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小孩子玩手機?

用戶5742378084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現在,好多小學生都是手機不離手,甚至幾個月的寶寶也經常目不轉睛地看動畫片。電子產品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影響著孩子和外界交流互動的方式。

電子屏幕時間對兒童身心健康的影響已經已經引起了很多關注,2年前美國兒科協會發表過指南,建議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電子屏幕時間做出限制:

  • 18個月以下的寶寶儘量不看電子屏幕。

  • 2-5歲的兒童完全不給看電視、視頻也不現實,建議一小時以內,並且分散開來,比如每次20分鐘。

  • 對於已經上學的孩子,用眼習慣尤其重要:20-20-20規則:每近距離用眼20分鐘,向6米以外的距離看20秒。這個規則適用於紙質書、電腦、手機等。上學的孩子很多時候學習是通過電子屏幕完成的,所以如果可能,課餘額外的電子屏幕的時間每天控制在1小時以內。

適時適度的看手機我想這是合理的,看的時候姿勢要正確,最好有大人一起陪同觀看,要選擇內容合適的,血腥暴力無腦的東西就不要讓孩子看了。而過度用手機勢必會造成一些危害,除了視疲勞以外,電子屏幕還容易造成:頭痛,視物模糊,乾眼,脖子和肩膀痛之類的症狀,所以孩子用手機這個事家長要根據自己家的情況來合理的安排。


胖娃媽媽讀童書繪本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社會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手機不僅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之帶來的孩子將手機作為一個玩具,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中,甚至出現孩子因為玩手機跳樓等惡性事件,如何引導孩子對待手機的問題是每個家長共同的課題。總結以下幾點希望能對家長朋友有所幫助。

1、引導孩子的興趣方向

家長可以關注孩子玩手機想要獲得什麼?家長朋友可以藉助手機將孩子的興趣引導到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方面上,而不是一味的全盤否定,拒絕孩子接觸手機。通過規定時間的方式引導孩子玩一些有利於孩子心智成長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的遊戲。

2、增加孩子生活中的趣味性

家長可以多給孩子提供一些其感興趣圖書資料,多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讓孩子多結交小朋友,多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慢慢的將孩子的興趣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

3、家長可以制定獎懲制度、培養孩子好習慣

家長朋友可以和孩子約法三章,每天孩子可以有一個小時玩手機的時間(前提是完成作業)。如果超過時間,下次則相應減少時間。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習慣。另外家長手機中儘量多下載有助於孩子成長的APP軟件,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心智成長。

4、多多與孩子互動

當前很多家長上班下班都比較累,所以回到家裡與孩子的互動相應較少,那麼孩子自然會找個依賴,手機將會成為他的好夥伴。這就要求我們家長調整心態,多多的與孩子互動,降低孩子對手機的依賴。放假的時候多多帶領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培養孩子各種興趣愛好。

5、父母儘量不玩手機

家長因為工作的壓力,可能會藉助於手機中的遊戲、新聞緩解壓力,殊不知這樣也會給孩子樹立一個玩手機的榜樣,所以家長朋友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手機來解決的話,最好在孩子面前儘量不要玩手機,多多的和孩子互動,如果家長每天與自己的孩子一起閱讀,一起學習,相信孩子是很樂意的與父母作為學習上的朋友的。

綜上所述,讓孩子遠離手機的關鍵點是在家長的引導以及以身作則上,如果我們家長朋友能夠合理的引導孩子的興趣愛好,能夠花時間陪伴孩子學習,一起閱讀,多帶孩子參加興趣活動,孩子會慢慢的遠離手機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得到答主的滿意,也歡迎家長朋友多多留言交流,【寶寶營養號】專注於嬰幼兒健康成長知識原創與分享。


父母育兒堂


前幾日,去叔叔家串門,飯後大家圍坐在沙發上閒聊,7歲的侄子在一旁不停的拉扯著孃嬢,大聲的哭鬧著,直到她把自己的手機遞給他,他才瞬間露出笑臉,心滿意足的安分坐下,低頭玩起了手機......

叔叔在一邊看著,不太高興地數落:“一放假就抱著手機不離手,作業也不做,開學估計就要重新配眼鏡了.......”


事實上不止叔叔家,同樣的事情在我身邊很多親朋好友家中也是輪番上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成了爸媽安撫孩子的“神器”。

或許在很多家長眼中,手機只是一個玩具罷了,孩子最多用它玩玩遊戲。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揣測孩子的想法和世界!

互聯網時代,手機無異於是可以通往另一個虛擬世界的大門,成人尚且有自我辨別好壞的能力,但是孩子就不一定了,會發生什麼誰也無法預料!

