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1個月各方支招:專家怎麼看?各地如何做?學生怎麼辦?

自3月31日中午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1個月舉辦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絕大多數表示的支持和贊同。

那麼,面對高考延期,專家怎麼看?各地如何做?學生怎麼辦?


高考延期1個月各方支招:專家怎麼看?各地如何做?學生怎麼辦?


一、專家怎麼看“高考延期”

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陳志文:1、最大程度保證所有考生備考公平,是高考的使命與底線,2、給考生留出充分的備考時間,緩釋考生與家長的焦慮,3、面對洶湧的國際疫情,給高考留出足夠的時間空間,4、給高考命題、考務等相關工作提供更充分的準備時間。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高考推遲一個月,是防控疫情的需要,也從根本上體現了公平導向,符合公平原則。高考公平不只是結果公平,還涉及起點公平、過程公平,近年來國家推進高考改革,完善高考政策,都更重視從關注結果公平,到關注過程公平、起點公平。這讓所有學生獲得公平的求學環境和升學機會,也促進各地教育部門、學校,重視學生的教育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給學生更好的教育。從這一角度說,結合疫情防控形勢,做出將高考延期一個月的決策,也是推進教育過程公平的一次重要實踐。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延期一個月的選擇肯定不是對所有人都很理想的方案,卻是一個考慮到多個方面因素的現實選項,是綜合考慮疫情、學生備考、考試組織、命題、組考、評卷、錄取等各個環節多方面的因素得出的比較合適的安排。


高考延期1個月各方支招:專家怎麼看?各地如何做?學生怎麼辦?


二、高考延期後各地如何做?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 陸靖:將對學生近期的學習狀況進行科學評估,在此基礎上安排好後一階段的教學,力爭讓考生在3個月的時間中有更大的收穫,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心態參加2020年高考,取得滿意的成績。上海將根據教育部的統一部署,加強屬地的防疫措施、加強考試組織管理和加強應急準備。

海南省教育廳廳長 曹獻坤:海南將按照教育部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機制;提前謀劃部署,切實做好高考考前準備;做好科學防控,確保高考安全順利;加強宣傳引導,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切實保護好廣大考生及考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實現平安高考。

濟南市教育局局長 王品木:一是科學備考。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狀況調研,科學分析延期開學期間線上學習效果,準確把握教學起點,科學安排教學進度,切實提高教學針對性,保證學生複習備考效率。二是“綠色備考”。指導各高中學校實行“雙師共育”,安排學科導師有效參與學生的學習指導,幫助學生挖掘潛力;同時安排心理教師積極調適特殊時期學生的心理壓力,有效緩解學生焦慮情緒,培養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備考心態。三是精準備考。把握備考方向,立足“減負”備考,提高備考效率,開展個性化診斷,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分層與分類相結合,精準化指導學生複習。四是安全備考。打造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秩序“新常態”,做到標準嚴格,程序細緻,確保學校教學秩序正常、師生身心健康,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確保新高考各項工作安全平穩有序。


高考延期1個月各方支招:專家怎麼看?各地如何做?學生怎麼辦?


三、高考延期後學生怎麼辦?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延期對於考生影響最大。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延期內的收穫遠大於自主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適度焦慮是有利於提升學習效果的,過度焦慮必然降低學習效果。所以對考生普適的應對策略就是以更大的自主克服自己的焦慮,來應對延期可能帶來的各種變化。更多關注自己學習的過程,不要老是想著得多少分的結果。事實上,在高三的最後一個學期大多數學校不安排學生學新課,學生自己做規劃,自主安排學習和複習時間沒有太大的障礙,沒有必要過度焦慮,沒有必要由老師安排與知識掌握程度不同的同學同步複習,沒有必要過多聽老師講,將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篩選出來向老師詢問更有效。 

高考延期1個月各方支招:專家怎麼看?各地如何做?學生怎麼辦?


教育專家 李拯:對於1000多萬報名考生而言,這是人生之路、成長之路上的重要一步。不管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還是面對一個月的高考延期,考生學習計劃、心理狀態都難免會受到一定影響。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需要理性、自信的心態,更加從容、更加主動地應對考試時間的變化,把多出來的一個月備考時間用足、用好,為考試蓄力、為未來加油。同時,家長、學校也要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讓每個孩子都能無憾、無悔地迎接這一場特殊的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