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公摊面积,老百姓深恶痛绝,到底从何而来?


相信无论买过房的还是没买过房的对公摊面积都不陌生,主要它和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有些房子的公摊面积甚至高达20%-30%,这样的话买一百平米的房子可能也只有七八十平米,按一平米一万来算,购房者平白无故亏了几十万。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公摊面积,老百姓深恶痛绝,到底从何而来?

公摊面积的来源

在1952年之前,那个时候楼房都是整栋出售的,不像现在都是一套一套地卖。当时在香港,能买一栋楼的人还是很少的,这样就导致开发商的楼卖不出去,买得起的恐怕都是香港的大富豪,一般人家根本不可能买得起整栋房子。

其中一个地产商就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把整栋楼分开销售,每个人可以买到楼的一部分,这样能买起房子的人就更多了,然后香港的地产开发商们纷纷效仿。再到后来,房地产开发商慢慢地把整栋楼拆分成一个个小公寓来卖,这样就能使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子,但是问题也出现了,就是每个购房者会因为公共部分的分配而产生纠纷,这样就造成了公摊面积的产生。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公摊面积,老百姓深恶痛绝,到底从何而来?

但是公摊面积是谁提出的呢?专栏作家,媒体人鲁国平先生微博称:公摊面积是李嘉诚在香港率先发明的,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香港其他房地产商和物业公司的大力拥趸,并迅速被内地学习吸纳实行。

网络也有很多声音说公摊面积是李嘉诚发明的,这就致使很多网友对李嘉诚有很多不好的言论。事实上李嘉诚当时提出公摊面积也只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住房纠纷问题,同时存在公摊面积也会有一定的降价,只是这个公摊面积的说法引入内地以后,就被地产商们各种创新使用,才导致现在如此高的房价买到的房子竟然还有这么大面积的公摊,可以说公摊面积是中国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网络上取消公摊的呼声也很高涨。

公摊面积的最新规定

购房者买房子一定很想知道公摊面积到底有多少,对于很多购房者而言,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因而大多数人买了房子也不知道公摊到底多少,自己的真实住房面积到底是多少。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各种情况下的公摊占比。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公摊面积,老百姓深恶痛绝,到底从何而来?

1、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一般来说独立别墅没有公摊面积,联体别墅有较少的公摊面积。

2、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公摊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1/2,还有楼梯、楼梯间、物管用房等,这样的多层建筑公摊率还是很低的。

3、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这种高度的楼盘一般称为小高层,一般公摊占比为10-15%之间,而带电梯的小高层高的能达到16%。

4、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高层住宅一般公摊占比最高,高层住宅一般有电梯和电梯室,一般还有逃生通道,因而公摊占比比较高。

大家买房子的时候一到要找到自己买房的类型,明确自己所买房子的公摊占比,千万不要被中介和开发商忽悠,以前网上时常爆出有些房子公摊占比竟然高30%-40%,一旦被坑到,对于购房者而言是很大的损失。

公摊面积有望取消吗

数据显示:2020年购房者中有78.1%的购房者希望取消公摊面积,12.2%的购房者表示取不取消公摊影响不大,只有9.7%的购房者认为公摊面积不该取消。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取消公摊的。

央媒曾表示:公摊面积管理上存在混乱,标准不一,对于买房者而言,不仅多付出更多的购房款,而且要承担付出多年的各种“看不见”的费用,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解决,对于这种遗留的不科学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央媒的表态说到老百姓心里去了,现在人们对取消公摊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希望取下公摊的政策能早日推行。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公摊面积,老百姓深恶痛绝,到底从何而来?

当然也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在极力否定取消公摊,理由看似也很充分:公摊虽然取消了,但是开发商不会亏本,可能会相应地提高房价。另外还有专家认为:公摊面积一旦取消,开发商会不重视公共区域的建设,甚至会缩小公共区域的范围,影响居住体验。

这些专家的话看似有理,实则无稽之谈,首先房价不是随便上涨的,现在国家多地都有限价政策,同时开发商一旦大幅涨价,购房者也不会买账。另外如果哪个开发商选择牺牲居住体验来提高利润,那必然会有开发商选择以提高居住体验来宣传,最后也只会适者生存,大家都看在眼里,想以牺牲居住体验的开发商必然会被淘汰。

总结:取消公摊面积可以说是老百姓都很期望的,也有很多专家认为只要制度制定得比较合理,公摊面积也是有望取消的。

创作不易,如果你认同本文观点,顺便点下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