01

最近,廣州的賴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的銀行卡里莫名其妙少了一大筆錢。

那筆錢是用來給兒子濤濤治療白血病的救命錢啊!

賴女士去查了銀行卡的流水清單,才發現這筆錢竟然被兒子濤濤花在了手機遊戲充值上。從去年到現在,通過微信轉賬支付,濤濤竟然在遊戲上花了15萬元!

10歲的濤濤根本不知道,這筆救命錢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


02
“我的孩子,視力從1.5降到0.6。”

“他老是眯眼看東西。所以我帶他來檢查一下,沒想到這麼嚴重。”

“我對睿睿的作息要求一向都很嚴格,晚上九點準時上床睡覺。但沒想到孩子回房後,卻躲在黑暗房間裡用手機玩遊戲!”

手機問題,已經成為了很多家長們的煩惱。


03

軒軒今年上小學四年級,課餘時間不愛看書,就喜歡拿手機玩遊戲,一玩就是四五個小時。

“我們說得嘴皮子都破了,都沒辦法勸他改掉愛玩手機這一壞習慣。”軒軒媽無奈地說道。

“我收繳過他的手機,但行不通,他哭鬧起來我們就沒轍。看著孩子在我面前哭了,我就心軟了,就把手機還給他了。”

一次次的妥協,能夠換來孩子的心疼麼


04

“用錘子砸!把它扔進水桶裡!”

在某中學舉行手機銷燬大會上,幾十部從學生沒收來的手機被扔進水桶,用錘子猛砸砸爛。

“帶手機到學校不交給老師,在課堂上偷偷看手機,發短信!一旦被發現就要銷燬!”

“謝謝各位家長們的配合!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孩子好!”

用暴力的方式去管控孩子玩手機問題,就是最好的麼?


05

在孩子沉迷手機這個普遍性的難題面前,家長們要麼以暴制暴,要麼無限妥協。

然而優優覺得,這兩種做法,都危害巨大。

第一種,以暴制暴。家長看似贏了,但付出的代價很大。首先,孩子對父母產生怨恨,影響親子關係。其次,孩子失去了發展自律精神的機會,很可能會偷偷借同學的手機玩遊戲,不會從根本上對自己負責任。

第二種,無限妥協。這樣會讓孩子為所欲為,並學會怎樣用發脾氣來控制父母。這些孩子常常衝動、任性,無法控制,無法管教,併成為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人。

智能電子產品是把雙刃劍,

科學使用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家長可以通過多多陪伴方式,再輔以科學的手段來幫助孩子克服“手機癮”,比如說用諸如優成長等專業手機管控APP,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優成長


不止是手機,我這裡說一下統一的電子產品的看法吧

首先現在的電子產品種類實在是太繁多了,有些是孩子需要的,比如學習機,點讀機,還有一些玩具等等。。,有些是孩子不需要的,不需要的當然更多了,就不舉例了。那作為家長,我們給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會主要考慮那些東西呢?

首先,就是安全。有些電子產品對孩子而言是具有危險性的,比如容易觸電的,容易割傷、碰傷的等等,那麼這類電子產品,當然是不應該讓孩子接觸的。對於那些沒有危險的電子產品,我們家長還會考慮到用途。

其次,用途。那麼這件電子產品對孩子是有用途的,可以啟發孩子的智力,豐富孩子的知識,或者可以培養孩子哪些方面的興趣,對於這些電子產品,家長是可能讓孩子接觸的,出於用途考慮,那些沒有用的,家長可能就不會讓孩子接觸。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家長還會考慮到要照顧孩子情緒。

第三點,照顧孩子情緒,說白了就是哄孩子。當我們家長考慮到這一點的時候,那麼可能就不管這件電子產品有沒有用,只要孩子喜歡,那就讓孩子接觸。很多孩子接觸的電子產品也都是這麼來的,尤其是小孩子,就是要,不給不行,沒得辦法。所以說,該不該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呢,答案是肯定的:該。因為現在本來就是電子時代,不讓孩子接觸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些電子產品,長期接觸的話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傷害,比如手機、電腦、iPad等等,主要來說一下手機,現在我們家長一般都是整天手機在手,甚至孩子一出生就跟你的手機接觸了,很多孩子兩三歲就開始拿著手機玩了,長期玩手機,勢必會對視力造成影響,現在的小學生近視率越來越高,這一定是原因之一。另外,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會對手機產生痴迷,包括兩三歲的小孩,因為手機裡面的內容太豐富了,而這些內容對孩子也都具有兩面性,有的可能會啟發孩子思維,有的可能只會讓孩子沉迷其中。有的孩子甚至痴迷到一部手機就可以帶走,一部手機就可以不要爸爸媽媽,這種影響也是家長不願見到的

