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真、新,這家銀行有這樣的財富服務迎頭趕上

這確實是一個特殊時期,因為蔓延全球多個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經濟進入二戰以來最大的動盪和不確定——很多國家交通斷絕,資本主義市場戰慄躁動,我國海關防止境外來客格外嚴格,全球化迎來最大質疑和挑戰......但隨著中國的疫情走出至暗時刻,我們國內經濟在蕪雜的國際大背景下正穩步復甦——在危與機共生中成為焦點的新基建各個產業以及數字化科技,都應勢而起並應需普及。

在這次跟政治與軍事無關,而是被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攪亂了幾十億人的正常生活與工作秩序的真正危機下,商業世界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大沖擊。而由歷史來看,越是動盪的環境,越是大浪淘沙,越是能讓好的企業獲得最後的回報。是勝是負,唯有戰略清晰執行到位的公司才能戰勝起伏,持續增長。而由剛剛公佈2019年財報來看,光大銀行應該就是一家這樣有著韌性與潛力的企業。

大、真、新,這家銀行有這樣的財富服務迎頭趕上

光大銀行最新發布的2019年報披露,2019財年,光大銀行資產規模達到4.73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63%;營業收入達到1328.12億元,增長20.47%;淨利潤374.41億元,比上年增長11.03%;零售客戶和用戶分別突破1億戶和4億戶;不良貸款率1.56%,同比下降0.03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率2.21%,下降0.2個百分點;全年計提撥備475億元,撥備覆蓋率達到181.62%,比上年末提升5.46個百分點。

在2019這樣一個不易之年,它能交出這樣一份成績單,可謂是行業之中的一支新銳力量,而在今天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中,每一種榮光與收穫,其後都有著很多難以想象的努力和實力支撐。光大銀行的亮眼成績當然也少不了其臺下的功夫,並且它確實與許多的傳統銀行有點不一樣,它的踏實前進,得益於戰略引領和科技驅動的複合作用,而更重要的是,這些經驗,對我們現在大多數企業,都有一些可借鑑性。

戰略佈局清晰,把握智慧大腦

你真的瞭解戰略是什麼嗎?今天的中國,戰略一詞貌似眾所周知,不乏人云亦云之輩。但實際狀況是,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戰略"的裝飾用途大於真實用途,真正能夠收穫戰略成果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

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指出:"戰略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就是集中兵力。以便能夠在決定性的地點保持兵力和物質條件上的優勢。"這一原則在管理學之戰略理論中照樣通用。同樣,戰略理論的領軍人物邁克·波特所言:"戰略並不是要涉及最佳的做法,戰略是要選擇什麼樣的做法可以使你與眾不同,獨一無二,通過不同的方式開展和你的競爭對手的競爭。"他們不謀而合地點出了戰略的核心要義,就是要做取捨,這就很不簡單了,因為設計一套完善的戰略,最起碼你得有優勢,並明確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簡言之,就是有雄心更要有自識的能力。我們以光大銀行為案例,嚴絲合縫來看看如何踐行戰略。

大、真、新,這家銀行有這樣的財富服務迎頭趕上

我們可以看到,光大銀行的戰略目標是"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特色明確,要成為一個一等一的財富管理銀行,這並不是空口無憑,因為光大銀行是中國第一家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商業銀行,基於這一先發優勢,瞄準財富管理,提出"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正是突出財富管理特色,不追求規模多大,不追求整體的發展速度多快,而追求做精。2019行業協會評選中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的排名,其被評為財富管理綜合排名前三名,財富風險管理前五名。在Brand Finance評選的"2019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中,光大銀行名列第28位;品牌價值96.89億美元,同比增長26.6%;排名上升位次和品牌價值增長幅度均列國內主要商業銀行第一。財富管理是他們最優秀的亮點。按圖索驥,進一步看,光大之所以能提出這個響亮目標的底氣,正是源自其自身的三大基本優勢

