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來早春水 望向金秋豐

3月23日,瀋陽新民市法哈牛鎮法哈牛村,水稻種植大戶孟獻新正在院裡“曬籽”。曬籽是水稻育苗的第一步,今年老孟這一步比常年早5天。

“一個月前,村裡就說今年水指定來得早。”老孟話語裡透著喜氣,“田裡來水足的話,稻秧早下地5天,秋天就能增收6%。”

老孟說的“來水”,指的是從我省水庫輸往各地農田、尤其是水田的農灌供水。法哈牛村所在的新民灌區用水,由省水資源管理集團所屬大夥房水庫調配。

氣象部門預測今年農時可能提前,為保證春耕田裡“來水”充足,省水資源集團早早做好預案。3月3日,大夥房水庫就開始了調水工作,集團所屬其他水庫也相應展開行動。

3月19日,距大夥房水庫入庫口上游約5公里處,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鎮河西村古樓大橋上,大夥房水庫公司供水收費部部長鄭豔波一邊觀察橋下湍急的蘇子河,一邊用手臂打著比例,估算著。

“1米多深水,100多米寬的過水斷面,水流量能達到80(立方米/秒)”對比3月3日10米寬的淺流水道,鄭豔波對當天這組數字比較滿意。

把這組數字擺進大夥房水庫的水情動態測算,水庫公司總工程師楊旭心裡踏實許多。截至當日,水庫跨流域引水累計7300萬立方米,蓄水增加0.43億立方米“。按這個速度,到5月1日,下游農業灌溉任務就能保證了。”

“這個水位,意味著總體蓄水量可滿足城市生活、生產及農業用水需求。”水資源集團調度中心副主任喻松陽表示,省屬水庫灌區的泡插期供水矛盾可基本解決。

“這樣的話,上秋水稻豐收,咱心裡更有底了。”聽到這些消息,孟獻新笑了。

鏈接

我省水田面積近400萬畝,糧食總產量可達30億公斤,保證春耕用水意義重大。為穩定本年度糧食產量,省水資源集團保證農業供水安全,提前採取了多種措施。這也是我省近年來,不斷增加農田水利建設財政投入,加快實施大中型灌區改造,大力推進節水灌溉和田間配套工程建設,保障糧食安全等工作的有力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