。所以,給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是必要的,但也要有一定的選擇,一定的限制,一定的管理,一定的慎重!電子產品的普及,一定會對幼兒智力開發起到幫助,想想以前我們小的時候什麼都不懂,比現在小孩子笨多了。

另外這裡推薦一款早教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人們對於畫面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相比起枯燥的文字,需要一行一行進行練習,這是一款採用圖片演化成字體的軟件,讓孩子在好奇快樂中學習漢字,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是一款免費的好軟件。【貓,小帥,識漢字】中的圖片演化漢字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這也是電子時代的一個縮影吧,既然不能杜絕電子產品,那就有剋制的擁抱,否則就會落後。


發狂小靦腆


不好,非常不好![撇嘴]

我朋友家小孩現在上中班,眼睛散光嚴重,原因就是孩子長時間玩手機,玩平板!爸媽很後悔,可世上沒有後悔藥,所以千萬不能長時間給孩子看手機,是在要看,可以把客廳電視打開看看動畫片,設定看電視多長時間,讓孩子的眼睛可以休息休息!

我們家兩個孩子都是這樣,最長看電視時間是半小時!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有時候忘記定時了,孩子如果看的時間太長了,他自己會說,媽媽,你是不是忘記定時間了,你快點關掉吧,我不看了…我家小兒子更搞笑,每次姐姐要看電視,他都會來一句,眼睛要瞎掉了,媽媽說不能看電視…笑死我了,我也就跟他說了幾次而已。手機我更不可能給他們完了,最多有時候給他們拍了抖音給他們看看拍的怎麼樣。

反正總而言之,不能給孩子看手機,手機比電視對眼睛的傷害大,請爸爸媽媽們多多注意,孩子的眼睛真的很重要![互粉]




曲水流觴gyp


小孩兒玩手機的情況有很多

1、家長沒時間管孩子,怕孩子鬧,直接給孩子一個手機自己去玩吧。

2、孩子的學校或者課外班老師留的作業需要在手機上完成,孩子順勢玩起手機。

3、孩子的同學談論某些手機遊戲,孩子沒有玩過沒法參與,因此產生了一種被排斥和孤立的感覺,孩子希望瞭解並能夠參與進去,因此會找機會玩手機。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小孩玩手機容易產生沉迷,原因很簡單,就是小孩沒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分辨能力,想想連大人都會沉迷,更何況小孩兒了。

如何管理小孩兒玩手機呢

建議和小孩平等溝通,建議約定,並許下承諾,達到約定後給與對應的獎勵,目的在培養孩子主動性。

約定內容,例如每天放學先寫作業,寫完作業在16點到20點可以玩一小時。

有哪些遊戲不能玩,哪些網站不能上,有家長規定好。

看起來執行會有些困難,如何才能保證嚴格執行呢,推薦家長藉助輔助工具,例如陪伴、袋鼠家等軟件。

家長以身作則

建議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儘量避免在還面前玩手機,因為孩子會觀察家長的言行,並且模仿家長的行為,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複印件是有道理的。

培養興趣愛好

家長儘可能培養孩子更多的興趣愛好,讓孩子走出手機,進入到另一世界中,讓孩子在其中體會到快樂、成就感,這樣就不會沉浸在手機中了。


世界上只有10種人


1、提前達成協議

每次在給孩子玩手機前,先跟孩子達成協議,比如做完作業或者做完家務,才能玩一次手機。而且孩子想玩手機,要自己找密碼,密碼會每天更新。維持1-2周,爸媽再視情況作調整。

2、控制使用時長

等孩子滿3歲後,可以適當玩手機,但要控制好時間,每次10分鐘。如果孩子要看動畫片,每週只能看一集,因為每集動畫片可能要15-30分鐘,甚至更長。

3、選擇優質內容

最好單獨留出一個手機,把裡面的電影、遊戲全部刪掉,專門下載一些適合小孩看的動畫片或者音樂,避免孩子連續看視頻,反覆玩遊戲。

4、選擇合適場所

吃飯時、睡覺前,不要讓孩子玩手機,因為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刺激孩子大腦,讓孩子食慾下降,難以入睡。此外,在等車時、旅途中,儘量不要讓孩子玩手機,以免讓孩子養成在等待時玩手機的習慣。日常也不要把手機當成安撫孩子的工具,建議飯後、休息時給孩子玩一會。






zzyyxx1314


不請自來,希望能與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獲取知識及信息的最好途徑,就像一句廣告詞說的一樣,手機在手,天下我有。這些充分的證明了手機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那麼小孩子該不該玩手機呢?在這個問題上,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認為小孩子可以玩手機,但是應該這樣玩手機:

