商鞅的作为极其厌恶,甚至有贬低的意思在商鞅的记传中?从司马迁的历史书籍《史记·商君列传》中可以看出司马迁虽然给商鞅立有传记,但是司马迁是有着朴素历史唯物主义观的严谨史学家,对商鞅这一人物更多的是褒寡多贬,为什么商鞅在秦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功绩足以彰显了后来秦国走向强大,统霸天下,可以说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图强才使秦国走向了东方,图腾了秦国,走上强大的历史前列。这就是司马迁的历史观,唯物观,承认商鞅的作为,功绩,不认可他的做人以及他的性格严重的心理缺陷。司马迁在他的著作中说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功绩,是一个个人伟大的出处,但是司马迁认为商鞅的变法违背了人性的本源,人性的自我认知,强迫人们改变自己的观念来必须适应他的那一套变法!于是司马迁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商鞅这样的天资刻薄之人亡可翘足而待了。

二、司马迁对于变革古人良好道德传统的人和事深恶痛绝,认为不师古,不尊道那是人的不齿之行。在《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他语出惊人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直接说出项羽的人生性格的缺陷而不学古代做人的道理,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窹而不自责,过矣。”你看司马迁他是多么的认知古人大贤的德性而看不起这些持强妄为的人的行为啊。

三、相反,司马迁对于古代大德大贤之人大加赞赏感叹,他崇拜周文王姬昌,甚至说他生而有圣瑞的祥兆。在文王的贤德治理之下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说周朝的大臣召公奭一生为民,仁德爱民,民众为了纪念他作《甘棠》诗篇用以怀念。郑国贤臣子产,贤能无比,仁德待民,子产病死,郑国民众号哭曰:子产离开我们死去了啊,老百姓将来依靠谁!你看司马迁他是欣赏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他把人的仁德贤能放到做人的最高境界,思想上他认同老子孔子的学说,认为人的行为必须适应自然规律,违背人性的变革将会置于社会的动乱之中。他看不起商鞅这类人的作为,以至于他给商鞅这个人定性:商君,他的天性就是个残忍少恩的人,最终还是在秦国落得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缘故的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