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清河县打造最强人才“磁力场”吸引“清智回清”

长城网讯(田桂云 石祥勇 倪丽敏)“家乡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软硬实力兼具,我们愿意回到家乡,为助力家乡发展增砖添瓦。”日前,在清河县举办的“县域规模企业与大学生对接交流会”上,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清河籍大学生李绪祯说。

今年以来,清河县在推进“三创四建”活动中,把实施“招才”行动以推动创新发展摆在首位。县人才工作立足深挖清河本土人才资源,侧重招引清河籍大学生人才返乡,启动了“清智回清”人才招引计划,今年第一季度共招引大专以上学历人才646人,其中为企业招引469人,机关事业单位招引177人;大专学历356人,本科学历267人,硕、博研究生23人,清河籍大学生人才占比80.5%,招引数量位居邢台市前列。

“清河县立足打造引才、用才、留才的最强‘人才磁力场’,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为实现清河高质量赶超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清河县委书记王俊红说。

以乡愁情怀和原乡思想吸引海内外清河籍学子“燕归巢”。3月2日,一封致海内外清河籍学子的“家书”在网络平台广为流传,信中鼓励清河籍学子回乡就业创业,为建设美丽家乡挥洒青春、大展抱负。其言辞恳切,将清河县政府求贤若渴、盼才回归之意充分体现,引发广大清河籍学子强烈心灵共鸣。“如果家乡有需要,我定学成归来,回报家乡。”中国石油大学2017级会计专业大三学生王艺激动地说。

一封“家书”发出后,清河县人才办顺势建立了“清河籍大学生人才数据库”,把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就读的清河籍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或有志愿到清河工作的的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列为纳入范围,力争精准“网尽”清河籍大学生人才数量。截至目前,共有6000多名大学生报名入库。

对加入“清河籍大学生人才数据库”的大学生,该县将积极搭建大学生与县域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开展招引服务,帮助大学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并为入库大学生提供各种实习锻炼平台,每年暑、寒假定期开展各类大学生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清河籍大学生家乡行”“清河县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暨县域规模企业·大学生对接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入库大学生可优先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及“清河籍大学生专场招聘周”相关活动,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前不久,针对清河籍应届大学毕业生,该县人才办牵头举办“大学生网络招聘会”,通过线上连接、云端互动的形式,政府“牵线搭桥”为大学生和企业对接,实现疫情期间百企千岗“云英会”招贤纳才“云签约”。据悉,此次“网络招聘会”参与企业51家,提供岗位310个,参加招聘人数2050人,共签约80个岗位。

“人才的发展离不开平台。清河县坚持打造高标准平台,让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人才拥有价值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清河县委组织部长贾志强表示。

“很庆幸回到家乡工作,在这里找到了属于我的舞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清河县中航上大公司工作的徐志博说。从河北工业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乡发展,2011年进入中航上大公司工作,从基层开始一步步锻炼成长,如今他已是公司高层。

“栽下梧桐树,只待凤来栖”,清河县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产业类别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近年来,羊绒、汽配、耐火材料及合金四大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该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河北省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称号。羊绒小镇被工信部认定为“全国第四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是全省唯一入选单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被评为“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建成了“河北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羊绒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县。有院士工作站3家,高等院校产学研基地6家,学生实习基地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5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经济发展了,城市品位提升了,乡村容貌变美了,清河县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发展环境。

“人才引进,最终需要实现真正的留下来。”贾志强说,清河县坚持以“千金买马骨”的姿态和诚意广招天下英才,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生态。

该县先后出台《关于实施高质量招商推动清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高标准打造人才生态的实施意见》《2020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等人才优惠政策,拿出“真金白银”让人才留下来。对年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聘用的人才,为企业和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按照学历或职称级别给予500—2000元不等的补助补贴;对国家“千人计划”、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行业或企业知名专家,每人每年补贴10万元;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每人每年30万元。其次,对高校毕业生,除享受普惠性优惠政策外,还可以享受“初次创业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等优惠政策。另外,清河县人社局、财政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支行共同出台《清河县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对高校毕业生个人创业者,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及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

经济开发区重点对人才实施了“人才驿站”“人才门诊”“技能提升”计划。“人才驿站”对来清求职人才给予1—7天的免食宿政策;“人才门诊”对企业高层人才发放面额500元/人/年的就诊卡和提供特定检查项目一定比例的费用优惠;“技能提升”对考取技工证的一次性给予300—1000元不等的补贴。羊绒小镇对在电子商务园区内创业的大学生,自创业之日起三年内给予每月6元/平方米的租金补助(不超过80平方米)。

此外,经济开发区和羊绒小镇还重点打造“青阳读书会”“青阳先锋创客空间”等人才聚集、交流平台,强化人文关怀以增强人才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