第一,落實"客戶為本"的實操力。

今天的中國,消費者在變,各個行業也在變,具體到金融行業,隨著財富的不斷增長,人們的金融需求已經不止於以往簡單的存、貸、匯等基礎金融業務,對資產保值增值、風險對沖、財務規劃等諸多新型財富管理業務的需求日益強烈。然而,作為財富管理的橋樑,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卻顯得過於粗放,將財富管理等同於買理財產品,導致我國財富管理機構整體業務同質化嚴重、核心競爭力不強,這與日益增長的老百姓財富管理需求也不匹配。

光大銀行看到了這個侷限,提出大財富、真財富和新財富的管理概念,併成為其與傳統意義上為高淨值個人和家庭提供財富管理的服務不同的光大特點——"大"、"真"、"新",用光大銀行董事長李曉鵬的話來說,就是將財富管理推進到嶄新的3.0階段。

"大",是指財富管理的客戶更加廣泛,不僅包括傳統的個人客戶,也涵蓋了公司客戶、機構客戶和政府客戶,又聚焦新經濟,他們財富管理的客戶是多元化的,同時產品更加多元。

"真",是指回歸財富管理的本源,堅持產品創設發行真實、投資管理真實、風險收益建立在真實交易基礎上。

"新",是指所有理財產品的渠道、手段、工具都是基於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它為實現財富管理銀行,提供堅強的後盾。

以上三種考量,歸根結底,也都是可謂"以客戶為中心",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集中兵力在決定性的節點上,光大這樣的戰略很實際,也很能落地。

大、真、新,這家銀行有這樣的財富服務迎頭趕上

第二,升級為財富生態圈的行動力。

光大銀行的"大財富管理",是要為客戶提供綜合化、多元化的金融解決方案,構建多層次、多渠道、全覆蓋的金融服務體系,這就要進一步升級打造內部資源共享平臺。

光大銀行依託的光大集團所有的金融牌照都涉及到財富管理問題,那怎麼能把客戶資源、產品資源、金融服務資源能夠共享共用,為光大銀行的財富管理銀行貢獻力量,這需要生態圈的支持。

在光大集團的支持下,光大銀行在這方面有很不錯的實踐,例如其根據自身客戶構成的特點,即除了金融之外還有環保、旅遊和健康產業板塊豐富的客戶資源,創新性地提出了一個財富E-SBU生態圈。

SBU是戰略業務單元,分為六大板塊:一是財富板塊,二是投資板塊,三是投行板塊,這三個是金融的,另外三個是環保板塊、旅遊板塊、健康板塊,這是實業的。其在SBU前面加了一個E(生態),創造了一個"E-SBU",以生態圈來拓展財富管理的服務空間,它的E包括三點:Ecosphere 立體生態、Electronic科技賦能、Everbright 一個光大。通過三個E來進行串通,打造一個生態圈,打造便民+普惠的金融服務生態系統。

其中光大銀行聚集的是財富E-SBU,並圍繞財富管理銀行打造財富E-SBU。其中,光大銀行作為財富E-SBU牽頭單位,協同集團兄弟公司,建立了公司金融生態圈、個人金融生態圈和雲生活生態圈三個業務子圈,構建起多層次、跨領域、開放式的協同平臺。構建財富生態圈,已成為光大最為突出的優勢和特長。

在移動互聯時代的今天,已經不需要某家企業成為全能選手,而是更加需要專項特長選手,鞏固自身優勢,整合各方優勢,從而事半功倍快速增長。以上戰略舉措是市場需求推動,更是光大內在優勢整合運用,而作為一家金融機構,其與時俱進,一步步落實戰略過程中的科技力量優勢,尤為值得進一層探究,正所謂生態協同,科技賦能。尤其是在疫情之前光大銀行不斷提升的數字化服務能力,能較好滿足這個期間陡增的"無接觸式"服務需求。

第三,與科技的力量同行。

如果說戰略決定一個公司看多遠,那麼科技應用則可見一個公司走了多遠,對金融公司而言尤其如此。光大對於科技的運用和投入也堪稱範例,也正因此,在大財富管理戰略的引領下,科技為其提供了堅強的後盾,驅動戰略落地。堪稱財富戰略與科技同行齊飛。

