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提泸州就是酒,这些本土特产,个个都可以独当一面

提到泸州,酒的名声远远高于这座城市的本身,当然这个事情值得高兴,至少有一件东西它全国闻名,不过对于泸州来说仅仅知道几口老窖是不够的,而且知道好久,而不向往出产地,也是不够的。即便向往来到泸州,又无从安生,更是不够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除了酒以外,泸州还有什么?今天我们先来说说泸州一部分特产,这些特产个个有历史,有来历可以独当一面。

泸州桂圆

别一提泸州就是酒,这些本土特产,个个都可以独当一面

泸州桂圆又名泸州龙眼,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而在1600年前,就有生产盛貌了。

1世纪,后汉杨孚著《南裔异物志》载:“龙眼、荔枝生朱提,南广县、犍为、僰道县,随江东至巴郡江州县,往往有荔枝树高五、六丈,常以夏生其实赤可食。龙眼似荔枝,其实亦可食”,泸州则位于宜宾(僰道县)至重庆(巴郡)随江之间。

3世纪,泸州桂圆栽培已有相当规模,左思著《蜀都赋》描述:“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结彩实之离离,迎隆冬而不调,常曝曝而猗猗”。

别一提泸州就是酒,这些本土特产,个个都可以独当一面

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秋,苏东坡父子乘船途经泸州张坝江心时,见张坝的桂圆树上果实累累,村童在林中拾果,不禁生情,即兴吟出“累累龙眼压枝低,雨打风吹欲惋泥。幸免儿曹攀折苦,园东饱啖到园西。”的诗句,展现出张坝桂圆丰收时孩童欢乐的景象。

民国《泸县志》载:“桂圆:蜀都赋曰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南裔志曰龙眼、荔枝生朱提,南广县、犍为、僰道县随江东至巴郡江州县是此二物旧为泸产,今犹为农家副产收入之大宗,销路上至川西各县,下到渝、万、宜、沙,黔省尤占多数,每年生产干货约达四、五十万斤(注:折鲜桂圆120—150万斤)以上,平均每年收入可达十余万元(注:银元)”,可见当时泸州桂圆已经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了。

合江荔枝

据历史记载,合江荔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在当地人民的努力下,合江荔枝得到了长足发展。

四川省合江县是全国荔枝晚熟基地,以其得天独厚的准南亚热带气候和良好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了其全国独有的晚熟稀有和绝佳风味。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过华清宫》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描写古代将合江荔枝装入楠竹筒中,八百里加急运往长安的盛况,合江荔枝名品“妃子笑”由此得名。

别一提泸州就是酒,这些本土特产,个个都可以独当一面

合江荔枝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境内,是四川,重庆,贵州交界处。合江荔枝是四川的特产,品种多达几十种,常见的有:带绿荔枝、铊提荔枝、妃子笑荔枝、黑叶、糯米糍、大红袍。

带绿荔枝是合江诸多荔枝中的特优秀品种,具有世界“三最”的特点:即成熟期最晚,品质最好,市场价格最高。

长江奇石

长江奇石有人物风景、天文地理、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文字静物、化石标本等,数不胜数。是赏石家族中不可多得的石种。

别一提泸州就是酒,这些本土特产,个个都可以独当一面

虽然长江所有水系形成的石头都是长江石,但长江石的主要产区却都集中在宜宾到泸州一带。泸州往下的许多滩渚均因为三峡大坝的建成而被水淹没,石头沉入水底。其中,宜宾是长江上游的第一个城市,地处金沙江、岷江交界地,这两条江从发源地青藏高原开始,便夹带着大量落石一泻千里奔腾而下,进入宜宾。

别一提泸州就是酒,这些本土特产,个个都可以独当一面

由于江水湍急,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很多砾石无法在宜宾地段沉积下来,有很大一部分被冲到了下游相对水势更为平稳的泸州。这里的河床逐渐变宽,河道蜿蜒曲折,江水的流速在这里减慢了许多,并在沿途形成众多的河滩,所以大部分的长江石也在经过了漫长神奇的江水洗冲刷历程后,最终“选择”留在酒城的河段里。泸州是长江石最为富集,同时也最优质的产地,所以泸州成为了长江奇石文化中心。

泸州肥儿粉

别一提泸州就是酒,这些本土特产,个个都可以独当一面

泸州肥儿粉”系有两百年历史传承和六十年创牌与建厂史的婴幼儿辅食及适合大众养生和体弱多病中老年人食用的产品,独特的“药食同源配方”一度成为国家保密配方。“泸州肥儿粉”的前生诞生于1819年泸州人蒋宗明在小市开办的“泸州米羹羹”作坊。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6月将“泸州米羹羹”作坊与当时的泸州市副食品加工厂合并成立了“泸州市地方国营北城肥儿粉厂”。1956年夏,第一代“泸州肥儿粉”正式诞生至今 1993年“泸州肥儿粉”获得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6年同年获得“中国著名品牌”称号。

纳溪特早茶

纳溪地处“天府之国”南缘、长江之滨、永宁河下游两岸,自南宋建县至今已有780余年。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 “中国特色竹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2014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等一批国家级名片。

别一提泸州就是酒,这些本土特产,个个都可以独当一面

纳溪种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可见“纳溪梅岭产茶”之句,宋代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中记有“泸州有茶树,獠人常携瓢攀树上采茶”可以看出泸州是古老茶区,《宋代名茶》中也有“纳溪梅岭茶”曾为贡茶的记载。

宋代《茶业通史》和黄庭坚《煎茶赋》中有“泸州纳溪梅岭茶”之句,并在大渡口镇象鼻村清溪河晒鱼滩石壁上发现有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手书石刻——“二月茶”,距今近1000年。当代王镇恒所著《中国名茶志》中唐代名茶列有“泸州茶又名纳溪茶”之句。同时,纳溪也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2011年12月,“纳溪特早茶”地理标志保护通过农业部评审。

泸州酒心糖

酒心糖20世纪初由俄罗斯传入,以泸州老窖和地方名酒、特级白砂糖、巧克力等原料精制而成。酒心糖生产工艺严格,具有入口酥脆、回味香甜之特点。糖中有酒,酒中有糖,突出名酒香气,糖块匀整、细腻、光滑,制作别具一格,营养价值高,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馈赠佳品。

别一提泸州就是酒,这些本土特产,个个都可以独当一面

酒心糖属于砂壳糖一类的制品,它是把糖浆注模后,在粉模的周围结成一层砂性晶壳而成型,故其外型是随着粉末的形状而定的,常见的是圆头型,因为圆头型在制粉末和注模等操作上躺方便。再在内灌高浓度的曲酒。酒心糖颗粒宜小,以便于整粒进口食用,否则糖粒太大,咬破时,酒液流出,导致玷污衣物。酒糖包装多用纸盒,盒内装垫以纸屑,可避免糖粒互相碰撞而破裂。

限于篇幅,今天只是介绍了一小部分,其实还有很多没有提到如古蔺赶黄草、腊肉、叙永苦笋、天麻、先市酱油、护国陈醋、合江金钗石斛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沽酒客后续的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