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大於努力:律師“七看五查”助你篩選優質僱主、避開成長大坑

近日學習了自媒體大咖粥左羅的《篩選思維: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宛如清夜聞鍾,發人深省:

我們人生有多少次可以做選擇的機會?

我們曾經有多少次可以選擇更好的機會?

那些起點資歷差不多的人,是如何通過做選擇實現超越的?

就拿職業發展來說,大多數人的職業黃金期不過20年,如果是相對穩定地2-3年一換,不會超過10次跳槽,因此,每一次選擇都需要慎重,幾乎是用一次少一次。

所以,每一次跳槽選擇新東家的時候,我們都不得不做一次選擇。如果每一次選擇都能給我們帶來高成長的機會,再加上在機會中的努力,我們最終會收穫高於大多數人的收益。


選擇大於努力:律師“七看五查”助你篩選優質僱主、避開成長大坑


選擇大於努力

小巴律師早些年,和一部分人一樣,對“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是不屑的,認為是在詆譭努力的重要性。直到在“得到”App上學習了梁寧老師的《產品思維30講》,才恍然大悟。

梁寧老師舉了個有代表性的例子:一對雙胞胎,智商性格特質都沒什麼差別,大學畢業後一個去了騰訊,一個去了傳統媒體。兩人都很努力,也都很受領導器重。過了七八年以後,去騰訊的起碼身家百萬,而且出來創業哪兒哪兒都有人投資,去傳統媒體的恐怕連賴以生存的基本面都保不住了。

所以,選擇和努力是兩個維度上的事情。選擇是首要的,如果選擇的是一個上升趨勢及其緩慢的面,那麼無論做再多的努力,這個基本面決定了不可能有太多的上升空間;如果選擇的是一個高速崛起的面,那麼恐怕不付出那麼拼命的努力,也能獲得很大的成長空間。

選擇對,成長是幾何級的;而選擇不對,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能實現線性增長甚至零增長、負增長。

這裡的努力是狹義的“努力”,就是在所選擇的面上所做的戰術上努力。而廣義的努力,既包括戰略上的努力,即選擇上的努力,也包括戰術上的努力,即實際工作中的努力。戰略上和戰術上雙努力,才能贏得快速成長。

不要用戰術上的努力掩蓋戰略上的不努力。僅僅戰術上努力,我認為只是努力的一小半,甚至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努力。

所以,在做出職業或工作選擇前,一定要釐清思路,做好規劃與功課,時不時捫心自問“這工作對我成長真的有幫助嗎?”“這是我真正要的工作嗎?”

看清楚僱主真面目,還真得花番功夫

小巴今天主要陪大家聊一聊,如何看清楚僱主公司的真面目。

公司是否有利於員工個人成長,是多種因素決定的。有時候,作為業內人士的我們清楚地知道哪些僱主優秀、哪些僱主靠譜、哪些僱主員工流失如流水。但有些行業,特別是互聯網、電子通訊等新興產業,很多都是創業公司,那怎麼看是否靠譜呢?

對於跳槽員工來說,往哪些或哪一個行業跳,大概心裡都有譜。然而,在一個行業以內,如何看清楚一家企業的真面目呢?建議大家從以下幾個維度重點開展信息收集,來判斷公司及老闆是否靠譜,可以概括為“五看”:

(1)看行業生態位

一家企業,光看其所屬行業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看它所處的生態位。所謂生態位,也就是如果把這個行業看作一個生態系統,這家企業是處於底端,還是處於頂端,還是在快速上升中,是在低利潤端,還是在高利潤端,即便同屬一個朝陽的行業,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結果。

比如國內號稱當前最具投資潛力的生物醫藥行業,也不是隨便找一家就能跟著昇天的,而是要看它的發展階段、規模、產業鏈位置、資金儲備、研發隊伍、產品類型、資質、融資等等,瞭解這些,就大概知道處於什麼生態位,也就估摸出其大概前景如何了。


選擇大於努力:律師“七看五查”助你篩選優質僱主、避開成長大坑


(2)看產品競爭力

生態位找到了,就看這家公司的產品。這裡的產品包括實物產品和服務,也就是公司對外銷售、產生利潤的那個東西。產品競爭力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市場佔有率、利潤率、客戶口碑等等。如果公司產品缺乏競爭力,那麼在高成長行業中只能死得更快;而只有在產品富有競爭力的公司工作,才會借勢賦能,實現個人高成長。

就拿還算是熱門行業的智能汽車行業來說,特斯拉算是頭牌,國內廠家真正造得出拳頭產品或核心配件的也就那麼幾家,其他要麼就是傳統燃油車殼套個電動機+電池,要麼還停留在“PPT造車”的階段上。

(3)看知識產權

有些創業企業的產品也許還在研發中,那麼要著重這類企業的知識產權,特別是科技型企業。企業出於自我保護的考慮,同時也受地方優惠政策的引導,一般都積極申請知識產權。專利、商標、著作權等都是重要的知識產權。

(4)看老闆及公司口碑

很多企業,特別是創業期企業,老闆風格幾乎決定公司風格,在團隊內工作是否愉快,是否有進取且寬鬆的氛圍,這些都很重要,畢竟一天要在公司待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同時,公司在外口碑如何也很重要,口碑不好的公司往往也走不遠。

(5)看公司股權股份

公司股權股份能看出很多問題:

比如大股東也就是公司最有實權的人是誰;

比如公司是否有股權質押(有股權質押有時候是現金流不太好的表現);

比如公司拿了哪些機構的投資及其投資佔比(知名風投機構投資往往意味著公司優質);