首先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規定手機的適用範圍及時間。因為現在家裡人基本上都是人人有一個手機,那麼規定孩子不要玩,肯定是行不通的,因為孩子成長的環境是家人給的,所以當不能避免的時候,就一定積極的要做好引導。讓孩子在手機上體會到不同的世界,滿足他的好奇心,給孩子下載喜愛的圖片、動畫及有利於開發大腦等有益的東西。在適當的年齡段給孩子做好適當的引導,那麼對於他的成長一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給孩子規定一定的要求,培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當孩子想要玩的時候,那麼你就要給他一個目標,比如一定要讓孩子做好家庭作業檢查過關後,才能讓他玩一定的時間,這樣才能讓他更加的懂得把握珍惜他的機會,更加的用功努力學習,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

最後要培養孩子的自覺性,自控力。當孩子接觸手機的時候,你可以滿足他的好奇心,但不能讓孩子產生依賴性,一定要有適當的時間,規定的範圍內,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自覺性,有一種自控力。那當孩子長大的時候,也不會有一個低頭族的壞習慣,對於他的生活及工作都一定的幫助。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不到之處,還請指教。


堂山藏


現在科技發達了,智能手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就連我妹妹家剛兩歲的小娃娃拿起手機也會點那麼幾下,再加上現在市面上有許多針對兒童開發的各種手機軟件在手機應用商店中發佈,其實現在想要避免孩子接觸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在玩手機這個問題上和我家兒子說的次數多了,自然就會發現,越是不讓他去玩、去碰,他就會對這新事物越發好奇,越想去碰,來硬的,他又開始鬧,所以在這件事的處理上我逐漸感覺還是宜疏不宜堵的好,我們做家長的,在孩子接觸這些產品後真正要做的是做好監管措施。

和孩子約定每天可以玩多長時間,

當一件事一直無法與孩子達成意見上的一致時,一起立下規定應該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之一。對於電子產品的使用,我就製作一個表格,表格中分別包含什麼時間可以玩、可以玩多久、時間結束後應該做些什麼……把可能會和兒子產生矛盾的點都約定清楚,這樣會比簡單粗暴地要求不準玩手機這種方式,他更容易接受的多。

家長要做好表率

這個問題很重要,當被管理者,在發現管理者都沒有在履行他所立下的規矩時,在被管理者的心裡,所立下的規矩對他的約束力就減少了很多。那兒子和我之間在立下規矩後就是形成了這種關係。身為家長,不要有“因為我是大人,我是你爸媽,就不用遵守這個規定”的念頭,在什麼時候不能玩,家長也不要玩,要求孩子寫作業、看課外書的時候,你卻在那裡看電視、玩手機,在孩子心裡可是會相當不服的。

所以我都會趁這個機會和兒子一起讀讀書、看看繪本,在陪孩子的同時,又能和孩子培養感情,多好

現在市面上針對兒童開發的APP良莠不齊,特別是各種手機遊戲更是魚龍混雜,加上孩子的年齡還小,缺乏對事物的甄別能力,所以家長就要做好篩選工作。在孩子剛接觸智能電子產品時,家長首先就要對其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也可以提前給孩子下好幾個市面上評價比較好的兒童手機APP,像我就給兒子下了一些適合他這個年齡段看的讀書軟件和玩的一些小遊戲,勞逸結合。

如果發現在孩子玩的遊戲或使用的軟件中有危害身心孩子安全的因素在,要及時採取措施,同時要給孩子解釋清楚,不要讓孩子產生誤會。


南京房產小哥


講個去年的事,有個媽媽生二胎,就顧不得老大,老大3歲,又不放心她自己出去玩,讀書還得大人和她一起讀,做手工也得大人指導或者一起做,媽媽忙二胎餵奶洗漱,根本沒時間,爸爸還要上班掙一家人吃喝,姥姥還要忙一天的做飯採買衛生,洗衣,都顧不上大寶,只有任由她玩手機了,這樣她還不鬧,要不二胎奶都吃不上,陪她玩,不讓餵奶,有時候家長也是真的沒辦法,但是覺得手機還是不能多玩,傷眼睛不說,也會產生依賴,建議家長還是儘量陪孩子,做一些喜歡的遊戲,如果沒時間時可以準備塗塗畫畫的顏料彩筆大的紙,給孩子帶好圍裙套袖自由塗抹,像沙盤畫,多米諾,拼插類,軌道車類的,自己可以玩的玩具準備一些,有空陪著孩子看看圖書,出去玩玩。這樣也就不會迷戀手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