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研發全球拼“速度”復星醫藥稱4月底新葯有望臨床

新冠疫苗研發全球拼“速度”復星醫藥稱4月底新藥有望臨床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依然肆虐,中國雖然率先取得了“抗疫”的初步勝利,但是面對新冠肺炎這一新型疾病,其傳播速度遠比2003年的SARA更為嚴重,因此在抗擊新冠肺炎的征程上,還不能說取得完勝。目前,在研發新冠肺炎的疫苗上,全球各國也是鉚足了勁,爭取成為第一個量產接種疫苗的國家。

3月31日,A股醫藥上市公司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復星”,600196.SH)發佈了2019年度經營業績年報,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對外表示,疫情期間復星快速啟動了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合作,復星和國際醫藥巨頭BioNTech在合作開發疫苗,BioNTech自身發佈信息來希望4月底在歐洲、美國開始臨床試驗,復星也希望這個工作儘快實施,快速進入一期臨床試驗。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這是國內第一家商業醫藥企業透露研發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信息。而早在半個月之前的3月16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已經將重組的新冠疫苗通過臨床註冊評審,並在當日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首批試驗志願者有108人。

與此同時,法國賽諾菲集團、以色列生物研究所、美國強生集團、輝瑞集團等全球諸多醫藥巨頭都在研發新冠肺炎藥物,全球在抗擊疫情的同時,也在進行著一場藥物研發的“時間賽”。

疫苗研發進度加快

“在中國抗擊肺炎疫情的最關鍵時刻,並沒有依賴國外醫療團隊的力量,創造了中國速度,為全球抗疫贏得寶貴時間。如今抗疫已經進入後半程,在藥物研發上更不能指望單純依賴國外的技術來完成藥物量產。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醫藥領域已經出現了很多領軍企業和研發機構,我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國內會率先生產量產的疫情藥品。”4月2日,國泰君安證券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張銘(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指導組組長孫春蘭在召開抗疫一線專家院士和科研工作者座談會上就表示,要堅持臨床和科研結合,打破壁壘,總結經驗,給予更大支持,推動超常規創新,為戰勝疫情提供有力科技支撐;要加快疫苗研發進度,優化臨床應用註冊申報、審批流程,爭取早日取得關鍵突破。這一表態明確了我國在抗疫藥物研發進程上要實現最快速度的突破。

《華夏時報》記者也瞭解到,4月1日,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清華大學科研院副院長鄧寧對外透露,該院張林琦團隊研發的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病毒載體的腺病毒疫苗和mRNA單克隆抗體藥物取得重要進展,5月底均可進入動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階段。清華大學先後啟動15個抗疫應急項目,從診、治、防三個方面全面佈局,聚焦疫苗、藥物、臨床診療技術、病毒傳播防控、應急決策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進展。

“事實上,從疫情全球爆發到藥物研發,歐美各國都是各自為戰,只有中國在抗疫取得初步成功後向歐洲、中東、東南亞各國伸出了援手。而在藥物研發上,更多的是商業醫藥機構的行為,中國願意拿出病毒種株與各國分享,但是不見得其它國家會與中國分享藥物研發經驗。”對此,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徐曄分析指出。

記者也瞭解到,就在3月19日,網上有傳出跨國藥企輝瑞和BioNTec聯合開發新冠疫苗但卻不包括中國甚至“聯合封殺中國”等傳言,對此輝瑞在官網上公告稱:輝瑞公司和BioNTech SE宣佈,兩家公司已就共同開發和分銷一種潛在的基於mRNA的冠狀病毒疫苗達成意向書,以預防COVID-19感染,輝瑞與BioNTech的協議不包括中國市場。

疫情與市場

而在此之前,BioNTech已宣佈與復星醫藥合作開發中國市場。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如果輝瑞與BioNTech的合作最終創造出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其目的和意圖是確保全球範圍內獲得疫苗。

3月15日,復星醫藥官宣了與BioNTech的合作。復星醫藥宣佈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獲BioNTech SE許可在中國獨家開發和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

本報記者也從其協議中瞭解到,復星醫藥產業負責該疫苗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區域內)的該產品於區域內的臨床試驗、上市申請和市場銷售,並承擔相應的成本和費用。BioNTech將負責提供區域內臨床試驗申請所需的技術材料和臨床前研究數據、配合區域內臨床試驗,並供應相關臨床試驗及市場銷售所需的產品。

復星醫藥將根據約定向BioNTech支付至多8500萬美元的許可費(包括首付款、臨床開發註冊及銷售里程碑款項),並在約定的銷售提成期間內按該產品年度毛利的35%支付銷售提成。同時,對BioNTech進行約5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

“疫苗方面以前我們有流感、狂犬疫苗,但發展一般。這次與BioNTech是春節前我們開應對疫情的會議,認為mRNA會有一定機會,所以積極尋找合作方,我們在跟BioNTech疫苗的合作過程中也在評估合作方是不是能達到這樣的技術要求。目前為止,所有的技術進展、提交文件、討論都非常正面。從BioNTech自己發佈的信息來看,他們希望4月底在歐洲、美國開始臨床試驗。我們希望這個工作儘快實施,快速進入一期臨床試驗。mRNA儘管現在為止還是一個新技術平臺,全球三家主要的疫苗公司Moderna、BioNTech、CureVac過去都有相當長時間的技術積累,也有相應的產品在臨床試驗,安全性也得到了初步的驗證。”對此,陳啟宇表示。

而根據復星醫藥2019年年報顯示,復星醫藥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85.85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增長14.72%;實現淨利潤37.44億元,同比增長23.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3.22億元,同比增長22.66%。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保持上升趨勢,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32.22億元,較2018年增長9.23%。

“2019年,復星醫藥全年研發投入34.63億元,同比增長38.15%;其中,研發費用為20.41億元,增長37.97%。其中,製藥業務研發投入為31.31億元,增長39.12%,佔製藥業務收入比為14.38%。復星醫藥持續完善仿創結合的藥品研發體系,在中國、美國、印度等地佈局,打造了高效的小分子創新藥、高價值仿製藥、生物藥和細胞治療平臺,已形成國際化的研發體系和較強的研發能力。復星醫藥也將在做好現有業務及產業升級的基礎上,堅定地走創新、國際化道路。” 對此,復星醫藥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以芳3月31日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表示。

吳以芳稱,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整體經濟運行造成影響,整個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復星醫藥將繼續加強產業運營,投入更多資源支持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加快推進創新藥研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