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英烈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之唐英烈士


【讲好英烈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之唐英烈士

审核/张向阳

【讲好英烈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之唐英烈士

日月作证 大地同悲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桐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总工会、共青团桐城市委、市妇联、文明办向社会发出倡议,“2020·清明祭英烈”实行网上祭扫。为此,桐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遵照国家、省、安庆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部署,推行“四个一服务”(即为烈士擦拭一遍墓碑、敬献一束鲜花、拍摄一组照片、给烈属打一通电话),同时我们还实行讲好英烈故事。

【讲好英烈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之唐英烈士

今天我为大家讲述:

新四军女战士——唐英

说起唐英,还得从2014年谈起。2014年9月30日,是我国迎来的第一个烈士纪念日,桐城市委、市政府与社会各界在桐城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烈士公祭活动,唐家麟(唐英的堂弟)作为烈士亲属应邀参加了活动。事后他给我写了一封报告,要求将唐英烈士的照片及事迹收展于烈士陵园。这样我就循着他的介绍追踪下去。

【讲好英烈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之唐英烈士

唐英,女,1917年出生,唐湾镇八一村人。1939年8月在唐家湾经徐进修介绍入党并参加新四军,1940年春节与徐进修结婚,1940年5月,在江苏盱眙县马坝区泥沛乡开展民运工作时被反动派杀害,当时一起牺牲的四位同志因形势恶劣,后来尸骨无法寻找。由于唐英等四人工作时间短,没有人知道牺牲的四人来自何处,因此家人无从知晓。

【讲好英烈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之唐英烈士

1998年《桐城报》一篇《大地为证》的文章就曾揭开了唐英女烈士辉煌的一页。

唐英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唐涤凡是在新文化运动积极影响下的饱学之士,曾在本县城的张英、张廷玉府邸作家庭教师,在近代教育家吴汝纶先生创办桐城中学的影响下,倾尽毕生资财回乡创办了“蒋铁乡中心国民学校”。革新文化,引进“西学”。其父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兴怀家国,义无反顾参加国民革命军,任上尉军医。1933年在抗击日寇中上前线急救伤员于沽北口壮烈殉国。时年唐英15岁,因幼年丧母,与妹妹唐杰沦为双孤,在无依无靠关头,由时任炮兵上校通信主任教官的伯父唐静山接往南京,就读于遗族子女学校。在动荡不安兵荒马乱的年月,唐英便以小大人的成熟目睹家仇国难,遍尝生离死别的悲凉。1937年8月松沪抗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再一次向中国人民开启了血淋淋的铡刀,伯父唐静山无暇顾及,将唐英姐妹送回老家。在日本鬼子的涂炭下,桐城也是满目苍夷,县城中学停办,她被迫转读在黄铺山区的省立第二临时中学。这是她一生转变的真正起点,在这里她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张丙炎,接受了许多革命道理,参加了桐芦工委书记林立领导的配合新四军三支队的民运工作及宣传、组织抗日爱国活动,1939年秘密加入党组织,随后赴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巢县独立团工作。后又受组织派遣离开安徽赴江苏盱眙开展工作,其高涨的爱国热情,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泼辣果敢的鲜明个性和唤醒民众的活动能力深受群众喜爱,反动势力非常害怕,1940年农历5月24日夜间,国民党马坝区长叶一舟伙同地方恶霸70名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的匪徒围困乡政府,唐英与乡长张耀、石莉、曾管理员等四人惨遭被捕,次日惨无人道的歹徒在坚贞不屈的唐英身上扎进17刀,流血牺牲,时年23岁。其余三人亦同遭枪决。

【讲好英烈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之唐英烈士

盱眙县志有云:

英勇就义四英烈,留下盛名育后人。

不知唐英何处女,坚贞石莉家不明。

乡长张耀曾管理,家乡原籍弄不清。

万望领导能知晓,请投便函感谢深。

英烈名字留史册,后人方知那里人。

1988年5月,牺牲48年之久的唐英女士终于被德兴县(其丈夫所在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在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核实查找下,确认了这位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优秀女性的籍贯在桐城。

【讲好英烈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之唐英烈士

讲述人:邱健--桐城市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