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患者武漢賞櫻花的“奧特曼”平安歸來——援鄂“伉儷”王曉鵬 劉靜宜夫妻

“三月初已經春暖花開了,當時我用輪椅推著一個老爺子去做CT,CT室與病房不在一個樓。走到院子時看到幾棵櫻花樹已花團錦簇,老爺子心情很好,說我們看會櫻花休息一下,恰好那一刻被同事記錄下來,很溫馨很感動。”4月2日,記者採訪了正在寶雞隔離休養的援鄂國家醫療隊隊員王曉鵬。在繁重危險的救援戰場上,這一抹櫻花給這次援鄂之路增添了許多溫情。

3月31日,王曉鵬援鄂抗疫平安歸來,目前在寶雞集中隔離14天。兩個多月的別離讓妻子非常想念,但只能遠遠地招手、打打招呼。

“荔枝爸爸”和他的夥伴救治了89名患者

王曉鵬穿的防護服上寫著“荔枝爸爸”,還畫了一個帶著口罩的“超級英雄”。原來,3歲的女兒荔枝對於爸爸去做什麼還很難理解,他畫上這個是為了告訴孩子:“爸爸是奧特曼,正在打病毒怪獸。”

2020年2月7日,國家衛健委通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組建援鄂國家醫療隊。該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王曉鵬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立刻報了名;第二天,他作為第三批援鄂的國家醫療隊成員,踏上了奔赴疫區前線的征程。

“當初報名的時候有一點擔心,但時間緊迫,不容我多想,不管做什麼,能為疫區做點貢獻就可以。2月8日晚到達武漢,首先看到的是昔日車水馬龍的大都市繁華不再、萬人空巷,心裡比較震撼,跟當初想象的有些不一樣,現實情況要嚴重很多。”王曉鵬說。

在救治期間,有太多令他感動的事情。“有一個老人是新冠肺炎合併硬膜下出血,轉入到我們病區時已生命垂危、命懸一線。在肺部感染的情況下做出血手術風險很大,但不做老人會有生命危險。我們的領隊--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鞏守平教授、麻醉科呂建瑞主任,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第一時間給老人做了手術,老人手術成功並且恢復很好、順利出院。我就覺得,在這麼危急的情況下兩位老師能不顧一切地往前衝,令我很感動。”

據悉,王曉鵬所在的國家醫療隊承擔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C10西病區所收治的病人,該病區全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談到自己的日常工作,王曉鵬表示,平常會按照二線三線醫生的指導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採集患者的咽拭子、輔助CT檢查、安撫患者心理等工作。據他回憶,病區一共救治了89名患者,因為很多患者不僅屬於重症新冠肺炎,有些還合併有外科症狀,如急性闌尾炎、股骨間粉碎性骨折、腎移植術後、孕婦等等,因此治療難度較大,但醫療隊全體隊員在領隊的帶領下,克服各種困難,積極治療護理並心理疏導,大多數患者獲得滿意療效,順利出院。

負責隊員“防護服”皮膚問題

2月8號晚上到達武漢,第二天進行院感培訓,第三天就要接手病區。那段時間是湖北及武漢地區確診人數呈爆發式增長的時候,時間緊迫,刻不容緩。王曉鵬說:“醫療隊的隊員在新冠肺炎面前都是‘生手’,上崗前嚴格的院感培訓,讓我們對新冠肺炎也卸下了一些思想包袱。接手當天,我們就搶救了幾個重症病人,與自己以往救治的病人有很大不同,內心觸動很大。為了防止醫護過大的工作壓力,醫療隊配備了一位心理醫生,給予及時的疏導。”

除了日常工作,他作為皮膚科醫生,還擔任起全隊的皮膚護理與診治工作。由於長期穿戴口罩、防護服、一次性橡膠手套,頻繁洗手、消殺,會使很多隊員皮膚出現各種問題,如過敏、接觸性皮炎、壓痕、皮膚糜爛等;在高強度的壓力下,很多隊員出現了神經性皮炎、帶狀皰疹等。但隊員在對症處理後均要求返回病區,輕傷不下火線。

丈夫前方“打怪獸” 妻子醫院堅守一線

王曉鵬的妻子劉靜宜是西安交大二附院大明宮院區管理辦公室員工。他說,交大二附院作為收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妻子作為醫院的行政人員,比自己上戰場還早,大年三十團圓飯都沒有吃,就進行發熱病人預分揀工作。考慮到兩個人的工作風險,就把孩子送到老家由岳父岳母照看。兩個多月了,夫妻倆見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

對於日後的工作安排,他表示醫院會合理排班,後期會進行核酸檢測,確認健康之後會好好跟家人團聚,重返醫療崗位。(文/圖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瀟 實習生 劉榛)

带着患者武汉赏樱花的“奥特曼”平安归来——援鄂“伉俪”王晓鹏 刘静宜夫妻

圖為帶著患者看看櫻花緩解心情。

带着患者武汉赏樱花的“奥特曼”平安归来——援鄂“伉俪”王晓鹏 刘静宜夫妻

圖為戰場上的“荔枝爸爸”

带着患者武汉赏樱花的“奥特曼”平安归来——援鄂“伉俪”王晓鹏 刘静宜夫妻

和治癒的患者開心拍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