比如公司是否有持股平臺(是否對員工有股權激勵)等等。

公司股權股份就像一家公司的全身CT,是好是壞就能差不多看個大概了。

(6)看公司有無汙點

公司的汙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a. 違法處罰

b. 在訴訟案件中成為被告(即吃官司)

c. 被法院執行

d. 新聞上的負面事件

這些都可能將公司處於不利境地,或反映了公司處於不利境地。當然也看實際情況,一些輕微、偶發的違法處罰,對於企業也相對正常;吃官司金額不大,對公司也沒有實質影響;而如果是大金額的官司被告、被執行人甚至失信被執行人,那這個公司經營狀況就有很大問題了。

當然,如果以上這些汙點只是歷史情況,現在沒有的話,說明公司已經從困難中爬出來,當下還是比較健康的。


選擇大於努力:律師“七看五查”助你篩選優質僱主、避開成長大坑


(7)看公司資產擔保情況

公司擔保資產,一般是為了向銀行借錢,而把自己的財產抵押或質押出去,主要包括:

a.土地抵押

b.動產質押

c.知識產權質押

上面三類信息都是公開的,可查詢的。

這個維度的信息,要分情況看,不能說有擔保就一定是壞事。

如果公司在高速擴張期,需要燒錢來換取市場和用戶,那麼擔保一下是正常的;

如果公司在衰退期,市場和用戶在減少,甚至有官司在身,那就是借錢救火續命了。

哪個是好事,哪個是壞事,相信不難判斷了。

律師傳授“五查”篩選工具,看清是金山還是坑

看來,看清一家公司真面目,還真得找好多信息維度啊。獲取這些信息,比在招聘網上找一份合適的工作還難,甚至比剛入職上手難。但是,這個功夫是值得花的。

上面說了獲取公司信息的維度,但這些信息並不是直接擺在紙面上,而是需要通過檢索手段獲取的。小巴律師結合日常工作中對公司調查的經驗,把信息檢索渠道概括為“五查”:

(1) 公司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對外宣傳渠道

現在稍微注重對外形象的公司,都有自己的官網或微信公眾號,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公司甚至還有App,這都是很好地瞭解公司核心業務的窗口。

但這個渠道的缺點是片面,通常只能獲得正面消息,除非是上市公司,一般公司在對外宣傳上只會報喜不報憂。所以,別看一些公司網站或微信公眾號很光鮮,說不定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2)最傳統也是最全面的工具——找人打聽

如果能找到這家公司的員工,或者知情人士,打聽這家公司的內部情況,是最好不過的選擇,儘管可能會有主觀臆斷,但很真實。


選擇大於努力:律師“七看五查”助你篩選優質僱主、避開成長大坑


(3)行業垂直媒體信息

如果上面一個渠道難以獲得真實信息的話,找到相關行業垂直媒體,包括網站、微信公眾號,如3C行業的太平洋電腦網、中關村在線,半導體行業的愛集微,汽車行業的汽車之家等等,那裡會有關於這一行業公司的各類資訊,而且比較客觀真實。

如果是比較大的集團公司,可能還會有百度貼吧,裡面有關於這家公司各類信息,由於大多為這家公司的員工、客戶、供應商或其他合作方發的帖子,所以也會比較真實。

(4)專業信息檢索庫

專業信息檢索庫分為免費的和收費的。免費的大多為國家政府機關所開辦,比如:

a. 查詢企業基本信息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www.gsxt.gov.cn)

b. 查詢司法裁判文書的“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網”(wenshu.court.gov.cn)

c. 查詢司法案件被執行人的“最高人民法院被執行人信息網”(zhixing.court.gov.cn)

d. 查詢失信被執行人(也就是老賴)的“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網”(shixin.court.gov.cn)

e. 查詢商標的國家商標局商標查詢網(sbj.cnipa.gov.cn)

f. 查詢專利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查詢系統(cpquery.sipo.gov.cn)等等。

它們的優點,一是免費,二是權威及時;缺點也顯而易見,各成一家,信息零碎,部分信息庫對檢索技巧有要求。


選擇大於努力:律師“七看五查”助你篩選優質僱主、避開成長大坑


收費的信息庫主要有三家:企查查、企信寶、天眼查。

這三家是競爭關係,所以我都列出來,也不存在偏袒哪一家,或給哪一家做廣告。

它們的優缺點和國家官方系統正好是反過來的,優點是信息高度整合,只要查詢一家企業,相關的所有信息都一站式查清;

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收費,但也就小几百塊錢一年的費用,比各種視頻網站之類的便宜多了,對於律師這類經常查詢企業信息的人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這些平臺上也可以免費查詢到企業的基本信息,只不過要深查,就必須收費了。

(5)行研報告、分析文章、招股書、年報、財報等

這個方法適合行業的頭部公司,或上市公司。

投行的行研報告、分析文章可以在投行(就是證券公司)的網站上下載,諮詢公司的第一手行研報告可能會收費,可以通過其他渠道找免費的簡略版。這類資料一般只會分析行業內靠前的公司,從而起到提示投資者機遇和風險的作用。如果你即將入職的公司屬於頭部公司,那麼一般會出現在上面。

招股書、年報和財報就只適用於上市公司了,會全方位披露公司的各類信息,基本上是真實的,至少法律要求是這樣的。


選擇大於努力:律師“七看五查”助你篩選優質僱主、避開成長大坑


寫在最後

本文介紹的這些信息維度和檢索方法,不僅適合跳槽者挑選未來候選僱主,也適合在職員工判斷自己的公司是否靠譜、是否安全,萬一發現公司有不好的苗頭,未雨綢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看清楚自己將來或現在的僱主,的確得花一番功夫,但一旦掌握了就不太難,只要你是有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