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社交隔離正起作用:公民人際接觸大幅減少73%,平均傳染數由2.6降至0.62

英國社交隔離正起作用:公民人際接觸大幅減少73%,平均傳染數由2.6降至0.62

據《每日郵報》日前報道,英國的社交隔離舉措正在起作用,病毒傳播速度正在下降。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LSHTM)的研究人員對1300人進行了在線調查,要求他們列出過去24小時內的人際接觸情況。

結果發現,他們的社會接觸較以往減少了73%。研究人員隨後利用算法相應地調整了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染數(即R0)。令人驚訝的是,R0由實行社交隔離舉措前的2.6降低至0.62。

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通常寫成為R0)是在流行病學上,指在沒有外力介入,同時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的人,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R0的數字愈大,代表流行病的控制愈難。

若:R0 > 1,傳染病會以指數方式散佈,成為流行病。但是一般不會永遠持續,因為可能被感染的人口會慢慢減少。部分人口可能死於該傳染病,部分則可能病癒後產生免疫力。

若:,R0 = 1,傳染病會變成人口中的地方性流行病。

若:R0

英國R0降至0.62可能傳遞出一個積極的信號:病毒現在越來越難以傳播,疫情可能很快將被控制住。

但同時研究人員指出,這是一次小範圍的研究,如果能在整個英國都看到社交接觸大幅度下降,那麼疫情才有可能真正被控制住。

不過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整個英國R0下降至1以下,也需要繼續實施嚴格的防疫舉措。首先新冠病毒的潛伏期較長,其次人群中還存在大量的無症狀患者,如果一看到疫情好轉的苗頭就放鬆警惕,很容易造成疫情反撲。

英國或有180萬人已感染新冠病毒

雖然社交隔離舉措為英國疫情防控帶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由於實施的滯後性,導致病毒已在人群中大面積蔓延。

近日,在政府顧問Neil Ferguson教授的帶領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歐洲各地的疫情爆發進行了研究,以預測各國真實的感染數據。

研究指出,在歐洲11個最富裕的國家中,平均4%的人——約1900萬人——已經被感染了新冠病毒。這些數據可能比官方公佈的數據更具代表性,因為官方只公佈醫院或診所檢測的確診人數。

具體來說,英國可能已有18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每37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受感染,感染率為2.7%;意大利感染率為10%,而西班牙感染率則高達14%--這兩個國家是上述11國中唯一兩個感染率超過4%的國家;感染人數最少的是挪威,該國550萬人口中只有0.41%受感染。

比利時為3.7%(433,600例);瑞士3.2%(269,000例);瑞典3.1% (316,200例);法國3%(205,000例);奧地利1.1%(97 400例),丹麥1.1%(64 500例)。

此外,該研究還討論了封鎖和社會隔離措施在保護民眾方面的效果。研究認為,措施越嚴格,實施得越早,受感染的比例可能就越小。

參考資料: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8175263/UK-coronavirus-cases-number-1-8MILLION-scientists-say.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175765/Lockdown-reducing-number-people-infected-coronaviru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