首先,在科技投入方面,光大在金融科技戰略與信息安全管理委員會下增設金融科技創新工作小組,依託科技創新實驗室,其研究跨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移動互聯、分佈式技術、區塊鏈與5G等技術領域,主要責任就是建設"數字光大",培育光大科技銀行的特色,建設科技平臺為業務發展賦能,為光大銀行建設科技銀行做重要的支撐。

據統計,2019年光大全行科技投入34.04億元,比上年增加10.50億元,增長44.73%,佔營業收入的2.56%,其中金融科技創新投入12億元。全行科技人員達1,542人,佔全行員工的3.38%。

大、真、新,這家銀行有這樣的財富服務迎頭趕上

經過多年實踐,光大銀行在科技方面逐漸探索出了自己的"123+N"(一個以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為核心建設的智能思維"左腦"和以生物識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智能感知"右腦"的智慧大腦,兩大技術平臺——雲計算和大數據,三項服務能力——培育移動化、開放化、生態化服務能力,以及近年來湧現的雲繳費、雲支付、隨心貸、出國雲、普惠雲等N個數字化名品。)數字光大特色發展體系,通過金融科技的頂層規劃和統籌應用,讓智能、便捷的服務更加深入人心,讓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打造更加數字化。尤其是這次疫情之下,光大的名品力量不可小覷。其中雲繳費項目突破7000項,繳費時間從"小時"縮至"分鐘",繳費金額達3673.15億,解決了3.78億老百姓的生活繳費問題。雲支付為近400萬名貨車司機提供線上支付結算服務,通過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連接200多個扶貧商戶和1萬多箇中央及地方預算單位,實現綠色中間業務收入超10億元。對科技有效的投入開花結果,最終收益還是光大銀行,這又是科技發展給光大銀行的有力支持。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光大在科技上與巨頭們的開放式聯合

。光大銀行積極拓展與大型互聯網企業合作,其與騰訊成立"光大—騰訊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與螞蟻金服探索"數據共創實驗室",探討互聯網方面的合作,一個科技銀行的雛形已赫然可見。

專事專做,強力發展科技,是與時俱進、因時制宜、不固步自守的勇於求變,更是戰略引領科技發展,科技鞏固戰略實施落地。

戰略+科技所產生的功用也很明顯,具體到金融行業,科技的發展,最直接的便是能提高風險抵禦能力、升級服務能力。亦以光大的科技建設成果為例,基於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孵化,光大銀行數字化名品覆蓋了普惠金融、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多個金融服務領域,使得該行的渠道更立體、產品更聚焦,服務更智能。其可見可用的名品應用普及化勢頭也可圈可點,對公服務轉型中湧現了汽車全程通、陽光金管家、陽光供應鏈、陽光普惠、陽光ABS、養福全程通、陽光e系列等定製化綜合服務名品;零售服務轉型創造了包括上面提到的雲繳費、雲支付、隨心貸、出國雲、陽光理財薪悅管家、財富體檢、陽光小智機器人等便捷普惠名品;財富管理服務打造了七彩陽光系列理財等專業服務名品。是可謂,整體戰略清晰,科技投入大,落地產品多。

有好產品更有說服力,光大銀行可謂碩果累累,從中也能看出光大的"敏捷、科技、生態",以及在實現數字化轉型、服務實體經濟、落實普惠金融、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實踐。

戰略引領科技,以科技之力落地戰略,智慧地服務好每個人的每一份財富,服務實業。其亦可見其社會責任之擔當,正所謂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戰略貴在堅持,貴在通過新技術等有效落地。光大銀行戰略佈局得宜、軌跡清晰,科技發展強勁,它按照自己的步伐堅定前行,既保持戰術的靈活性,也有足夠的耐心與底蘊,勝任長跑的考驗,其未來值得高看一線,我們不妨關注,它的下一份成績單還能帶來哪些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