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頒佈30週年】教好基本法 學校成關鍵角色


【基本法頒佈30週年】教好基本法 學校成關鍵角色

關穎斌介紹漢華自高小開始便已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中設有基本法課題學習。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漢華校長:教局可增師資培訓 確保各校教學質素

基本法是保障香港特區法治的基石,讓廣大市民認識基本法相當重要,學校扮演其中一個關鍵角色。基本法頒佈30週年之際,香港文匯報日前邀請漢華中學校長關穎斌分享學校多年來的基本法教育歷程,他特別提到近年社會氣氛令學校推行基本法教育的難度增加,呼籲教育局可在教師培訓及教育資源等方面加強支援,以確保各學校推行基本法教育的一致性與教學質素。■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關穎斌自1992年大學畢業後便回母校漢華中學服務,歷任教師、教務副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署理校長,至2009年擔任校長。他憶述漢華中學早在迴歸前已將基本法放到公民教育課中,講解基本法精神;直至2000年教改後加入通識教育相關概念,遂將基本法教育放入其中,「因為通識教育的其中一部分是要讓學生認識國家,教(基本法)也是順理成章。」

漢華高小已教基本法

他表示,該校一直重視基本法教育,亦有不時檢視課程,目前主要是透過正規課程配以全方位活動雙管齊下。正規課程方面,他介紹漢華作為一條龍學校,自高小開始便已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中設有基本法課題學習,中學則分散於通識、地理、中西史等科目之中,課時亦遠高於教育局指引。

全方面學習方面,漢華中學近年積極拓展到多個方面,「主要是不希望只停留在單純的條文學習,例如我們近年會邀請駐港部隊以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派員到校演講,講解相關工作,讓學生更立體地認識中央透過駐港單位在特區管治上的角色,而這也是基本法所賦予。」

與此同時,學校透過讓學生參與升旗禮,又或參觀軍營、到內地交流學習,以至舉辦基本法問答比賽等不同體驗,以更活潑方式向學生講解基本法,深化學生對「一國兩制」的瞭解,「一方面希望學生知法守法,亦期望學生可以正確理解中央與特區的關係」。

兼重「一國」與「兩制」

一場修例風波煽動不少年輕人走上街頭暴力違法,部分人更被激進「港獨」思想所煽動,有意見歸咎於本港基本法教育成效不彰,尤其忽視了「一國」的重要性。關穎斌強調,學校基本法教育一直重視「一國」與「兩制」的平衡,既有高度自治,同時亦會強調本港於國家的應有角色。

惟他亦坦言,近年的社會環境的確令學校推行基本法教育增加難度,「可以這麼說,2012年後推行的難度是比以往要大,教育局近年的支援亦似乎較少」,但學校仍一直堅持理念,不論任何情況都會繼續做好基本法教育。

各校各自教形成差異

整體而言,關穎斌認為香港學界需進一步加強基本法教育,而教育局對此是責無旁貸,尤其是在確保各學校於基本法教育的一致性,以及教育質素保證方面,的確需要多下工夫,「目前更多是交由校本處理,教育局提供的指引和教材都不算太多,或引申出學校之間各有理解,形成差異。」

與此同時,他認為教師培訓方面亦要再加強,「不論是大學師訓以至在職教師培訓方面,都可以做多一點,讓教師早有準備」,更立體地掌握教授基本法的技巧和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